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277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14:55
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属于放射诊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悬臂(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1)和立柱(2)之间通过摩擦阻尼机构连接,悬臂(1)可在立柱(2)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所述立柱(2)内设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顶部连接悬臂(1)一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立柱内设有弹簧组件,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内端部的内部,将所有的零部件都内置在机架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结构更紧凑,医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属于放射诊断设备

技术介绍
悬臂动态平衡机构,是移动式X光机的主要支撑部件,移动式X光机主要用于在病房里对病人进行摄影检查,在对病人进行摄影检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体位对球管的位置进行调整,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就是用来对球管进行支撑固定,可以保证球管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悬停,实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可以方便医生的操作、摆位,方便摄影检查工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传统的移动式X光机的球管支撑组件一般采用四连杆的结构,虽然也可以实现球管的一个支撑作用,但是占用空间大,不方便医生的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空间、转动灵活、便于操作的悬臂动态平衡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包括悬臂和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和立柱之间通过摩擦阻尼机构连接,悬臂可在立柱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所述立柱内设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顶部连接悬臂一端部。在立柱内设有弹簧组件,此种悬臂动态平衡机构能够实现转动功能的所有的零部件都内置在机架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结构更紧凑,医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与立柱连接端的内部。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立柱顶端的内部。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包括旋转轴、调整螺母、碟簧和摩擦片,旋转轴作为转动连接轴将悬臂内端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轴的两端部设有调整螺母,在调整螺母与悬臂外侧之间设有碟簧和摩擦片。通过调整螺母的旋转对碟簧进行挤压,然后将碟簧的反作用力通过摩擦片施加在立柱上,最终实现了悬臂与立柱之间的摩擦阻尼,最终辅助弹簧组件来维持悬臂的一个动态平衡。所述的摩擦片设置在靠近悬臂的一侧,碟簧安装在调整螺母与摩擦片之间。所述的弹簧组件包括连杆、弹簧杆和压缩弹簧,连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悬臂连接立柱的一端部,连杆下部连接套有压缩弹簧的弹簧杆,压缩弹簧的顶端设有限位的支撑板,下端设有安装在所述弹簧杆上的旋紧螺母,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立柱内侧。首先支撑板与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对压缩弹簧的上端进行支撑限位,同时压缩弹簧的下端由旋紧螺母进行支撑。所述的旋紧螺母与弹簧杆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对旋紧螺母的调整,从而改变压缩弹簧的变形量,从而使压缩弹簧对旋紧螺母有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这个反作用力作用到弹簧杆上,而弹簧杆通过连杆与悬臂相连,从而为悬臂提供一个作用力维持悬臂的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所述的弹簧组件设有一组。所述的弹簧组件设有至少两组。两套机构通过两个连杆施加作用力在悬臂上,使悬臂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悬臂可在立柱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立柱内设有弹簧组件,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内端部的内部,所有的零部件都内置在机架内部,不占用外部空间,结构更紧凑,医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2、立柱与悬臂之间设置可发生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尼机构,通过调整螺母的旋转对碟簧进行挤压,然后将碟簧的反作用力通过摩擦片施加在立柱上,最终实现了悬臂与立柱之间的摩擦阻尼,最终辅助弹簧组件来维持悬臂的一个动态平衡。3、旋紧螺母与弹簧杆之间螺纹连接。通过对旋紧螺母的调整,从而改变压缩弹簧的变形量,从而使压缩弹簧对旋紧螺母有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这个反作用力作用到弹簧杆上,而弹簧杆通过连杆与悬臂相连,从而为悬臂提供一个作用力维持悬臂的一个动态平衡状态。4、弹簧组件设有至少两组。两套机构通过两个连杆施加作用力在悬臂上,使悬臂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悬臂动态平衡机构主视图部分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轴测图示意图。其中,1、悬臂2、立柱3、旋转轴4、连杆5、弹簧杆6、压缩弹簧7、旋紧螺母8、支撑板9、调整螺母10、碟簧11、摩擦片。具体实施方式图1~4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4: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包括悬臂1、立柱2、旋转轴3、球管组件、弹簧组件和摩擦阻尼机构,且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1内端部的内部,如图1所示的,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1与立柱2连接端的内部,悬臂1的前端安装球管组件,对球管组件进行悬挂、支撑,悬臂1与立柱2通过摩擦阻尼机构连接,可以相对转动,悬臂1可在立柱2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立柱2内设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顶部连接悬臂1一端部。弹簧组件为悬臂1的末端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这样使悬臂1的两端的力矩保持一个平衡,同时在摩擦阻尼机构辅助作用下最终实现悬臂在任何位置的一个动态平衡。摩擦阻尼机构包括旋转轴3、调整螺母9、碟簧10和摩擦片11,其中,旋转轴3作为转动连接轴将悬臂1内端和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轴3的两端部设有调整螺母9,在调整螺母9与悬臂1外侧之间设有碟簧10和摩擦片11。摩擦片11设置在靠近悬臂1的一侧,碟簧10安装在调整螺母9与摩擦片11之间。弹簧组件包括连杆4、弹簧杆5和压缩弹簧6,连杆4顶部固定连接悬臂1连接立柱2的一端部,连杆4下部连接套有压缩弹簧6的弹簧杆5,压缩弹簧6的顶端设有限位的支撑板8,下端设有安装在所述弹簧杆5上的旋紧螺母7,支撑板8固定安装在立柱2内侧。旋紧螺母7与弹簧杆5之间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弹簧组件可设有一组。弹簧组件也可设有至少两组。由两套相同的弹簧机构组成时,两套机构通过两个连杆4施加作用力在悬臂1上,使悬臂1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此外,也可将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立柱2顶端的内部。工作原理:悬臂1的前端对球管组件进行悬挂、支撑,悬臂1与立柱2通过旋转轴3进行连接,可以相对转动,弹簧组件依靠旋紧螺母7对压缩弹簧6进行压缩,从而依靠压缩弹簧6的弹力为悬臂1的末端提供一个反向作用力,这样使悬臂1的两端的力矩保持一个平衡,同时在摩擦阻尼机构辅助作用下最终实现悬臂在任何位置的一个动态平衡。旋转轴3的一端与悬臂1固定连接,旋转轴3的另一端与调整螺母9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母9的旋转对碟簧10进行挤压,然后将碟簧10的反作用力通过摩擦片11施加在立柱2上,最终实现了悬臂1与立柱2之间的摩擦阻尼,最终辅助弹簧组件来维持悬臂1的一个动态平衡;支撑板8与立柱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对压缩弹簧6的上端进行支撑限位,同时压缩弹簧6的下端由旋紧螺母7进行支撑,旋紧螺母7与弹簧杆5之间螺纹配合,通过对旋紧螺母7的调整,从而改变压缩弹簧6的变形量,从而使压缩弹簧6对旋紧螺母有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这个反作用力作用到弹簧杆5上,而弹簧杆5通过连杆4与悬臂1相连,从而为悬臂提供一个作用力维持悬臂的一个动态平衡状态;而且,还可通过调整旋紧螺母7来改变压缩弹簧6的变形量,从而施加在悬臂1的作用力也是可以调整的,这样悬臂1的前端可以悬挂不同重量的球管部件都可以维持一个动态平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包括悬臂(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1)和立柱(2)之间通过摩擦阻尼机构连接,悬臂(1)可在立柱(2)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所述立柱(2)内设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顶部连接悬臂(1)一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包括悬臂(1)和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1)和立柱(2)之间通过摩擦阻尼机构连接,悬臂(1)可在立柱(2)顶部发生相对转动,在所述立柱(2)内设有弹簧组件,弹簧组件顶部连接悬臂(1)一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悬臂(1)与立柱(2)连接端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设置在立柱(2)顶端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悬臂动态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阻尼机构包括旋转轴(3)、调整螺母(9)、碟簧(10)和摩擦片(11),旋转轴(3)作为转动连接轴将悬臂(1)内端和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旋转轴(3)的两端部设有调整螺母(9),在调整螺母(9)与悬臂(1)外侧之间设有碟簧(10)和摩擦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昌杨露刘玉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