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3190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湿电排水箱、湿电废水排污泵、沉淀池、排泥泵和固液分离设备;湿电排水箱溢流口与循环水箱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出口连接至沉淀池入口,沉淀池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沉淀池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湿电冲洗水在湿电排水箱中进行预沉淀,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中循环使用,减少了后续工艺中的湿电废水处理量,也降低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用量,节省了后续处理成本。

Process system for reducing external drainage of wet electric dust remov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chnology system to reduce the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system drainage, including circulating water tank, electric drainage box, wet wet electric wastewater sedimentation tank, sewage pump, mud pump and solid-liquid separation equipment; wet electric drain tank overflow port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top entrance; wet electric drainage box at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outlet through gravity to precipitation the pool entrance, or with the wet electric waste water sewage pump entrance connection, wet electric wastewater sewage pump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sedimentation tank entrance, sedimentation tank out of the water flow to the upper circulation water tank, the tank bottom sludge outlet through the mud pump into or flow into the solid-liquid separ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wet electric flushing water pre precipitation in wet electric drainage box, recycled top overflow to the circulating water tank, reduces the subsequent process of wet electric wastewater treatment also reduced the amount of flocculant and coagulant dosage, saves the cost of follow-up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工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燃煤电厂在脱硫吸收塔后常设置湿式电除尘器(以下简称湿电)。湿电需要大量的冲洗水以清除沉积在集尘板上的粉尘,冲洗水经灰斗排出进入湿电排水箱,排水箱上部清水溢流进入循环水箱循环利用,排水箱底部外排一部分废水做为湿电外排废水。该部分废水含悬浮物浓度高,水量较大,一般无法被其他系统直接利用,若直接排放势必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这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湿电排水箱、湿电废水排污泵、沉淀池、排泥泵和固液分离设备;湿电排水箱溢流口与循环水箱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出口连接至沉淀池入口,沉淀池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沉淀池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作为优选:所述的湿电冲洗水回流至湿电排水箱,湿电排水箱通过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为斜管或斜板沉淀池。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入口处设有加药口,连接有助凝剂加药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池入口处设有加药口,连接有絮凝剂加药系统。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顶部溢流水进入到循环水箱或通过清水泵打入循环水箱。作为优选: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通过自流或者排泥泵输送至固液分离设备,固液分离设备得到的滤饼作为副产品输出,滤液作为回用水流至脱硫吸收塔系统。作为优选:所述固液分离设备为板框压滤机或脱硫真空皮带机。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湿电冲洗水在湿电排水箱中进行预沉淀,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中循环使用,减少了后续工艺中的湿电废水处理量,也降低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用量,节省了后续处理成本。沉淀池顶部的溢流水回流至循环水箱,在湿电冲洗过程中重复使用,减少了湿电冲洗系统外排废水的量,提高了湿电冲洗水的重复利用率,极大地减少外排水量。通过在沉淀池投加助凝剂和絮凝剂,加速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提高了底部污泥浓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排水废量。本系统工艺流程简单,投资成本低,可有效提高湿电系统冲洗水的利用率,减少湿电系统的总的工艺水耗量。中国专利CN104841170A公开了一种湿电废水回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排水泵、高效澄清器、除雾器冲洗水箱、除雾器冲洗水泵、湿法脱硫吸收塔和排泥泵等;该专利的核心在于湿电废水经过高效澄清器分级利用至吸收塔两个部位(吸收塔浆池和吸收塔除雾器冲洗),但该改造工艺投资较高,且湿电除尘捕集的粉尘颗粒较小,废水含固颗粒物尺寸也较小,导致澄清器的澄清作用不明显,效果不理想。本专利采用“浅池理论”同时配合加化学药品来加速絮凝沉淀的方式,提高湿电废水的处理效果。减少废水的外排量,不对吸收塔的水平衡的稳定造成影响,也不会对吸收塔除雾器冲洗系统造成困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的工艺系统及实现方法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的工艺系统及实现方法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的沉淀池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湿电排水箱1、排污泵2、循环水箱3、沉淀池4、排泥泵5、助凝剂加药系统6、絮凝剂加药系统7、中和剂输送泵8、絮凝剂输送泵9、固液分离设备10、斜管或斜板11、吸收塔浆池12、清水泵13、湿电水斗收集的废水14、沉淀池进水侧15、沉淀池溢流堰16、沉淀池清水区17、沉淀池泥斗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3所示,这种湿电冲洗水回流至湿电排水箱1,湿电排水箱1的溢流口与循环水箱3顶部入口连接,湿电冲洗水通过湿电排水箱1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3。对于湿电排水箱1顶部悬浮物含量较低的冲洗水直接循环利用,以降低沉淀池的负荷;同时也减少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用量,降低湿电外排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湿电排水箱1底部悬浮物浓度较高的冲洗水通过排污泵2输送至或自流进入沉淀池进一步处理。湿电废水通过湿电排水箱1底部直接自流排出至沉淀池4;另一种方式:湿电排水箱1底部出水口与湿电废水排污泵2入口连接,通过湿电湿电废水排污泵2打入沉淀池4,本专利优选地湿电排水箱底部直接自流排出至沉淀池4。自流可以减少沉淀池进水对沉淀池水体的冲击,减少对水体的扰动,保证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在沉淀池4进水管路上设有加药口,通过助凝剂加药系统6向湿电废水中加入助凝剂,促进固体悬浮物颗粒尺寸的增长,助于后一步颗粒物的絮凝沉淀。在沉淀池4进水管路上设有加药口,通过助凝剂加药系统7向湿电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促进固体悬浮物颗粒絮凝沉淀。沉淀池4上层出来的清液自流至循环水箱3作为湿电冲洗水回用;或通过沉淀池3上部的清水泵13打入循环水箱3;本专利优选地通过沉淀池3上部的清水泵13打入循环水箱3。沉淀池4底部的污泥通过排泥泵5连打入板框压滤机、脱硫真空皮带机等固液分离设备10,实现固液分离,梯级利用;沉淀池3底部的污泥也可以通过排泥泵5连打入吸收塔浆池或其他能接纳该水体的系统12。沉淀池4结构系统中设置有斜管或斜板11。沉淀池内设有斜管或斜板11可以缩短悬浮物的沉降时间,增加污泥颗粒的碰撞几率,从而提高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优选为斜板沉淀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箱(3)、湿电排水箱(1)、湿电废水排污泵(2)、沉淀池(4)、排泥泵(5)和固液分离设备(10);湿电排水箱(1)溢流口与循环水箱(3)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1)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4)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2)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2)出口连接至沉淀池(4)入口,沉淀池(4)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3),沉淀池(4)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5)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箱(3)、湿电排水箱(1)、湿电废水排污泵(2)、沉淀池(4)、排泥泵(5)和固液分离设备(10);湿电排水箱(1)溢流口与循环水箱(3)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1)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4)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2)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2)出口连接至沉淀池(4)入口,沉淀池(4)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3),沉淀池(4)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5)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电冲洗水回流至湿电排水箱(1),湿电排水箱(1)通过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池(4)设置有斜管或斜板(11)。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超群丁得龙沈波陈文华沈敏强徐承亮张元赏刘寒梅葛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