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包括RFID阅读器(1)、智能移动终端(2)、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所述的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设置在移动监测车内,RFID阅读器(1)与智能移动终端(2)连接,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设有多个,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布于各环境监测点,移动监测车移动时,RFID阅读器(1)自动连接其识别范围内的RFID标签(4),并获取RFID标签(4)内的位置数据和环境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系统架构简洁、操作方便、数据传输可靠、总体成本低廉的优点,可实现即刻采集和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境监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技术,是当今IOT(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系统中核心技术之一。目前RFID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物流运输仓储领域,高速道路ETC领域,贵重物品定位领域,智能小区数据采集领域等等。而在环境检测和监控方面,虽然已有许多各种需求和应用,譬如重要路段噪声监测,重点区域PM2.5监测,工厂片区CO2排放监控,各区空气温度监测等等,其特点是区域内监测点较散,监测点多,采集数据种类繁多,由此造成数据收集手段单一,手工录入管理工作量较大,如全部组网则综合成本太高,集中信息的速度较慢。例如,申请号为20112036839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节点监测仪和中心节点监测仪,节点监测仪构成一ZigBee无线网络,节点监测仪包括传感器组件和RFID控制芯片,每一节点监测仪经ZigBee无线网络与中心节点监测仪连接,中心节点监测仪经GPRS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连接。该系统通过分布各点的节点监测仪采集环境数据,再收集后上传至服务器,实现实时监测,然而该系统需要室内区域的每个房内范围Zigbee组网,系统成本较高,施工复杂程度及周期较大,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难以得到充分保证,RFID的无线技术特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及使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城市各区域监测信息进行智能、实时、移动、批量获取的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包括RFID阅读器、智能移动终端、环境监测传感器和RFID标签,所述的RFID阅读器和智能移动终端设置在移动监测车内,RFID阅读器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RFID标签设有多个,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布于各环境监测点,移动监测车移动时,RFID阅读器自动连接其识别范围内的RFID标签,并获取RFID标签内的位置数据和环境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优选的,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与RFID标签成对连接并安装在建筑墙上、电线杆上或路示牌上等位置,根据监测要求和安装范围设置,环境监测传感器高度可达30米。移动监测车检测范围为以某点为中心的圆形区域,环境监测传感器设置在圆形区域内;检测范围也可为沿着城市街道设置的线状区域,环境监测传感器沿线设置。优选的,所述的RFID标签为带有控制模块的有源RFID标签,通过设置控制模块的参数阈值,接收来自环境监测传感器的所需数据。优选的,所述的RFID标签内置有EEPROM,由传感器经控制模块输入的数据存储在EEPROM,设置为动态存储刷新,确保RFID标签内存储有效性和输出数据的最新性。优选的,所述的RFID阅读器为带有全向天线的阅读器,确保同时监测和接收区域内的各类RFID标签的数据。优选的,所述的RFID阅读器设有通信接口,所述的通信接口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通信接口包括USB接口、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优选的,所述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和/或平板电脑。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监测车为汽车,所述的RFID阅读器和/或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车载方式设置在汽车上,即卡在车内的支架上。优选的,所述的RFID阅读器和/或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自带电源或车载电源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通过移动监测车的移动来获取想得到的信息,移动监测车开至目的地附近后RFID阅读器与RFID标签自动连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实时显示位置和环境监测信息,无需停车,达到智能、移动、快速、简便、低价的监测技术效果。(2)环境监测传感器无需组网,通过RFID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可操作性强、使用成本低、数据传输可靠、速度快。(3)通过所接收到的RFID标签传来的数据,智能终端上可显示出数据来源(ID)、种类、时间、地点等。也可由图表,曲线等方式展示某监测点的某种类环境参数的状态纪录等,以便可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4)利用RFID标签的唯一身份特征和设置传感器地理位置映照性能,智能终端如没收到某点数据信息,可及时发现其所在位置及环境监测传感器种类,并在显示屏上相应点位有红色标记闪亮提示,从而快速找出故障位置。(5)RFID标签为有源RFID标签,支持前端设备的远距离识别。(6)RFID阅读器和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车载方式设置在汽车上,安装在仪表盘附近,简洁、灵活、方便观看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包括RFID阅读器1、智能移动终端2、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设置在移动监测车内,RFID阅读器1与智能移动终端2连接,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设有多个,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布于各环境监测点,RFID标签4为有源RFID标签。本实施例中,环境监测传感器3假设采用噪声传感器或PM2.5传感器,智能移动终端2包括手机和/或平板电脑。移动监测车为汽车,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通过车载方式设置在汽车上,可类似车载导航安装,即在车内仪表盘附近安装一个带有伸缩爪、卡托或卡槽等支撑结构的支架,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安插在此支架上,即插即用;或仅将RFID阅读器1安插在此支架上,副驾驶上有个测试管理员,智能移动终端2在其手上。环境监测传感器3包括多个噪声传感器和多个PM2.5采集传感器。每个噪声传感器均与在同监测点的一个RFID标签4连接,每个PM2.5采集传感器均与在同监测点的一个RFID标签4连接,RFID标签4与RFID阅读器1为无线多对一通信方式连接,RFID阅读器1上设有通信接口,RFID阅读器1与智能移动终端2通信连接,通信接口包括USB接口、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GPRS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噪声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该点的环境噪声程度,PM2.5传感器则主要收集该点的PM2.5浓度,传感器可安装在电线杆、路示牌或者建筑物墙上等位置。噪声传感器在工作时,由于接收到外界噪声的声波及变化量,由其声敏电容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变量,测得实时的噪声数据并输入到控制模块作,比较为有效数据则输入至RFID标签4。RFID标签4采用有源RFID标签,其内存用来存储该点噪声的状态变化信息。当RFID阅读器1与RFID标签4在通信范围区域内,RFID标签4即将其ID信息,时间信息及噪声信息打包发送给RFID阅读器1。同样,PM2.5传感器工作时,经风道采集到单位体积的空气,通过过滤膜获得0.3微米以下颗粒物,由传感器内激光束照射至该细颗粒物空间,当细颗粒物浓度增加时,使激光发生散射,而光电探测器接收到变化的散射光,由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信号得到该时的PM2.5浓度值并输入到控制模块及RFID标签4。同上原理,RFID标签4将其ID信息,时间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阅读器(1)、智能移动终端(2)、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所述的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设置在移动监测车内,RFID阅读器(1)与智能移动终端(2)连接,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设有多个,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布于各环境监测点,移动监测车移动时,RFID阅读器(1)自动连接其识别范围内的RFID标签(4),并获取RFID标签(4)内的位置数据和环境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阅读器(1)、智能移动终端(2)、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所述的RFID阅读器(1)和智能移动终端(2)设置在移动监测车内,RFID阅读器(1)与智能移动终端(2)连接,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3)和RFID标签(4)设有多个,一一对应连接并分布于各环境监测点,移动监测车移动时,RFID阅读器(1)自动连接其识别范围内的RFID标签(4),并获取RFID标签(4)内的位置数据和环境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RFID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标签(4)为有源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堵建华,莫炜杰,陆文雯,李敬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