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209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包括:一进水口,至少一普通出水口及至少一饮用出水口,一前置过滤部,一超微滤过滤部,一逆渗透过滤部,一压力筒,一控制部;该控制部至少具有三种使用模式:正常模式、逆洗模式、顺洗模式;控制部又具有一渗泡模式,其是指该第一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以及该第四控制阀分别为关、先开一预定时间再关、关、关;逆渗透过滤部又包含:一可调整的逆渗透废水阀,是设于该逆渗透废水口;一加压泵,是设于该分支管上;一止水阀,是设于该分支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幅提升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定期自动对UF膜进行纯水逆洗及原水冲洗,依据不同用途提供最适当的水质,其整体设备的成本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依据不同用途提供最 适当的水质,其整体设备成本低的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技术背景参阅图l,其是现有的全户用水区分的示意图,一般的用水用户(如家庭、宿舍、野外渡假别墅等),具有一个进入端净水设备81 (Point Of Entrance,简称POE)及数个使用端净水设备82(Point Of Use,简称POU)。 上述P0E、 POU设备的建立是由于某些地区的公共自来水管线尚未架设,必 须就近取水(如井水、地下水、湖水、溪水等),或是公共自来水的管线老 旧水质不佳,使用者必须额外加装净水设备,以获取安全卫生的家庭用水。一般设在进入端净水设备81的滤水设备通常只用到初滤及超滤等级 (例如MF及IJF级)的方式,如图2所示,其内部结构中有-一多孔状的滤 心90,其具有一外表面91及一内表面92,水由外表面91通过滤心90 再通过内表面92,成为过滤后的水。但是,在过滤的过程中,杂质93会 不断的累积在该外表面91,使用一段时间后,杂质93会越积越多,影响 过滤效果及出水量。因此,必须由维修人员取出更换或清洗,导致有耗 材、人力成本高以及更换或清洗作业麻烦的严重缺点。其次,初滤等级的滤水设备在过滤后的水,仍然未达到供人饮用的 纯水标准,所以,又直接于特定的使用端净水设备82(如厨房)加装一套 逆渗透纯水机。当然,进入端净水设备81及使用端净水设备82所装设 的净水设备或纯水机均为独立运作。万一设在进入端净水设备81的过滤 效果变差,连带的也会损及装设在使用端净水设备82的逆渗透纯水机, 使其使用寿命变短,亦即,整体的过滤总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全户用净水设备的自动化混合清洗系统,其能大幅提升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定期自动对UF膜进行纯水逆洗及原水冲 洗,依据不同用途提供最适当的水质,其整体设备的成本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进水 口;至少一普通出水口及至少一饮用出水口; 一前置过滤部,其至少具 有一前滤入水口、 一前滤出水口及一前滤排放口; 一超微滤过滤部,其 至少具有一超微滤入水口、 一超微滤出水口及一超微滤废水口;该超微 滤入水口是连通至该第一出水口; 一逆渗透过滤部,其具有一逆渗透入 水口、 一逆渗透出水口、一逆渗透废水口,以及一分支管;该分支管是 连通该逆渗透入水口、该前滤出水口及该超微滤入水口; 一压力筒,具有 一纯水连通管,其是连通至该逆渗透出水口及该饮用出水口; 一控制部, 是用以控制一第一控制阀、 一第二控制阀、 一第三控制阀,以及一第四 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是设于该进水口及该前滤入水口间;该第二控制 阀是设于该前滤排放口处;该第三控制阀是设于该超微滤废水口处;该 第四控制阀是设于该超微滤出水口、该普通出水口及该纯水连通管间; 当该第四控制阀为开启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与该普通出水口相连通; 当该第四控制阀为关闭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与该纯水连通管相连通; 该控制部至少具有三种使用模式正常模式、逆洗模式、顺洗模式;该 正常模式是指该第一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以及该第 四控制阀分别为开、关、关、开;该逆洗模式是指该第一控制阀、该第 二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以及该第四控制阀分别为关、开、关、关; 该顺洗模式是指该第一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以及该 第四控制阀分别为开、关、开、关。前述的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其中控制部又具有一渗泡 模式,其是指该第一控制阀、该第二控制阀、该第三控制阀,以及该第四 控制阀分别为关、先开一预定时间再关、关、关。前述的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其中逆渗通过滤部又包含 一可调整的逆渗透废水阀,是设于该逆渗透废水口;一加压泵,是设于该 分支管上; 一止水阀,是设于该分支管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大幅提升净水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定期自动对UF膜进行纯水逆洗及原水冲洗,依据不同用途提供最适当的水质,其整体设备的成本低。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室内用水区分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过滤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在逆洗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在顺洗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在渗泡模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3及各控制阀于各使用模式的状态表,本技术为一种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其主要包括--进水口 11、至少一普通出水口 12、至少一饮用出水口 13、 一前置过滤部20、 一超微滤过滤部 30、 一逆渗通过滤部40、 一压力筒50及一控制部60。该进水口 11是连接至一水源,可以是一般的公共供水系统、河流、 湖泊、私人的井水、地下水等。关于该至少一普通出水口 12,主要用途是清洗用水,如沐浴、洗碗、洗车、浇花等,只需要过滤至某一程度,例如去除水中杂质、细菌、病毒 等但不需要达到可生饮的纯水标准;至少一饮用出水口 13,主要是饮用、煮饭、洗脸等,必须达到可饮 用的纯水标准;该前置过滤部20,其具有一前滤入水口21、 一前滤出水口22及一 前滤排放口 23;该超微滤过滤部30,其具有一超微滤入水口 31、 一超微滤出水口 32 及一超微滤废水口 33;该超微滤入水口 31是连通至该前滤出水口 22;该逆渗透过滤部40,其具有一逆渗透入水口 41、 一逆渗透出水口 42 及一逆渗透废水口 43、 一分支管44;该分支管44是连通该逆渗透入水 口 41、该前滤出水口 22及该超微滤入水口 31;当然,该逆渗透过滤部40可再包含一可调整的逆渗透废水阀45,是设于该逆渗透废水口 43; —加压泵 46,是设于该分支管44上; 一止水阀47,亦设于该分支管44上。该压力筒50,其具有一纯水连通管51,该纯水连通管51是连通至 该逆渗透出水口 42及饮用出水口 13;该控制部60,是用以控制一第一控制阀61、 一第二控制阀62、 一第 三控制阀63、以及一第四控制阀64,该第一控制阀61是设于该进水口 11及该前滤入水口 21间;该第二控制阀62是设于该前滤排放口 23处; 该第三控制阀63是设于该超微滤废水口 33处;该第四控制阀64为双向 阀是设于该超微滤出水口 32、该普通出水口 12及该纯水连通管51间; 当该第四控制阀64为开启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 32与该普通出水口 12 相连通;当该第四控制阀64为关闭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 32与该纯水 连通管51相连通。又,该控制部60至少具有三种使用模式1、 正常模式:是指该第一控制阀61 (代号1)、该第二控制阀62 (代 号2)、该第三控制阀63(代号3)以及该四控制阀64(代号4)分别为开、 关、关、开,在此模式下,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该超微滤过滤部30提供了 洁净的普通用水,该逆渗通过滤部40提供了安全的生饮用水同时压力筒 50亦充满了纯水,但水中杂质亦逐渐在前置过滤部20与超微滤过滤部 30处累积,使得滤心寿命逐渐减少。2、 逆洗模式是指该第一控制阀61 (代号1)、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户用净水设备的混合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水口;至少一普通出水口及至少一饮用出水口;一前置过滤部,其至少具有一前滤入水口、一前滤出水口及一前滤排放口;一超微滤过滤部,其至少具有一超微滤入水口、一 超微滤出水口及一超微滤废水口;该超微滤入水口是连通至该第一出水口;一逆渗透过滤部,其具有一逆渗透入水口、一逆渗透出水口、一逆渗透废水口,以及一分支管;该分支管是连通该逆渗透入水口、该前滤出水口及该超微滤入水口;一压力筒,具有 一纯水连通管,其是连通至该逆渗透出水口及该饮用出水口;一控制部,是用以控制一第一控制阀、一第二控制阀、一第三控制阀,以及一第四控制阀;该第一控制阀是设于该进水口及该前滤入水口间;该第二控制阀是设于该前滤排放口处;该第三控制阀是设于该 超微滤废水口处;该第四控制阀是设于该超微滤出水口、该普通出水口及该纯水连通管间;当该第四控制阀为开启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与该普通出水口相连通;当该第四控制阀为关闭时,仅该超微滤出水口与该纯水连通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钟祥杨东霖李力青
申请(专利权)人:普家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