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单元及包括该加热单元的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790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热单元及包括该加热单元的蒸汽发生器。该加热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水平设置一两端开口的燃烧筒;燃烧筒一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壳体位于燃烧筒所述一端侧设有排烟口;燃烧筒外部与壳体内壁间形成燃烧烟气流道,燃烧烟气流道处设有加热盘管。该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而发生器本体采用上述的加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利用率较高、启动迅速且对燃气要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热单元及包括该加热单元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是蒸汽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现有的蒸汽发生器通常采用锅炉形式,该种形式的锅炉在加热时,为了减少薄壁管及厚壁锅筒与管板之间的焊缝处的热应力集中,必须缓慢的对锅炉进行加热,这就使得现有的锅炉从冷锅启动到蒸汽输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至少为40分钟),这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公开号为“CN201513874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快速蒸汽发生器,其虽然能够通过盘管加热的方式大大提升蒸汽产生的速度,但是其缺陷也较为明显,主要包括:1、其内部的燃烧室是由螺旋弹簧状盘管5紧密相抵构成,为了保证燃烧机处喷射的火焰能够较佳的对盘管装置的下部进行加热以及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能够较佳的对盘管装置上部进行加热,就需求燃烧机处的燃料应当采用在燃烧时能够具备较大特定火焰扩散角的优质燃料,这就大大提升了运行成本;另外,螺旋弹簧状盘管5是紧密相抵的,其在受热时会进行膨胀,这就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2、其热交换器1的内部是整个连通的,即在运行时,热交换器1整个为一高压盘管,而热交换器1的容积越大,热交换器1内部所能达到的水压上限就越大且压力也越难进行迅速的调节,这就大大增加了热交换器1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单元,其能够较佳的克服现有类似蒸汽发生器需要特定火焰扩散角的优质燃料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单元,其包括封闭的壳体,壳体内设有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用于燃烧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内喷射火焰的燃烧通道,和用于燃烧烟气排出的烟气流道,烟气流道处燃烧烟气的排出方向与燃烧通道处火焰的喷射方向相反;燃烧通道与烟气流道的回折连接处设有第一受热单元,烟气流道处设有第二受热单元,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内部均设有水流通道且相互连通。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主要是通过燃烧烟气进行加热的,因此对燃料的火焰扩散角要求并不高,因此能够较佳的使用多种燃料,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其中,第一受热单元是设置在燃烧通道与烟气流道的回折连接处,从而使得第一受热单元能够受到燃烧火焰或燃烧烟气的直接冲击,因此第一受热单元处所受到的热量较为集中,这不仅能够极大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有效避免热量损失,而且使得第一受热单元内的液体介质(水)能够迅速的被加热。其中,第二受热单元是设置在烟气流道处的,这使得第二受热单元能够持续的从高温烟气处吸收热量,从而能够较佳的实现液态到气态的相变。作为优选,壳体内设有燃烧筒,燃烧筒内腔构成燃烧通道,燃烧筒外壁与壳体外壁间形成烟气流道;壳体在同一端侧部分别设有燃烧机接口部和排烟口,燃烧机接口部与燃烧筒一端连接,排烟口与烟气流道末端连通。本专利技术中,燃料在燃烧通道内燃烧时,燃烧火焰处的热量能够较佳的透过燃烧筒筒壁向第二受热单元传递,燃料燃烧后的高温燃烧烟气能够再次对第二受热单元进行加热,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热量的转换率。另外,由于烟气流道是由燃烧筒外壁与壳体内壁间共同形成的,这不仅使得第二受热单元便于布置,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热量自壳体处损失。作为优选,燃烧筒另一端远离壳体内壁,第一受热单元位于壳体与燃烧筒所述另一端相对处,第一受热单元的受热面至少覆盖燃烧筒所述另一端的端面。第一受热单元的受热面能够正对燃烧筒的端面且对燃烧筒端面进行覆盖,这使得第一受热单元能够较佳的接收燃烧筒处的燃烧烟气或燃烧火焰的冲击,从而极大的提升了热转换速率,而且还能够较佳的避免因燃烧烟气或燃烧火焰对壳体的直接冲击而导致的壳体使用寿命下降或热量损失。作为优选,烟气流道处还设有预热单元,第二受热单元和预热单元在烟气流道处燃烧烟气的排出方向上依次设置,预热单元设有用于与第一受热单元内部连通的水流通道。燃烧筒外侧近排烟口端的温度较低,该处的温度不足以实现液态到气态的转化,但通过设置预热单元却可以较佳的对该处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作为优选,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均由水管弯折构成。作为优选,第二受热单元由在燃烧筒外周上环绕的水管构成。本专利技术中,预热单元、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是能够依次连接的,这使得预热单元能够较佳的对液体介质(水)进行预热,第一受热单元能够快速的将经预热后的液体介质(水)进行加热,第二受热单元在持续高温燃烧烟气的作用下能够较高效率的实现液体介质(水)从液态到气态的相变。本专利技术中,预热单元、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能够均由水管弯折构成,预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能够均在燃烧筒的外周上进行环绕。由于液体介质(水)是存在于预热单元、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中的,而通过将预热单元、第一受热单元和第二受热单元均采用管道的形式,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单元能够快速的被加热,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受热单元和预热单元均能够在径向上对燃烧筒与壳体间的空间进行填充,从而大大提高了燃烧烟气处的热量转化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其包括发生器本体。其中,发生器本体能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加热单元。作为优选,壳体底部还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位于燃烧通道与烟气流道的回折连接处下方。排污口的设置能够便捷对燃烧通道处的燃烧残渣进行清理;另外,排污口是设于燃烧通道与烟气流道的回折连接处下方的,由于燃烧通道处的燃烧残渣会在内部气流的带动下堆积于该回折连接处下方,从而能够较佳对燃烧残渣进行排出。作为优选,第二受热单元由水管弯折构成,且对烟气流道进行填充。作为优选,壳体外侧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受热单元内液位的水位检测装置。由于第一受热单元内的液体介质水是以气相和液相的混合相存在的,第一受热单元内气相和液相的比例是能够直接反映出蒸汽发生器的工作状态的,通过设置水位检测装置,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佳的对蒸汽发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作为优选,水位检测装置能够包括竖直设置的可视管,可视管下端与第一受热单元下部连通,可视管上端与第一受热单元上部连通。水位检测装置的该种构造,使得使用者能够较为直观的对第一受热单元处的液位进行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中的发生器本体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4中的蒸汽发生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单元,其包括封闭的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用于燃烧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内喷射火焰的燃烧通道121,和用于燃烧烟气排出的烟气流道122,烟气流道122处燃烧烟气的排出方向与燃烧通道121处火焰的喷射方向相反;燃烧通道121与烟气流道122的回折连接处设有第一受热单元130,烟气流道122处设有第二受热单元140,第一受热单元130和第二受热单元140内部均设有水流通道且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受热单元130和第二受热单元140主要是通过燃烧烟气进行加热的,因此对燃料的火焰扩散角要求并不高,因此能够较佳的使用多种燃料,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其中,第一受热单元130是设置在燃烧通道121与烟气流道122的回折连接处,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用于燃烧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内喷射火焰的燃烧通道(121),和用于燃烧烟气排出的烟气流道(122),烟气流道(122)处燃烧烟气的排出方向与燃烧通道(121)处火焰的喷射方向相反;燃烧通道(121)与烟气流道(122)的回折连接处设有第一受热单元(130),烟气流道(122)处设有第二受热单元(140),第一受热单元(130)和第二受热单元(140)内部均设有水流通道且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两端均与外界连通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用于燃烧机在水平方向上向内喷射火焰的燃烧通道(121),和用于燃烧烟气排出的烟气流道(122),烟气流道(122)处燃烧烟气的排出方向与燃烧通道(121)处火焰的喷射方向相反;燃烧通道(121)与烟气流道(122)的回折连接处设有第一受热单元(130),烟气流道(122)处设有第二受热单元(140),第一受热单元(130)和第二受热单元(140)内部均设有水流通道且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壳体(110)内设有燃烧筒(120),燃烧筒(120)内腔构成燃烧通道(121),燃烧筒(120)外壁与壳体(110)外壁间形成烟气流道(122);壳体(110)在同一端侧部分别设有燃烧机接口部(111)和排烟口(112),燃烧机接口部(111)与燃烧筒(120)一端连接,排烟口(112)与烟气流道(122)末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燃烧筒(120)另一端远离壳体(110)内壁,第一受热单元(130)位于壳体(110)与燃烧筒(120)所述另一端相对处,第一受热单元(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传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