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1735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9:54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点光源,其面向液晶面板的后表面;底盖,其包括支撑所述多个点光源的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侧表面;以及支撑面,其与所述底盖的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接触以便将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的路径朝着所述液晶面板改变,所述支撑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不同的角度取向的多个支撑面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直下型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直下型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诸如移动终端和笔记本计算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包括平板显示装置。示例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这些平板显示装置当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诸如批量生产技术高度发达、驱动手段容易、功耗低、清晰度分辨率高和屏幕尺寸大的优点。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所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单独的光源(例如,在后表面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LED)的背光单元)以朝着液晶面板的表面照射光以便显示可识别的图像。背光单元可被分成直下型背光单元和边光型背光单元。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被布置在液晶面板下面。在边光型背光单元中,光源被布置为面向导光板的侧面,并且多个光学片被布置在液晶面板与导光板之间。图1是示出包括直下型背光单元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该直下型背光单元具有多个光学片5和漫射器板4设置在液晶面板6下面,多个光源1布置在漫射器板4下面的结构。从光源1生成的光通过漫射器板4和光学片5被散射和折射,然后朝着液晶面板6的整个表面散布。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底盖7、引导面板8和上壳9以保护光源1、漫射器板4、光学片5和液晶面板6。如果如图1所示光源1布置在漫射器板4下面,则产生供应给液晶面板6的边缘区域和其它区域的光的偏差,这导致液晶面板6的整个表面上的显示颜色不均匀。图2是示出包括具有支撑面(supportside)3的直下型背光单元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具有相对于底盖7倾斜的形状的支撑面3布置在光源1的两侧。通过支撑面3改变从光源1生成的光的路径以便增加供应给液晶面板6的边缘区域的光。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引导面板8和上壳9以保护漫射器板4、光学片5和液晶面板6。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变窄,如图2所示,支撑面3被布置在液晶面板6上显示图像的活动区域的后表面上。这导致光源1与支撑面3之间的区域S中的光不均匀,从而导致用户感觉区域S中相对暗。图3示出提供给图2的直下型背光单元的“A-A”下面的区域的前表面的光的图像。在图3中,暗红色指示由于提供相对更多的光,所以亮度高,浅红色指示由于提供相对更少的光,所以亮度低。到达图2和图3的区域S的光的量少于到达其它区域的光。当通过液晶面板显示图像时,与形成在其它区域中的图像相比,形成在区域S中的图像相对较暗。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直下型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由于不均匀的光供应,在液晶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生成暗区域的问题。难以作为单个显示装置提供100英寸或更大的大尺寸屏幕。已开发出称为VideoWall、MultiVision或多单元显示装置的技术。MultiVision显示装置是通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多个单元显示装置来提供大尺寸屏幕的显示装置。MultiVision显示装置在各个单元显示装置上显示不同的图像,或者在各个单元显示装置上显示分割的一个图像。具体地讲,当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多个图像时,较重要的图像通常显示在显示装置的中心区域中,较不重要的图像朝着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显示。因此,如果在MultiVision显示装置中为了在单元显示装置上显示而分割一个图像,则较重要的图像通过布置在整个显示装置的中心处的单元显示装置来显示。结果,在布置在中心处的单元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中生成暗区域。这样,如果为了通过MultiVision显示装置的单元显示装置显示而分割一个图像,则发生这样的问题:在重要的图像中可能出现暗区域,并且与单元显示装置各自显示不同的图像时相比,用户可能感觉到更严重的质量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优点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减少在液晶面板的边缘区域中生成的光的不均匀性来改进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上的亮度均匀性。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另一示例优点是提供一种背光单元以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通过减少在构成多单元显示装置的单元液晶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中生成的光的不均匀性来改进多单元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上的亮度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研究了以下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学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所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点光源,其面向液晶面板的后表面;底盖,其包括支撑所述多个点光源的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侧表面;以及支撑面,其与所述底盖的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接触以便将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的路径朝着所述液晶面板改变,所述支撑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不同的角度取向的多个支撑面构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构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支撑面构件,其具有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第一倾斜角度联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的第二端部联接到所述底盖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边缘与所述多个点光源中的一个光源的最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0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距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的高度Y与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在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上的下照明高度之差b大于或等于0mm并且小于或等于3mm,所述下照明高度等于X*tanβ,其中β表示所述多个点光源相对于所述底盖的光取向角,并且其中X表示从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边缘到所述多个点光源中的一个光源的中心测量的距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角度α小于90°并且大于所述多个点光源相对于所述底盖的光取向角β。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边缘到所述多个点光源中的一个光源的中心的距离X、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距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的高度Y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角度α满足X=r+a(0mm<a<10mm)、Y=X*tanβ+b(0mm<b<3mm)以及β<α<90°,其中r表示从所述多个点光源中的所述一个光源的中心到所述多个光源中的所述一个光源的最外边缘的距离,并且其中β表示所述多个光源中的所述一个光源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的光取向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还包括第三支撑面构件,该第三支撑面构件具有联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撑面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第二倾斜角度联接到所述底盖的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端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支撑面构件与所述底盖的下表面之间的角度α2小于或等于90°并且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角度α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用于使来自所述多个光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点光源,所述多个点光源面向液晶面板的后表面;底盖,该底盖包括支撑所述多个点光源的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侧表面;以及支撑面,该支撑面与所述底盖的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接触以便将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的路径朝着所述液晶面板改变,所述支撑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不同的角度取向的多个支撑面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1 KR 10-2015-01033071.一种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包括:多个点光源,所述多个点光源面向液晶面板的后表面;底盖,该底盖包括支撑所述多个点光源的下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液晶面板之间的两个或更多个侧表面;以及支撑面,该支撑面与所述底盖的侧表面中的第一侧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接触以便将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的路径朝着所述液晶面板改变,所述支撑面包括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不同的角度取向的多个支撑面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第一支撑面构件,该第一支撑面构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上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支撑面构件,该第二支撑面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按照第一倾斜角度联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面构件的第二端部联接到所述底盖的所述第一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的边缘与所述多个点光源中的一个点光源的最外边缘之间的距离a大于或等于0mm并且小于或等于1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距所述底盖的所述下表面的高度Y与来自所述多个点光源的光在所述第一支撑面构件上的下照明高度之差b大于或等于0mm并且小于或等于3mm,所述下照明高度等于X*tanβ,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