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浩专利>正文

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1233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手机外壳、金属板、耳机插头及接收线,所述手机外壳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铰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包括限位件、滑动块及圆环,所述限位件固定在金属杆的前端,所述金属杆连有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及反射布,所述外支架前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后端与内支架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后端与金属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上,该手机信号增强装置能够解决目前手机信号较弱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现代,手机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手机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当使用移动电话进行呼叫时,移动电话会发射无线电波,这些无线电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无线电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固定电话线网络,从而实现通话。。由于手机信号是靠电磁波的传播来建立通信联系的,所以在一些高大建筑物里边、地下室等地方手机信号偏弱而影响使用手机手机信号增强器是专门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产品。由于手机信号是靠电磁波的传播来建立通信联系的,所以在一些高大建筑物里边、地下室等地方手机信号偏弱而影响使用手机。手机信号增强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只要在给手机加上手机信号增强器,手机的信号将会明显增强,为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目前手机信号较弱问题的手机信号增强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手机外壳、金属板、耳机插头及接收线,所述手机外壳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内部的下端,所述耳机插头铰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包括限位件、滑动块及圆环,所述限位件固定在金属杆的前端,所述金属杆连有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及反射布,所述外支架前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后端与内支架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后端与金属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机外壳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0-6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40-60份、丁苯橡胶20-30份、环氧树脂15-25份、聚碳酸酯12-24份、硅灰石3-5份、碳酸镁3-5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4-6份、邻苯二甲酸酐2-4份、润滑剂2-8份、阻燃剂1-5份、增韧剂2-5份、抗应力开裂剂2-10份、抗氧剂0.1-0.5份、色粉0.1-0.3份。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包括有聚酯型和聚醚型。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及本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2921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阻燃剂为无机非卤阻燃剂,可以是磷系、磷-氮系、磷-硅系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接收线呈梳子状设置,所述半圆形凹槽与接收线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杆的前半段为螺纹杆,所述金属杆的后半段为圆柱杆,所述滑动块装配在螺纹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反射模块可撑开或收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将所述手机外壳套在手机上,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手机的耳机插孔内,在需要使用手机时,金属片与手机插头接触,金属板将电磁波信号通过半圆形凹槽反射到接收线上,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线传递到耳机插头,耳机插头通过旋转滑动块带动圆环,进而带动前支架,由于前支架与后支架的可折叠连接,所以固定在前支架上的反射布在此过程中被撑开呈伞状,当电磁波射入反射布上时,被反射到圆柱杆上,经过金属杆传递到所述手机耳机插头再传入手机内部,达到手机信号增强的效果;同时还搭配了特制的手机外壳,使手机外壳具有了耐磨耐用高硬度的特点,不易损坏,能更好的配合信号增强结构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所示,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手机外壳1、金属板2、耳机插头3及接收线4,所述手机外壳1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2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1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2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4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3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1内部的下端,所述耳机插头3铰接有金属杆5,所述金属杆5包括限位件6、滑动块7及圆环8,所述限位件6固定在金属杆5的前端,所述金属杆5连有反射模块9,所述反射模块9包括外支架10、内支架11及反射布12,所述外支架10前端与圆环8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10后端与内支架11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11后端与金属杆5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12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10上。所述手机外壳1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40份、丁苯橡胶20份、环氧树脂15份、聚碳酸酯12份、硅灰石3份、碳酸镁3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4份、邻苯二甲酸酐2份、润滑剂2份、阻燃剂1份、增韧剂2份、抗应力开裂剂2份、抗氧剂0.1份、色粉0.1份。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包括有聚酯型和聚醚型。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的阻燃剂为磷系无机非卤阻燃剂。所述接收线4呈梳子状设置,所述半圆形凹槽与接收线4相适配。所述金属杆5的前半段为螺纹杆,所述金属杆5的后半段为圆柱杆,所述滑动块7装配在螺纹杆上。所述反射模块9可撑开或收拢。所述手机外壳1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40份、丁苯橡胶20份、环氧树脂15份均匀混合,升温至80℃,保温3h,保温过程中不断搅拌、获得物料A;2)将物料A于70℃下干燥4h,放入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得到物料B;3)将聚碳酸酯12份、硅灰石3份、碳酸镁3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4份混合搅拌,升温至75℃,保温3h;得物料C;4)将邻苯二甲酸酐2份、润滑剂2份、阻燃剂1份、增韧剂2份、抗应力开裂剂2份,混合搅拌,升温至85℃,保温2h;得物料D;5)将物料B、物料C、物料D混合搅拌,并加入抗氧剂0.1份、色粉0.1份,混合均匀,得到物料E;6)将物料E升温至120℃,倒入模具中,冷却至室温成型,即得手机外壳。实施例2参阅图1所示,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包括手机外壳1、金属板2、耳机插头3及接收线4,所述手机外壳1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2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1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2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4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3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1内部的下端,所述耳机插头3铰接有金属杆5,所述金属杆5包括限位件6、滑动块7及圆环8,所述限位件6固定在金属杆5的前端,所述金属杆5连有反射模块9,所述反射模块9包括外支架10、内支架11及反射布12,所述外支架10前端与圆环8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10后端与内支架11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11后端与金属杆5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12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10上。所述手机外壳1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6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60份、丁苯橡胶30份、环氧树脂25份、聚碳酸酯24份、硅灰石5份、碳酸镁5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6份、邻苯二甲酸酐4份、润滑剂8份、阻燃剂5份、增韧剂5份、抗应力开裂剂10份、抗氧剂0.5份、色粉0.3份。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包括有聚酯型和聚醚型。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丁烯共聚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2921。所述的阻燃剂为磷-氮系无机非卤阻燃剂。所述接收线4呈梳子状设置,所述半圆形凹槽与接收线4相适配。所述金属杆5的前半段为螺纹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外壳、金属板、耳机插头及接收线,所述手机外壳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内部的下端,所述耳机插头铰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包括限位件、滑动块及圆环,所述限位件固定在金属杆的前端,所述金属杆连有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及反射布,所述外支架前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后端与内支架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后端与金属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外壳、金属板、耳机插头及接收线,所述手机外壳内部有夹层,所述金属板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的夹层内;所述金属板后表面设置为半圆形凹槽,所述接收线固定安装在半圆形凹槽的圆心位置,所述耳机插头固定安装在手机外壳内部的下端,所述耳机插头铰接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包括限位件、滑动块及圆环,所述限位件固定在金属杆的前端,所述金属杆连有反射模块,所述反射模块包括外支架、内支架及反射布,所述外支架前端与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架后端与内支架前端可折叠连接,所述内支架后端与金属杆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布呈伞布状固定在外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信号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外壳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40-60份、改性三元乙丙橡胶40-60份、丁苯橡胶20-30份、环氧树脂15-25份、聚碳酸酯12-24份、硅灰石3-5份、碳酸镁3-5份、偏苯三甲酸三辛酯4-6份、邻苯二甲酸酐2-4份、润滑剂2-8份、阻燃剂1-5份、增韧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浩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