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19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处理器。它包括管状壳体和永久磁体磁块组,管状壳体内设置有夹层,永久磁体磁块组在管状壳体内壁与夹层之间排列设置,永久磁体磁块组由相对放置的一组S、N磁块对组成,S、N磁块对相邻交错式排列,管状壳体的一端与水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了磁化效果与生物活性,同时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可应用于食用菌等方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理农业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循环式磁化水处理技术。(二)
技术介绍
20世纪60至70年代,前苏联、美国、日本先后掀起了"磁处理研究热",学术界竞相投 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磁处理进行研究,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和专利专利技术。生物磁研究的 主要成果之一是在现代农业中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磁处理技术,如稳恒磁场、磁化水、核磁 共振,脉冲旋转磁场,利用磁处理水浸种、灌溉、育苗等。磁场处理水是一种常见的活性水, 用磁场处理水浇灌作物,可以促进作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作物种子的生理生化、作物 的生育期、粮食的增产、作物的抗逆生理等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近些年来,在食用菌的栽培 生产中,用磁化水拌料及出菇期喷浇磁化水,可使食用菌增产10% 50%,而且磁化水可使 纤维素酶、脂酶、淀粉酶等酶的活性增加,加速纤维素、脂肪、淀粉等养分的分解并提高这 些养分的利用率。利用生物磁效应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市场上的磁化水处理器设备大多用于工业产品方面,用于食用菌生产的磁化水处理器 的设备较少,有些产品由于在其磁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及不可控等原因而得不到 普及应用。在市场上最常见的磁化水处理器是直接固定在自来水管处,对普通水只能进行一次性处 理,而且直接从自来水管出来的水有时不能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用水,需要搁置一段时间, 这样磁化水的生物效应会下降。导致这种磁处理器使用受到限制,只能满足少数使用者的需 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大提高了磁化效果与生物活性,同时无污染、投 资小、见效快,可应用于食用菌等方面的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处理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管状壳体和永久磁体磁块组,管状壳体内设置 有夹层,永久磁体磁块组在管状壳体内壁与夹层之间排列设置,永久磁体磁块组由相对放置 的一组S 、 N磁块对组成,S 、 N磁块对相邻交错式排列,管状壳体的一端与水箱相连。本技术还有这样一些技术特征1、所述的一组S 、 N磁块对包括10对相邻交错式排列的S、 N磁块对。 本技术的工作机理为普通水经过磁水处理器处理后,水分子的大分子团或链状结构发生改变,断裂成为小分子团或单个活性水分子,从而使普通水在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众 多的研究者测定了磁场处理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现磁场处理水的沸点、冰点、密度、粘度、 表面张力、电导率、介电常数、声速、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吸收率、折射率、pH值以及化学性 质均和未处理水不同,但规律不一,有增有减。磁化后的水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在 正常情况下氧原子和氢原子连成了一顶角为105。的等腰三角形,但在磁力作用下,水分子首 先作定向排列,进而氢键被拉断,键变形,顶角小于105°,减少了水的缔合度,水分子变小, 极性增强,因而介电常数增大,溶解氧增加。由于水分子变小,水中的自由水分子增加,容 易透过细胞的半透膜。当水分子恢复缔合时,放出原来吸收的能量,就可激发生物体的活性 物质,产生了生物学效应。 本技术的特点有磁处理器结构是在管状壳体的内壁上排列永久磁体磁块组(每一相对放置的S 、 N磁块 为一对)相邻交错式排列,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磁铁组的对数,能够使水流在通过时其中的大 分子团水产生旋转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大量小分子团水,因此大大提高了磁化效果,提高了生物活性。该产品可以根据需要可生产1次、2次、3次或多次循环的对普通水进行磁化处理。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有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可控循环式磁水处理器制备磁化水,制得的磁化水场强为0.25T,用 此磁化水配制培养基进行菌种培养和拌料栽培杏鲍菇,并用普通水培养杏鲍菇做对照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提高或改善,其试验结果如下(1)用磁处理水制备杏鲍菇液体菌种在28'C、 180r/min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结果见表l。表l液体菌种各项指标试验菌球密度菌球干重菌丝生长菌球直径(个/ml)(g/100ml)(cm/d.天)(mm)磁化水188.74.971.200.67普通水86.03.220.871.46提高百分比(%)119.4254.3584.00一45.89试验结果表明菌球密度比对照增加了 119.42%;菌球直径是对照的45.89% (菌球越小 菌种越优质);菌球干重比对照中的菌球干重增加了 54.35%;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的生长速 度提高了了 84.00%,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液体培养基配方玉米粉2%、可溶性淀粉3%、 蛋白胨1%、 KH2PO40.3%、 MgSO40.05%,用0.25T磁处理水生长效果最好。经过磁处理水 处理的培养基其菌球具有萌发快、定植早、成品率高,栽培周期短等特点。(2) 用磁处理水配制液体培养基对液体培养过程中杏鲍菇胞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 在28'C、 180r/min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采用DNS法测定酶活性,结果见表2。表2液体菌种培养阶段酶活性单位U试验"""" 淀粉酶活性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普通水 48.0 26.6 16.6提高百分比(%) 15.00 72.93 56,63试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 15.00%;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72.93%;半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 56.63%。由于这些酶活性的增加可以縮短培养时间, 生长周期短,生长环境均匀一致,液体菌种的菌龄一致,便于生产中使用及栽培后的管理。(3) 用磁处理水拌栽培料对杏鲍燕在栽培阶段菌丝生长过程中胞外酶的变化测定 栽培料配方为73%木屑、5%麦麸、1%蔗糖、1%碳酸钙,结果见表3。表3栽培阶段酶活性单位U试验 漆酶活性 ^il嵐《WiiStt"""羧屮基纤维素酶活性~~半纤维素酶活性磁化$ ^普通水 18.3 2.8 30.4 40.4提高百分比(%) 92.35 221.43 51.00 7.18试验结果表明用磁处理水拌料。漆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 92.35%;多酚氧化物酶的活性比对照提高了 221.43%;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 51.00%;半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 提高了 7.18%。杏鲍菇胞外酶活性的提高与其高产密切相关。胞外酶可促进杏鲍燕的生长, 提高产量。循环式可控磁化水处理器制备的磁化水用于食用菌制种、栽培其特点是无污染、投资小、 见效快,将此设备和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等方面,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连接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多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结合图1,本实施例包括管状壳体11和矩形永久磁体磁块组12,管状壳体11内设置有 夹层13,矩形永久磁体磁块组12在管状壳体11内壁与夹层13之间排列设置,矩形永久磁 体磁块组12由相对放置的S、 N磁块对组成,本实施例为IO对S、 N磁块对,使整个水流过 空间匀强磁场达到0.25T (大量的研究资料统计分析认为,生物磁效应最佳场强为0.2 0.4T,)。能够使水在通过时其中的大分子团水产生旋转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大量小分子团水。S、 N磁块对相邻交错式排列,管状壳体ll的一端与水箱相连。对于永磁体来说,在其体积、形状和材料确定的情况下,磁感应强度是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处理器,它包括管状壳体和永久磁体磁块组,其特征在于管状壳体内设置有夹层,永久磁体磁块组在管状壳体内壁与夹层之间排列设置,永久磁体磁块组由相对放置的一组S、N磁块对组成,S、N磁块对相邻交错式排列,管状壳体的一端与水箱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财程功张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张国财程功张国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