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083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合成含聚氨酯的基团与长链脂肪醇的聚氨酯偶联剂,其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异氰酸酯基和长碳链脂肪酸,具有酯基和异氰酸基的极性大,内聚能高,分子间作用力大,具有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纳米碳酸钙结合成优良的化学粘接力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长链脂肪酸的柔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加纳米碳酸钙填料与基体硅酮胶树脂的界面结合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改性剂处理的纳米碳酸钙,与普通脂肪酸表面处理的碳酸钙应用于塑料、橡胶、密封胶,可提高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此用方法生产出来的纳米碳酸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主要是依靠改性剂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反应、包覆、或成膜来实现的,因此,表面改性剂对于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表面处理具有决定性作用。它在碳酸钙粒子与材料中的基质及其它组份之间起“桥联”作用。纳米碳酸钙的表面处理往往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背景或应用领域。因此,选用表面改性剂必须考虑处理物料的应用对象。例如,用于高聚物基复合材料、塑料及橡胶等碳酸钙填料表面改性剂,既要能够与碳酸钙表面吸附或反应,覆盖于粒子的表面,又要与有机高聚物有较强的化学作用。因此,从结构上来说,表面改性剂应是一类具有一个以上能与碳酸钙表面结合的官能团和一个以上能与有机高聚物结合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由于碳酸钙表面改性剂涉及的应有领域很多,可用作表面改性剂的物质也很多,常用的表面改性剂有以下几类:脂肪酸、油脂、蜡、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硅酮类、钛酸酯、胺类、磷酸脂类、铝系化合物、锆---铝系化合物。使用最普遍的硬脂酸及其盐、石蜡、DOP、椰子油等长链脂肪酸,但由于脂肪酸酸链之间结合力弱,做出来的产品强度不好;较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剂是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A为聚氨酯化合物的碳链的主体,R1和R2为12~22C的烷基,该聚氨酯改性剂熔点为45℃~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改性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A为聚氨酯化合物的碳链的主体,R1和R2为12~22C的烷基,该聚氨酯改性剂熔点为45℃~90℃。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醇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升温到脂肪醇呈现熔融状态,抽真空除去水分;2)、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密封反应釜开始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90~130℃,反应时间为3~6h,出料,制得聚氨酯改性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脂肪醇为月桂醇、十六醇、十八醇、十四碳醇、二十碳醇、二十二碳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步骤2)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为甲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4,4'-芳香族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二异氰酸酯TMDI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改性剂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灰石与无烟煤在立窑中进行煅烧,制成氧化钙,通过震动筛除去煤灰和石灰粉,制到块状石灰;2)块状石灰经加水消化,采用旋液分离及振动过筛的方法除去杂质后得到精乳浆,进行陈化,制得Ca(OH)2生浆;3)调节Ca(OH)2生浆的温度为15~25℃,质量浓度为6~12%,添加晶形控制剂,再进行鼓泡碳化反应,当浆液PH为7~8时,停止碳化,得到熟浆;4)熟浆经过350目振动筛后,进入表面处理池,升温至60~85℃,加入含聚氨酯改性剂的表面处理剂,搅拌45~60min,所述表面处理剂中聚氨酯改性剂的质量分数为40%~100%;5)采用多级离心泵向隔膜压滤机中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贤杨晓华梁用全
申请(专利权)人:连州市万仕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