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098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所述岩性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工区进行网格化,确保每个炮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每个炮点的每一轮膨胀均以与上一轮膨胀被岩性填充的网格为基准点,将与所述基准点相邻且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相同的岩性,其中,第一轮膨胀的基准点为炮点;每一轮膨胀结束后,判断工区的网格是否均被填充岩性,如果存在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则继续进行下一轮膨胀,直到整个工区的网格均被填充岩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膨胀的方法来进行岩性的横向插值,解决了岩性插值中的生产难题,为其它类似非数值意义的插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资料的采集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
技术介绍
插值是离散函数逼近的重要方法,利用它可通过函数在有限个点处的取值状况,估算出函数在其他点处的近似值。传统的插值方法如克里金插值、样条插值等主要适用于数字点的插值。在地震勘探的近地表结构中,岩性是纵横向变化的,每个激发井的不同深度都有不同的岩性,在平面切片图上,每口井是一些离散的点,岩性用岩性符号(例如,颜色)表示,井与井之间存在的大量空隙,而对于没有具体数字意义的岩性,要想对其插值,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传统插值算法不能够适用于非数值意义的岩性点,提供一种能够对没有具体数字意义的岩性进行插值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所述岩性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工区进行网格化,确保每个炮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每个炮点的每一轮膨胀均以与上一轮膨胀被岩性填充的网格为基准点,将与所述基准点相邻且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相同的岩性,其中,第一轮膨胀的基准点为炮点;每一轮膨胀结束后,判断工区的网格是否均被填充岩性,如果存在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则继续进行下一轮膨胀,直到整个工区的网格均被填充岩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可以按炮点线号和点号的顺序完成所述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的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在所述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的步骤中,如果同一个网格出现多个炮点,则用第一个炮点的岩性填充网格。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每个炮点的膨胀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炮点的膨胀。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根据工区的大小和计算精度对工区进行网格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采用膨胀算法来对岩性进行插值,本专利技术采用网格化的方法,能够快速的对岩性进行插值,准确度高,解决了岩性插值中的生产难题。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对任一岩性点进行膨胀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对岩性点进行网格化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完成第一轮膨胀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完成第二轮膨胀的示意图。图6是岩性单点显示平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岩性点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进行岩性插值后的效果图。附图标记说明:A、B、C和D-炮点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对于没有具体数值意义的岩性进行插值,本申请不是采用传统的插值方法进行数值拟合,而是采用点膨胀的方法。本申请的具体思路为:首先根据计算的精度对工区进行网格化,把所有的岩性点包括在网格范围内,其次把炮点所在的网格用该炮点的岩性进行填充,接下来进行第一轮膨胀,把每个炮点所在网格周边的8个网格填充与中间网格相同的岩性,膨胀完后,检查是否填充满整个网格,如果没有填充完,再继续第下一轮的膨胀,直到填充完整个工区网格为止。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对任一岩性点进行膨胀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首先根据计算的精度对工区进行网格化,确保所有的炮点(岩性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然后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接着按顺序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并在每一轮膨胀结束后判断工区的网格是否均被填充岩性,如果存在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则继续进行下一轮膨胀,直到整个工区的网格均被填充岩性。其中,膨胀是将与物体接触的所有背景点合并到该物体中,使边界向外部扩张的过程。在膨胀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待扩张(或待填充)的网格已填充岩性,则忽略(或跳过)该网格。如图2所示,对于任一炮点A其膨胀过程为:第一轮膨胀是将与炮点A所在网格相邻的8个网格(图2中标1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A所在网格相同的岩性;第二轮膨胀是将在第一轮膨胀的基础上,以第一轮膨胀被岩性填充的网格(即图2中标1的网格)为基准点,将与基准点相邻的网格(即图2中标2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A相同的岩性;以此类推,进行第三轮膨胀,……,第N轮膨胀。按炮点线号与点号的顺序完成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其中,炮点的线号与点号是炮点的编号,用于区别炮点身份的参数,例如,炮点线号代表横向上的编号,点号代表纵向上的编号(需要说明的是线号不一定是横向、点号不一定是纵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而已)。每个炮点的膨胀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炮点的膨胀。如果同一个网格出现多个炮点,则用第一个炮点的岩性填充网格。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和附图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示例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对岩性点进行网格化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完成第一轮膨胀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完成第二轮膨胀的示意图。某工区有四个炮点A、B、C和D,以该工区为例说明本申请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第一步,网格化(如图3所示):计算观测系统的方位角,按照方位角把整个观测系统进行旋转,切换到水平模式。再根据最大最小的坐标范围与网格的大小(计算精度)对整个观测系统进行网格化,确保每个炮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第二步:膨胀扩张:按照炮点线号、点号的顺序(例如图4和5中的A→B→C→D),把炮点所在的网格用该炮点的岩性进行填充(同一个网格出现多个炮点,则填充第一个),接下来按照顺序进行第一轮膨胀,把每个炮点所在网格周边的8个网格填充与中间网格相同的岩性(图4所示),如果出现待扩张的网格已填充岩性,则忽略该网格。第三步:第一轮膨胀完后,检查整个工区网格是否被岩性填充满,如果没有填充满,再继续第二轮的膨胀(图5所示),以此类推,直到填充完整个工区网格为止。第四步:获得工区岩性插值结果图。图6是岩性单点显示平面图。图7是图6所示的岩性点进行岩性插值后的效果图。如图6和图7所示,填充完整个网格后,获得岩性插值的结果图,可以输出显示结果。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插值算法不能够适用于非数值意义的岩性点,本专利技术利用膨胀的方法来进行岩性的横向插值,解决了岩性插值中的生产难题,为其它类似非数值意义的插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尽管上面已经通过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性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工区进行网格化,确保每个炮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每个炮点的每一轮膨胀均以与上一轮膨胀被岩性填充的网格为基准点,将与所述基准点相邻且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相同的岩性,其中,第一轮膨胀的基准点为炮点;每一轮膨胀结束后,判断工区的网格是否均被填充岩性,如果存在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则继续进行下一轮膨胀,直到整个工区的网格均被填充岩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膨胀算法的岩性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性插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工区进行网格化,确保每个炮点都在网格范围内;用炮点的岩性填充炮点所在的网格;对每个炮点进行膨胀,每个炮点的每一轮膨胀均以与上一轮膨胀被岩性填充的网格为基准点,将与所述基准点相邻且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填充为与炮点相同的岩性,其中,第一轮膨胀的基准点为炮点;每一轮膨胀结束后,判断工区的网格是否均被填充岩性,如果存在未被填充岩性的网格,则继续进行下一轮膨胀,直到整个工区的网格均被填充岩性。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春李亚林敬龙江罗文黎书琴何光明巫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