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廷军专利>正文

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85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容器,容器上部有气体导管;容器内一端上部有溢水出口;容器内远离溢水出口一端下部靠容器壁有横向布水管,容器内距离溢水出口端一定距离以外的容器底部有若干底部布水管,底部布水管与横向布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向布水管与底部布水管有进水孔或进水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反应器内保留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单位反应器容积所能承受的有机负荷较高。并且由于不需安装三相分离器,因而投资省。而且由于在反应器内形成局部呈完全混合流,整体呈推流状态的废水流态,使其具有了推流式反应器容积负荷较高及对毒性适应性强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适用于酿造、食品、造纸、化工、榨油等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中。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主要用于将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染物分解而形成沼气、污泥等,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有机废水处理所使用的厌氧反应器主要有普通厌氧消化池、厌氧接触工艺、厌氧滤床、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生物转盘、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上流式膨胀污泥床、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厌氧复合反应器等,其中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应用最为广泛,它的特征是能在反应器内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以甲烷菌为主体的颗粒污泥,因而能够在反应器内保留较高的污泥浓度,因而反应器效率较高。但是在实际使用工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三相分离器设计相当复杂,而且在气水界面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制作三相分离器必须采用耐腐蚀材料,因而三相分离器的制作成本较高,例如以不锈钢材料制作的三相分离器,其寿命虽只有10年左右,但占整个反应器投资的40%左右,使得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投资较高。二是沉淀区沉降下来的活性污泥靠自重力返回反应器,而废水则是自下而上流动,必然会对活性污泥的沉降产生上升作用,因而从前述气固液分离方式存在固液分离不彻底的固有缺陷,从而影响反应器的效率。三是为了做到均匀配水,配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必须较高,否则,布水不均匀会导致反应器内出现死区,不利于反应器负荷的提高。人们为了克服上述反应器的前述缺点,研究开发了局部为完全混合流整体为塞流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但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反应器内增设了隔板,反应器结构仍然较为复杂,而且该反应器中每一隔室较小,在上向流隔室中水流上升速度快,对在反应器内保留较高浓度的污泥不利,对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能力影响甚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以克服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固液分离不彻底而限制了其处理能力的不足及反应器投资较高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容器,容器与地面有倾斜度;容器上部有气体导管;容器内一端上部有溢水出口;容器内远离溢水出口一端下部靠容器壁有横向布水管,容器内距离溢水出口端一定距离以外的容器底部有若干底部布水管,底部布水管与横向布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向布水管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分布有进水孔或进水支管,底部布水管按布水服务区域面积均匀分布有进水孔或进水支管,进水孔或进水支管方向向下,横向布水管与底部布水管上有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容器底部有排污系统。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这种反应器利用在远离溢水出口一端均匀布水及反应器底部距溢水出口一定距离以外的范围内均匀布水。使有机废水从远离溢水出口一端以水平推流的形式流向溢水出口,而底部配水则一方面向溢水出口作推流流动,另一方面自下而上作升流流动。在靠近溢水出口一定范围内,反应器底部未配水,在此区域内废水无升流运动,只作水平运动,最后废水经溢水出口溢流出反应器。其特点是(1)反应区内沼气逸出方向与废水整体流向互相垂直,分离效果好。(2)采用在远离溢水出口一端横向与底部配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节两部分进水量比例。一方面,既可确保废水与污泥的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又可解决由于单纯池底均匀布水而又采用推流方式引起的自反应器进水端至出水端废水浓度越来越高的问题,使反应器内的废水浓度沿废水流向逐渐降低,从而使得反应器既具有推流式反应器容积负荷高和对毒性适应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池底配水的升流作用有助于在反应器内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3)在靠近溢水出口的沉淀区域内,一方面由于无池底配水引起的废水升流运动,废水作纯平流运动,水流方向与污泥沉淀方向互相垂直;另一方面由于此区域内废水浓度已较低,又因无搅拌作用废水与污泥接触不充分,基本不产沼气;所以活性污泥在此区域内沉淀效果较好,使反应器内能保留较高的污泥量。(4)由于简化了设计复杂的三相分离器,反应器投资较低,比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低40%左右。(5)由于废水在反应器内呈整体推流状态,池底配水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而对配水均匀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因而配水系统的设计要求相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要简单。在反应器启动阶段,在接种污泥足够的情况下,在反应区内,废水在沼气及容器底配水上升力的搅拌下与污泥充分接触,发生反应。所产沼气沿垂直方向逸出水面,实现了气水分离。而反应器沉淀区内基本上不产沼气,也无容器底配水上升力的搅拌作用,因而处于准层流状态,污泥在此区域内沉淀下来,实现了泥水分离,而且由于反应器底部具有一定倾斜度,有利于沉淀污泥返回到反应区内。厌氧反应器内形成颗粒污泥的关键条件是水力负荷率和产气负荷率升流条件。在上升推流式厌氧反应器内,在反应区由于沼气搅拌及池底配水上升力的方向与水流方向相互垂直,而对污泥的洗出作用主要靠二者的合力。因而反应器的洗出污泥主要是由反应器前端流向反应器后端。随着反应器负荷的提高,沼气及上升水流对于污泥的选择作用逐渐增强,因而对污泥的选择作用就很强,当反应器COD容积负荷达到5公斤左右后颗粒污泥很快形成,反应器即可开始正常运行。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具有前述内部结构特征的反应器,在反应器内部形成整体呈推流状态,而局部却呈类似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反应器的升流状态的废水流态。使其具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诸多优点,在反应器内形成了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使反应器内能够保留较高的污泥浓度,从而单位反应器容积所能承受的有机负荷较高,单位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高达数千克甚至数十千克。并且由于不需安装复杂的三相分离器,因而投资省,单位反应器容积的投资较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等节约40%左右,克服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投资较高的缺点。而且由于在反应器内形成局部呈完全混合流,整体呈推流状态的废水流态,使其具有了推流式反应器容积负荷较高及对毒性适应性强的特点。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容器,2为气体导管,3为横向布水管,4为底部布水管,5为进水孔,6为溢水出口,7为排污系统。容器1为长方体容器,长24米、宽5米、深4米,底面的坡度为0.02,容积为480立方米。底部布水管4与横向布水管3上每隔10厘米开一个进水孔5,安装时孔口垂直正对容器底面,距容器底面约20厘米,此区域为反应区;在距溢水出口6横向距离3米以内及其下方的容器空间内不设布水管,为沉淀区。在使用时,废水用泵连续或脉冲由进入底部布水管4与横向布水管3,再通过进水孔5均匀喷出,在反应区内与厌氧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反应,有机废水被厌氧微生物分解成沼气,沼气上升至容器1上部,并通过气体导管2逸出容器1外。在沉淀区,颗粒污泥依靠自身重力回流到容器1底部反应区,处理过的水由溢水出口6溢出排走。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酿酒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以处理同类废水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反应器絮状污泥接种,在反应器内形成了沉淀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进水COD浓度14882mg/dm3,出水COD浓度756mg/dm3,单位反应器容积负荷高达7.2Kg以上,废水COD去除率高达95%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厌氧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容器,容器与地面有倾斜度;容器上部有气体导管;容器内一端上部有溢水出口;容器内远离溢水出口一端下部靠容器壁有横向布水管,容器内距离溢水出口端一定距离以外的容器底部有若干底部布水管,底部布水管与横向布水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横向布水管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分布有进水孔或进水支管,底部布水管按布水服务区域面积均匀分布有进水孔或进水支管,进水孔或进水支管方向向下,横向布水管与底部布水管上有可调节水流量的阀门;容器底部有排污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廷军
申请(专利权)人:方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