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082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纸废水的处理设备,含有水解区(1)、沉淀区(2)、过滤区(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4)中,沉淀区(2)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1),设有进液管(5)的水解区(1)通过导管经布水槽(6)连接沉淀区(2),沉淀区(2)顶部设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连接导流管(8)的一端,导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壳体(4)一侧的过滤区(3)底部,所述过滤区(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集生化与物化于一体的整机结构,投资少,安装方便,运行过程中能耗低,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小型造纸厂的再生纸污水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适用于再生纸废水的处理。目前,再生纸废水的处理方法大致有两种,即絮凝反应沉淀→机械过滤和气浮→机械过滤,实施上述两种工艺需配套的设备多,比如前种工艺需沉淀池、过滤池、过滤用泵、反冲洗用泵等,后种工艺配有气浮池、污水泵、溶气罐、溶气泵、过滤器、过滤用泵、反洗用泵、刮渣机等,具体施工过程中有土建要求,整套工艺所需的设备分散,占地面积大,运行中能耗大。我国以废旧纸张为原料的再生纸企业一般规模小、地理分散,采用以上两种工艺不仅投资大,而且操作要求高,很难保证设备的长期正常运行,最终使处理效果不达标;另外,这二种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非溶解性COD、SS等,对溶解性COD较高的再生纸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很理想。本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紧凑、成本低、便于安装、使用方便的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含有水解区、沉淀区、过滤区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中,沉淀区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设有进液管的水解区通过导管经布水槽连接沉淀区,沉淀区顶部设有溢流槽,所述的溢流槽连接导流管的一端,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入壳体一侧的过滤区底部,所述过滤区的上部设有出水管。本装置合理利用生物水解→絮凝反应沉淀→水力过滤的工艺,将对应的三个区域集中在一个壳体中,制成一小型的整机型设备。造纸废水借助一台泵提升至该设备的生物水解区内,该区内填充有软性填料,经过生物的水解作用,可明显降低废水中的COD含量,水解后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沉淀区,该区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的沉淀方式,絮凝剂能使水中的SS及其它非可溶性COD除去,出水由溢流槽经导流管进入过滤区,该区采用逆向过滤方式,最后清水从过滤区顶部的出水管排出。本技术中,溢流槽与导流管的接口处、过滤区上部与出水管的接口处均设有一调节阀门。前一阀门在切断溢流槽与导流管的通路的同时能把过滤区与沉淀区连通,反之,在切断过滤区与沉淀区的接口的同时能把溢流管与导流管连通;后一阀门则纯碎是用于打开或关闭清水排放的出水管。本技术的壳体表面设有两个手柄(10、11),所述的手柄10连接溢流槽与导流管接口处的阀门,手柄11连接过滤区上部与出水管接口处的阀门。该设备进行污水处理一段时间后,若排出的清水达不到要求,需进行反冲洗。由于该套设备为整机结构,连接部件均设置在壳体内部,不便直接开关内部阀门,本技术壳体表面设置的两个手柄正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当设备需反冲洗时,只需在设备外面操纵手柄11,即可关闭过渡区与出水管接口处的阀门,从而切断清水出口,再操作手柄11,关闭沉淀区中的溢流槽与导流管接口处的阀门,同时打开沉淀区与过滤区的连接口,从而沉淀区中的水不再进入导流管,改进过滤区顶部,在重力作用下反冲洗滤床。反冲洗完成后,再次操作手柄10、11,打开排放清水的出水管、连通溢流槽与导流管,污水处理得以实施。本技术采用集生化与物化于一体的整机结构,投资少,安装方便,运行过程中能耗低,操作简单,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标,特别适用于小型造纸厂的再生纸污水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图。图3为本技术壳体表面的手柄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小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水解区1、沉淀区2、过滤区3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4中,沉淀区2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1(内装有软性填料),所述的水解区1上设有进液管5,水解区1通过导管经布水槽6连接设置有蜂窝斜管的沉淀区2,沉淀区2顶部设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与导流管8的一端相接,导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壳体4一侧的过滤区3底部,所述过滤区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9。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的壳体4表面设有两个手柄(手柄10、手柄11),所述的手柄10连接溢流槽7与导流管8接口处的阀门,所述的手柄11连接过滤区上部与出水管接口处的阀门。权利要求1.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含有水解区(1)、沉淀区(2)、过滤区(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4)中,沉淀区(2)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1),设有进液管(5)的水解区(1)通过导管经布水槽(6)连接沉淀区(2),沉淀区(2)顶部设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连接导流管(8)的一端,导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壳体(4)一侧的过滤区(3)底部,所述过滤区(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溢流槽(7)与导流管(8)的接口处、过滤区(3)上部与出水管(9)的接口处均设有一调节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4)表面设有两个手柄(10、11),所述的手柄(10)连接溢流槽(7)与导流管(8)接口处的阀门,手柄(11)连接过滤区(3)上部与出水管(9)接口处的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水解区(1)内放置有软性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沉淀区(2)内设有蜂窝斜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再生纸废水的处理设备,含有水解区(1)、沉淀区(2)、过滤区(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4)中,沉淀区(2)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1),设有进液管(5)的水解区(1)通过导管经布水槽(6)连接沉淀区(2),沉淀区(2)顶部设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连接导流管(8)的一端,导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壳体(4)一侧的过滤区(3)底部,所述过滤区(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9)。本技术采用集生化与物化于一体的整机结构,投资少,安装方便,运行过程中能耗低,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小型造纸厂的再生纸污水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文档编号C02F9/08GK2399385SQ99230309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吴美元, 侯占吉 申请人: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宜兴化工环保装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再生纸废水处理设备,含有水解区(1)、沉淀区(2)、过滤区(3)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部分集中在一个壳体(4)中,沉淀区(2)的斗形外围为水解区(1),设有进液管(5)的水解区(1)通过导管经布水槽(6)连接沉淀区(2),沉淀区(2)顶部设有溢流槽(7),所述的溢流槽(7)连接导流管(8)的一端,导流管(8)的另一端伸入壳体(4)一侧的过滤区(3)底部,所述过滤区(3)的上部设有出水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元侯占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纺织工业设计院宜兴化工环保装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