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隔式一体化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937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分隔式一体化反应池,包括本体、搅拌器、微孔曝气器;本体为一个腔体结构,并由隔墙分隔成至少三个相互连通单元池;第一、三单元池内还设有中间隔墙,分别将第一、三单元池内再分隔形成2子单元池;微孔曝气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二、三单元池中;搅拌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三单元池中;边池即第一、三单元池具有双重功能,既作反应池(可创造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也作沉淀池,采用固定堰出水装置或单边移动堰出水装置,中池即第二单元池始终作曝气池使用,通过底部微孔曝气器进行鼓风充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a)通过隔墙及搅拌器,使混合液形成交互循环推流,强化生物除磷;b)形成串连反应池,提高了反应速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是一种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新型、高效集约式一体化生物反应池。
技术介绍
传统一体化反应池参见图1,其外形是一矩形体,里面被分割成三个相等的矩形单元池10,相邻的单元池之间以底部开孔的公共墙或过流隔墙相隔,以使单元池之间彼此水利贯通,如图1所示。在3个单元池内全部配有曝气扩散装置。其中外侧的两座单元池具有双重功能,既作曝气池,也作沉淀池,两池上还设有固定出水堰及剩余污泥排放口,用作出水和剩余污泥的排放。中间池始终作曝气池使用。进入系统的污水,通过进水闸控制可分时序分别进入三只矩形池中任意一池。但是,上述结构的一体化反应池运行中存在如下问题传统一体化反应池是一种延时曝气工艺,要实现好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需要在反应池空间和时间上都要创造更好的厌氧和缺氧条件,在池型组成和运行周期上有很多需改进的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传统一体化反应池运行中发现问题,设计一种在反应池组成及池形布置、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等方面进行较大的改进,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新型、高效集约式一体化生物反应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分隔式一体化反应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隔式一体化反应池,其特征是,包括,    本体,其为一个腔体结构,并由隔墙分隔成至少三个相互连通单元池,依次为第一、二、三单元池;其中,第一、三单元池内还设有中间隔墙,分别将第一、三单元池内再分隔形成2个子单元池;    微孔曝气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二、三单元池中;    搅拌器,分别设置于第一、三单元池中;    出水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三单元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尧孙勇张辰徐建初黄雪球何绍明倪士群黄晨钟爱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