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885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尾灯安装板,所述尾灯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尾灯安装板相连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尾灯,所述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多个安装柱分别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这样在尾灯装配过程中,安装柱相对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可以改变,从而可以便于调整尾灯的壳体和侧围板之间的间隙面差,而且可以提高尾灯的壳体与尾灯安装板和侧围板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尾灯在安装过程中,尾灯需要与车身的多个部件固定连接,这样需要在尾灯上设置多个安装柱,车身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安装柱和安装孔的配合容易出现装配不可靠或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尾灯与侧围板之间的间隙面差可调,从而可以提高尾灯的安装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尾灯安装板,所述尾灯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尾灯安装板相连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尾灯,所述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多个安装柱分别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合理设置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这样在尾灯装配过程中,安装柱相对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可以改变,从而可以便于调整尾灯的壳体和侧围板之间的间隙面差,而且可以提高尾灯的壳体与尾灯安装板和侧围板的装配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d1满足:5mm≤d1≤6mm,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d2满足:7.5mm≤d2≤8.5mm。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限位件和螺母,所述限位件穿设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柱配合且所述限位件将所述螺母限制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侧围板的另一侧。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穿设在所述安装柱上且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定位销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防水材料,所述防水材料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围绕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水材料为海绵。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呈三角形排布。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为圆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附图说明图1是尾灯的壳体、尾灯安装板和限位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限位件与安装柱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尾灯的壳体和尾灯安装板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安装柱与第二安装孔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尾灯安装板和侧围板的示意图;图6是限位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尾灯安装板10;第一安装孔11;侧围板20;第二安装孔21;壳体30;安装柱31;限位槽32;限位件40;安装板41;定位销42;防水材料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具体地,描述一下尾灯与尾灯安装板10和侧围板20之间的装配关系。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尾灯安装板10、侧围板20和尾灯,尾灯同时安装在侧围板20和尾灯安装板10上,当然,尾灯还可以同时安装在车辆的后保险杠上。其中,尾灯包括:壳体30,壳体3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31,尾灯安装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侧围板20与尾灯安装板10相连,而且侧围板2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1,多个安装柱31分别配合在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内,换言之,多个安装柱31的数量可以为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21的总和,例如,结合图3和图5所示,多个安装柱31可以为四个,其中第一安装孔11可以为三个,第二安装孔21可以为一个,三个第一安装孔11可以分散开设置,这样在尾灯装配到车身上时,尾灯安装板10和尾灯的壳体30各部分受力均匀,从而可以提高尾灯的壳体30和尾灯安装板10之间的安装可靠性。优选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三个第一安装孔11可以呈三角形排布。例如,三角形可以为等腰三角形,这样三个第一安装孔11和三个安装柱31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壳体30和尾灯安装板10之间的安装可靠性。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柱31和第一安装孔11之间可以为适配关系,例如,安装柱31和第一安装孔11可以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多个安装柱31的外径可以相同。第二安装孔21内的安装柱31的外径小于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这样在尾灯装配过程中,安装柱31相对第二安装孔21的位置可以改变,从而可以便于调整尾灯的壳体30和侧围板20之间的间隙面差,而且可以提高尾灯的壳体30与尾灯安装板10和侧围板20的装配效率。其中,与第一安装孔11配合的安装柱31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与第二安装孔21配合的安装柱31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孔21的形状有多种选取方式,例如,第二安装可以为圆形,这样上述的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即第二安装孔21的内径,又如,第二安装孔21可以为椭圆形,这样上述的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即第二安装孔21的短半轴的长度,再如,第二安装孔21可以为长圆形,这样上述的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即第二安装孔21内的两个关于中心相对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具体地,第二安装孔21内的安装柱31的外径d1可以满足:5mm≤d1≤6mm,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尺寸d2可以满足:7.5mm≤d2≤8.5mm。例如,当第二安装孔21为圆形孔时,安装柱31的外径d1=5mm时,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d2可以为7.5mm。又如,当第二安装孔21为圆形孔时,安装柱31的外径d1=6mm时,第二安装孔21的最小孔径d2可以为8.5mm。由此,安装柱31在第二安装孔21内的位置可以改变,从而可以便于调节壳体30和侧围板20之间的间隙面差,可以提高尾灯的安装可靠性。另外,为了保证第二安装孔21和安装柱31的配合可靠性,结合图1和图2所示,车辆还包可以括:限位件40和螺母,限位件40穿设在安装柱31上,螺母与安装柱31配合,而且限位件40将螺母限制在壳体30相对侧围板20的另一侧。这样壳体30和螺母可以分别位于侧围板20的两侧,从而限位件40可以防止与该螺母配合的安装柱31从第二安装孔21内脱出。其中,限位件40可以采取固定在侧围板20的方式来达到上述目的,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和图6所示,限位件40可以包括:安装板41,安装板41穿设在安装柱31上,而且安装板41的外径大于第二安装孔21的内径。这样安装板41可以卡在第二安装孔21的一侧,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螺母的脱出,可以保证安装柱31与第二安装孔21之间的配合可靠性。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6所示,限位件40还可以包括:定位销42,定位销42设置在安装板41上,壳体30上设置有限位槽32,定位销42配合在限位槽32内。这样通过定位销42和限位槽32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限位件40和壳体30之间的安装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壳体30和侧围板20之间的安装强度,而且可以保证限位件40相对侧围板20和壳体30的可靠性。其中,如图6所示,限位件40还可以包括:防水材料43,防水材料43设置在安装板4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灯安装板,所述尾灯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尾灯安装板相连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尾灯,所述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多个安装柱分别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尾灯安装板,所述尾灯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与所述尾灯安装板相连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尾灯,所述尾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柱,所述多个安装柱分别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所述安装柱的外径d1满足:5mm≤d1≤6mm,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最小孔径d2满足:7.5mm≤d2≤8.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和螺母,所述限位件穿设在所述安装柱上,所述螺母与所述安装柱配合且所述限位件将所述螺母限制在所述壳体相对所述侧围板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静姜浙张永刚于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