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纳米增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向水体中增加空气或氧气的系统,属于环境保护
,具体应用于污水处理或污染水体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水体增氧,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供水生生物或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发挥,而且可以消除水体中存在的有害气体,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常用的水体增氧技术有水下充气式和机械式,一般形成数百微米级至毫米级的气泡,氧的溶解效率较低,能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微米级或纳米级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大,在水里的停留时间长,提高了水体里的溶解氧浓度,有利于水体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对降解水里的污染物有利。目前,有人尝试把空气或氧气分散成微米级或纳米级增加到水里,例如专利CN104030434B《一种纳米曝气装置及其方法》中提到的微孔式纳米曝气装置,是利用纳米微孔曝气膜实现纳米气泡的产生,但该种方法容易造成曝气膜的堵塞。再例如专利CN102001719B《微纳米曝气器》中提到的是一种喷射式纳米气泡发生设备,气和水在喷射的过程中混合,经微孔的切割作用产生微纳米气泡,也存在微孔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纳米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水管(3)、进气管(4)、抽水泵(1)、出水管(6)、气水分离器(7)、溶气水管(9)、减压阀(8)、释放器(10),所述吸水管(3)、抽水泵(1)、出水管(6)、气水分离器(7)、溶气水管(9)、释放器(10)依次连接,所述吸水管(3)的进水口设置在水体内,所述吸水管(3)还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减压阀(8)设置在所述溶气水管(9)上,所述释放器(10)设置在水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纳米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水管(3)、进气管(4)、抽水泵(1)、出水管(6)、气水分离器(7)、溶气水管(9)、减压阀(8)、释放器(10),所述吸水管(3)、抽水泵(1)、出水管(6)、气水分离器(7)、溶气水管(9)、释放器(10)依次连接,所述吸水管(3)的进水口设置在水体内,所述吸水管(3)还与进气管(4)相连通,所述减压阀(8)设置在所述溶气水管(9)上,所述释放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魏宏斌,赵宁华,唐秀华,蔡建荣,刘建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耀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