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浮油回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26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浮油回收装置,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工程除油池中的浮油回收。它由浮筒、机架、吸油盘、主轴、电机、减速机、刮油机构、贮油槽、油管、分油管、贮油箱、排油泵、机罩等组成。该装置具有多个吸油圆盘和浮筒,可漂浮于水面,具有处理量大和适应于水中含渣量大的场合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油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回收量大,用于废水处理工程除油池中表面浮油回收的盘式浮油回收机。技术背景许多工厂产生的废水都含有污染因子油,很大一部分以浮油的形式出现,如钢铁企业的轧钢废水。目前,回收浮油主要有吸油橡胶带式除油机、钢带式除油机、吸油拖浮油回收机、涡流式浮油回收机等。吸油橡胶带式除油机运行稳定,效果较好,但橡胶带寿命不长,吸油量较小;钢带式除油机解决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问题,但钢带很窄,不适合大流量溢油的处理;油拖式浮油回收机回收量大,但是在渣含量较大的场合,容易导致油拖的拉断,油拖的重接工作量也大;涡流式浮油回收机结构简单,处理效果也不错,但对动力电机的要求相当高,因密封或其他卡阻造成电机损坏整台设备就报废,不适合环境恶劣的场合。申请号为97232289.2的浮油回收机,为一带式回收机,分离效果较好,但处理量较小,不适合大量溢油的场合;申请号为98238843.8的中国专利,为一带有支撑架的转位式浮油回收机,以及申请号为97211288.X的专利,即托带式水面浮油回收机,二者实质上均为油拖浮油回收机。其回收量大,处理效果也较好,但在大渣量的场合,很容易造成油拖拉断,当油拖上黏附大量渣后,挤压辊磨损也很严重,最后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浮油回收机的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应于含渣量大、溢油多的废水场合用的盘式浮油回收机。该装置利用多个吸油圆盘与废水接触,每个圆盘与水面的接触范围与单条钢相同,并通过主轴、电机、减速机带动转动,借助圆盘的亲油性和动力黏附性将废水表面的浮油带出水面。当圆盘连续转动时,设在圆盘后部的刮油装置将盘面上的油刮下,油流入到贮油箱,再通过泵将贮油箱中的油泵到油水分离箱,实现油水分离的功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由浮筒、机架、吸油盘、主轴、电机、减速机、刮油机构、贮油槽、油管、分油管、贮油箱、排油泵、机罩等组成。设备通过浮筒整体漂浮于水面上,水流从设备前部进入,浮油进入到圆盘间隙中时,由于圆盘亲油性,被吸附到圆盘上。圆盘通过主轴、电机、减速机提供动力,作慢速转动。吸附到盘上的油被带到设备后部,在此通过刮油装置将盘面上的油刮下。油流到贮油槽、通过油管和分油管进入到由浮筒分割成的左右两个贮油箱,贮油箱内安装有排油泵,定时将贮油箱中的油泵到岸上的油水分离箱中,实现浮油回收和油水分离。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多个并列于主轴上亲油性圆盘,实现设备体积小型化,可处理大流量浮油,n个圆盘的单台浮油回收机即可达到n台钢带式回收机的处理量;圆盘不吸渣,少量的油渣也不会对设备造成影响,可用于含渣量大的废水的浮油处理,故障率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侧视图。图中,1.浮筒,2.机架,3.主轴,4.吸油盘,5.刮油机构,6.减速机,7.电机,8.贮油槽,9.油管,10.分油管,11.贮油箱,12.排油泵,13.机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中,多个吸油盘(4)通过图3中主轴(3)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减速机(6)与主轴左端连接,减速机带直连电机(7)。左右浮筒(1)位于机架(2)的两边,通过焊接固定于机架(2)上,将整台设备浮于水面。各个刮渣机构(5)分别位于两个吸油盘(4)之间,两边与吸油盘的盘面弹性接触,一端固定在机架(2)上,另一端与图3中的贮油槽(8)相连。图2中,左右贮油箱(11)分别位于左右浮筒(2)的中部,是通过分隔浮筒形成的。图3中,贮油槽(8)位于刮油机构(5)后部,焊接固定于浮筒(2)上,上连刮油机构(5),下连油管(9),油管(9)末端连接分油管(10),分油管的两端与左右贮油箱(11)连通,用于输送回收的油到贮油箱中。图1中,排油泵(12)置于右贮油箱中,将回收油泵到岸上,实现油水分离。图3中,机罩(13)位于设备上部,用螺栓固定在机架(2)上。雨天可防止雨水进入贮油箱,降低回收废油的含水率。权利要求1.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的浮油回收机,多个吸油盘(4)由主轴(3)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减速机(6)、电机(7)与主轴左端连接,左右浮筒(1)位于机架(2)的两边,通过焊接固定于机架(2)上,刮油机构(5)位于两个吸油盘(4)之间,一端固定在机架(2)上,另一端与贮油槽(8)相连,贮油槽(8)位于刮渣机构(5)后部,焊接固定于浮筒(2)上,上连刮油机构(5),下连油管(9),其特征在于浮油吸附采用不锈钢吸油盘(4),数量至少为2个,并列于主轴上,左右对称的浮筒(1)焊接于机架上,可将整台设备漂浮于水面上,每个吸油圆盘的1/3浸入液面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左右贮油箱(11)分别位于左右浮筒(2)的中部,是通过分隔浮筒形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在油管末端连接有分油管(10),分油管的两端与左右贮油箱(11)连通,可将回收油均匀分配到贮油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油回收机,其特征在于在右贮油箱中设置有排油泵(12)。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浮油回收装置,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工程除油池中的浮油回收。它由浮筒、机架、吸油盘、主轴、电机、减速机、刮油机构、贮油槽、油管、分油管、贮油箱、排油泵、机罩等组成。该装置具有多个吸油圆盘和浮筒,可漂浮于水面,具有处理量大和适应于水中含渣量大的场合的特点。文档编号C02F1/40GK2679140SQ20042003298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倪明亮 申请人:成都环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工程用的浮油回收机,多个吸油盘(4)由主轴(3)连接在一起,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上,减速机(6)、电机(7)与主轴左端连接,左右浮筒(1)位于机架(2)的两边,通过焊接固定于机架(2)上,刮油机构(5)位于两个吸油盘(4)之间,一端固定在机架(2)上,另一端与贮油槽(8)相连,贮油槽(8)位于刮渣机构(5)后部,焊接固定于浮筒(2)上,上连刮油机构(5),下连油管(9),其特征在于:浮油吸附采用不锈钢吸油盘(4),数量至少为2个,并列于主轴上,左右对称的浮筒(1)焊接于机架上,可将整台设备漂浮于水面上,每个吸油圆盘的1/3浸入液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环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