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7723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加工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真空环境或氮气保护气氛下,采用大直径的聚焦光斑辐照的圆形搭接方式,对大面积区域的陶瓷涂层进行快速去除;(2)采用小直径的聚焦光斑辐照的圆形搭接方式,对残留的小面积区域陶瓷涂层进行精准去除。光斑扫描方式可为逐点扫描和逐层扫描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单晶高温合金、高强钢、钛合金等零件的表面陶瓷涂层去除的要求,能够获得比常规化学及机械方法更高的表面质量,且不伤及金属基体,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精度高、可控性好等优点,适用性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加工技术,涉及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表面的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耐蚀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使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作温度提高200~300℃。有报道称,航空发动机工作温度每升高5℃可增加功率1.3%和热效率0.4%,因而受到了航空航天部门的极大重视。陶瓷涂层所处环境非常恶劣,在高温氧化和热冲击作用下,易发生剥落而失效。陶瓷涂层的失效会给飞行器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因此,为了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叶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需要定期将叶片送检,将受损陶瓷涂层完全去除后,再采用沉积或喷涂方法对陶瓷涂层进行修复。目前,去除金属表面的陶瓷涂层一般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机械方法一般采用刀具加工的方法去掉涂层,然而对于复杂形状零件,机械方法难度较大,工艺复杂;另外,也有采用吹砂法去除涂层,该方法虽然高效,适用范围广,但是精度差,而且吹砂所用砂粒可能会嵌入金属基体中,从而在涂层制备时导致金属/陶瓷界面引入杂质,影响后期涂层结合力;而化学方法是目前叶片常用的陶瓷涂层去除技术之一,利用强腐蚀性的碱或酸将陶瓷层腐蚀溶解掉,但是该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大、反应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材料置于真空环境或氩气保护气氛下,利用高能短脉冲激光的两种直径的聚焦光斑辐照,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面积大于20mm×10mm和面积小于10mm×5mm的金属表面陶瓷涂层区域进行去除。对于面积大于20mm×10mm的表面陶瓷涂层区域采用如下工艺步骤:(1)将含表面涂层的金属基体固定在铜模上,并置于真空环境或氮气保护气氛下,采用直径为Φ10mm~Φ25mm的圆形聚焦光斑辐照,激光脉冲宽度1ns~50ns,频率1Hz~10Hz,激光光束与涂层表面的夹角为45°~90°,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MW/cm2以上,光斑搭接率≤30%,当搭接率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金属表面陶瓷涂层的高能短脉冲激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材料置于真空环境或氩气保护气氛下,利用高能短脉冲激光的两种直径的聚焦光斑辐照,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面积大于20mm×10mm和面积小于10mm×5mm的金属表面陶瓷涂层区域进行去除。对于面积大于20mm×10mm的表面陶瓷涂层区域采用如下工艺步骤:(1)将含表面涂层的金属基体固定在铜模上,并置于真空环境或氮气保护气氛下,采用直径为Φ10mm~Φ25mm的圆形聚焦光斑辐照,激光脉冲宽度1ns~50ns,频率1Hz~10Hz,激光光束与涂层表面的夹角为45°~90°,峰值功率密度达到1MW/cm2以上,光斑搭接率≤30%,当搭接率为0时,相邻两个圆形光斑边缘相切,光斑扫描方式为逐点扫描或逐层扫描,每4000~5000次激光照射后暂停,冷却5min~15min后继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学昆于洋王强王欣宋颖刚吴凌飞艾莹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