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7670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方法,该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供电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连接,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在传统的开关面板上加多通讯电路的连接线,当远程遥控出现故障时,只需进行改线,实现应急控制,供电电路、控制电路、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集成在一起,体积小,布线简单,兼容普通开关面板控制执行器以及远程遥控执行器,可就近布线,且连接线分布在不同的86盒中,省线又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配电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指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准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英语名为IntelligentPowerDistributionSystem,因此又称IPDS智能配电系统。通过遥测和遥控可以合理调配负荷,实现优化运行,有效节约电能,并有高峰与低谷用电记录,从而为能源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现有的智能配电系统的所有的灯线全部要拉进配电箱中,配电箱一般都位于门口,这样灯线走的长,且配电箱中会有很多条强电线,这样即费线又增加了布线的成本,控制电路布线复杂,必须要有详细的施工图纸才能施工,占空间资源多,控制路数较多时,所需要的配电柜体积较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实现布线简单,体积小,兼容普通开关面板控制执行器以及远程遥控执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及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还包括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稳压电路、降压电路以及与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芯片U1,所述供电芯片U1与所述供电电源之间设有防反接二极管D1,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以及所述供电芯片U1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供电芯片U1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11、电容C18、二极管D2以及电感L3;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2,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11、电容C18、二极管D2以及电感L3分别与所述降压芯片U2的Vin端脚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光电隔离电路包括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分别对应与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分别与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连接,且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7,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VB端脚连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分别对应与控制芯片U17的PB5端脚、PB6端脚、PB5端脚以及PB8端脚;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13、U14、U15、U16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RXD3端脚、PB12端脚、PB13端脚以及PB14端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7的PB0端脚、PB1端脚、PB2端脚、TXD3端脚、PB8端脚以及TXD1端脚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电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7的PA11端脚以及PA12端脚分别与所述通讯电路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继电器电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继电器K1、K2、K3,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3,所述继电器K1、K2、K3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U3的输出端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U3的输入端脚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PB0端脚、PB1端脚、PB2端脚、TXD3端脚、PB8端脚以及TXD1端脚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通讯电路包括通讯芯片U5,所述通讯芯片U5的TXD端脚以及RXD端脚分别通过电阻R3以及电阻R22对应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PA11端脚以及PA12端脚连接,所述通讯芯片U5的CANH端脚以及CANL端脚分别连接有执行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还包括接口J1、J2、J3、JP1;所述接口J1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U13、U14、U15、U16连接;所述接口J2为信号输入接口,分别与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连接;所述接口J3分别与所述继电器K1、K2、K3连接;所述接口J4分别与所述通讯芯片U5的CANH端脚以及CANL端脚连接;所述接口JP1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PA13端脚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方法,外部电源从供电芯片U1的输入端输入,经过防反接二极管D1后,通过稳压电路稳压输出,经过降压电路降压后提供给控制电路、光电隔离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接口J2输入信号,经过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隔离,输入到控制芯片U17中,经过控制芯片U17输出信号至继电器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3进行放大后,输出合适的高低电平,驱动继电器的线圈,使继电器动作,控制执行器执行指定动作,通讯电路通过控制芯片U17的输出信号远程遥控继电器动作;当远程遥控出现故障时,将接口J2连接普通开关面板,通过普通开关面板输入信号进行本地控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通过设置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在传统的开关面板上加多通讯电路的连接线,当远程遥控出现故障时,只需进行改线,实现应急控制,供电电路、控制电路、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集成在一起,体积小,布线简单,兼容普通开关面板控制执行器以及远程遥控执行器,可就近布线,且连接线分布在不同的86盒中,省线又方便施工。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耦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的布置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可以运用在智能配电系统的控制过程中,在传统的布线方式的线路上进行更换,实现布线简单,体积小,兼容普通开关面板控制执行器以及远程遥控执行器。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20、控制电路10、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30以及通讯电路40,所述供电电路20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10、所述继电器电路30以及所述通讯电路40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30以及所述通讯电路40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10连接。供电电路20为控制电路10提供电源,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执行器连接的继电器电路以及通讯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电路以及所述通讯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还包括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供电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稳压电路、降压电路以及与供电电源连接的供电芯片U1,所述供电芯片U1与所述供电电源之间设有防反接二极管D1,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降压电路以及所述供电芯片U1连接,所述降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稳压电路以及所述控制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分别与所述供电芯片U1连接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11、电容C18、二极管D2以及电感L3;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2,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14、电阻R15、电容C1、电容C2、电容C6、电容C11、电容C18、二极管D2以及电感L3分别与所述降压芯片U2的Vin端脚连接,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隔离电路包括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分别对应与信号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分别与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连接,且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U13、U14、U15、U16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配电系统的前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17,所述降压芯片U2的Vout端脚与所述控制芯片U17的VB端脚连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9、U10、U11、U12分别对应与控制芯片U17的PB5端脚、PB6端脚、PB5端脚以及PB8端脚;所述光耦隔离芯片U13、U14、U15、U16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建峰熊同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汉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