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04965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配电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地理信息模块、故障报修模块、管理模块、监控模块、第二信息交换模块、第一信息交换模块、配变采集与监控模块、负荷管理模块、上级调度模块、分布式电源、开闭站、电压传感器、单方向隔离器配电子站、通信网、操作终端模块、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环网柜和开阀站。该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监控模块能够实时监控,可随时查看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器参数,直观显示电气线路、运行曲线,并实时更新数据;故障报修模块能将故障及时通知给值班人员,并且快速排除故障;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借助通信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具体为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属于电力技术应用

技术介绍
智能配电系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是解决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低、分布式发电大量接入对电网负面影响、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能力和电网运行控制水平有限等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网技术、AMI技术、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研究可有力地推进我国智能电网蓝图的实现。智能化配电系统与传统的配电系统相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利于集中控制,能实现无人值守,组网后能降低大量费用等优点。传统的配电系统常会导致用户停电,是由于电网有一半的损耗发生在配电网,且传统的配电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化配电,且传统的配电系统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配电主站,所述配电主站内设置通信主干网,且所述通信主干网内设置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系统;所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系统内设置有配电子站,且所述配电子站连接通信网;所述通信网连接终端,且所述终端连接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环网柜和开阀站;所述通信主干网连接第一信息交换系统,且第一信息交换系统连接配变采集与监控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上级调度系统和单方向隔离器;所述单方向隔离器连接第二信息交换系统,且所述第二信息交换系统连接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通信主干网连接开闭站和分布式电源。优选的,所述通信主干网与所述配电子站连接。优选的,所述配电子站与所述通信主干网、所述通信网均为电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通信网与所述终端之间为至少两个接口连接。优选的,所述通信主干网与所述配电子站之间为至少两个接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监控模块能够实时监控,可随时查看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器参数,直观显示电气线路、运行曲线,并实时更新数据;故障报修模块能将故障及时通知给值班人员,并且快速排除故障;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借助通信手段,通过操作终端模块、配电主站和配电子站的配合,在发生故障时判断故障区域,并通过遥控或人工隔离区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有效避免了范围线停电;本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利于集中控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块连接示意图。图中:A、配电主站,B、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1、地理信息模块,2、故障报修模块,3、管理模块,4、监控模块,5、第二信息交换模块,6、第一信息交换模块,7、配变采集与监控模块,8、负荷管理模块,9、上级调度模块,10、分布式电源,11、开闭站,12、电压传感器,13、单方向隔离器,14、配电子站,15、通信网,16、操作终端模块,17、柱上开关,18、配电变压器,19、环网柜,20、开阀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配电主站A,所述配电主站A内设置通信主干网13,且所述通信主干网13内设置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所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内设置有配电子站14,且所述配电子站14连接通信网15;所述通信网15连接操作终端模块16,且所述操作终端模块16连接柱上开关17、配电变压器18、环网柜19和开阀站20;所述通信主干网13连接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且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连接配变采集与监控模块7、负荷管理模块8、上级调度模块9和单方向隔离器12;所述单方向隔离器12连接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且所述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连接地理信息模块1、故障报修模块2、管理模块3和监控模块4;所述通信主干网13连接开闭站11和分布式电源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通信主干网13与所述配电子站14连接,方便通信主干网13对每个配电子站14的控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配电子站14与所述通信主干网13、所述通信网15均为电信号连接,实现内部之间的控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通信网15与所述操作终端模块之间16为至少两个接口连接;所述通信主干网13与所述配电子站14之间为至少两个接口连接,使整个系统能够实现独立的工作,互不影响。本技术在使用时,配电智能化系统由配电主站、操作终端模块、配电子站、通信主干网、通信网组成;上级调度模块、地理信息模块、故障报修模块、管理模块、负荷管理模块、配变采集与监测系统、监控模块等为外部系统。配电智能化系统主要实现配电、馈线自动化和电网分析应用等功能;配电智能化系统借助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数据采集、远方控制,通过就地型或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现故障区段的快速切除与自动恢复供电;通过信息交换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互连,整合配电信息,外延业务流程,建立完整的配网模型,扩展和丰富配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功能,支持配电调度、生产、运行以及用电营销等业务的闭环管理。可以扩展对于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等接入,通过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实现配电网的自愈控制和经济运行分析,实现与上级电网的协同调度以及与智能用电系统的互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配电主站(A),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主站(A)内设置通信主干网(13),且所述通信主干网(13)内设置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所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内设置有配电子站(14),且所述配电子站(14)连接通信网(15);所述通信网(15)连接操作终端模块(16),且所述操作终端模块(16)连接柱上开关(17)、配电变压器(18)、环网柜(19)和开阀站(20);所述通信主干网(13)连接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且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连接配变采集与监控模块(7)、负荷管理模块(8)、上级调度模块(9)和单方向隔离器(12);所述单方向隔离器(12)连接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且所述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连接地理信息模块(1)、故障报修模块(2)、管理模块(3)和监控模块(4);所述通信主干网(13)连接开闭站(11)和分布式电源(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集中控制的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配电主站(A),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主站(A)内设置通信主干网(13),且所述通信主干网(13)内设置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所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模块(B)内设置有配电子站(14),且所述配电子站(14)连接通信网(15);所述通信网(15)连接操作终端模块(16),且所述操作终端模块(16)连接柱上开关(17)、配电变压器(18)、环网柜(19)和开阀站(20);所述通信主干网(13)连接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且第一信息交换模块(6)连接配变采集与监控模块(7)、负荷管理模块(8)、上级调度模块(9)和单方向隔离器(12);所述单方向隔离器(12)连接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且所述第二信息交换模块(5)连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国梁东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贝森电器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