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98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包括顶部通过气液分离器连接有沼气出气管的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二三相分离器和出水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通过第二提升管与第二三相分离器接通,第二提升管内设置有与第一三相分离器底部接通的第一提升管,第一提升管内设置有回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废水通过进水管和布水器进入反应器壳体内,与来自回流管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混合,对进水进行稀释和均质,以减少冲击负荷及有害物质对反应器的不利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层套管形式,将第一提升管、第二提升管和回流管同轴安装于反应器中心,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机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高浓度有机废水,是指废水COD大于1000mg/L的废水,主要在食品、化工、发酵、医药、造纸、制革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其中,有机污染是造成水质变坏、发黑、发臭的主要因素,这类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需氧性污染危害,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危害水生物的生长繁殖,干扰水体自净能力,另外,排入水体的有毒物质不容易被降解,会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高浓度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其中,生物处理法因为其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使用范围广而成为目前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生物处理法又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厌氧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但耗能低,而且能够在有机物厌氧降解的同时产生沼气能源,不仅具有较好的处理能力,而且负荷高、产泥少、耐冲击等多种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废水的厌氧处理主要是利用反应器内部的厌氧菌经过水解、产酸和产甲烷等阶段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废水处理用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已经发展到第3代,其中以荷兰PAQUES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研发推出的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为典型代表。IC厌氧反应器通过采用内循环技术显著提高了COD容积负荷,能产生高的沼气量。由于内循环液的作用,污泥始终处于膨胀流化的状态,可实现了泥水之间的良好接触,强化了传质效果。具有水力停留时间(HRT)短、高径比大、占地面积小、分解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代表了有机废水厌氧处理设备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包括顶部通过气液分离器2连接有沼气出气管1的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0和污泥出口15,所述反应器壳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9、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出水堰4,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通过第二提升管5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接通,所述第二提升管5内设置有与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接通的第一提升管8,第一提升管8内设置有回流管12,位于出水堰4处的反应器壳体3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10伸入反应器壳体3,并在反应器壳体3内连接布水器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升管5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提升管8的内壁上,回流管12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提升管5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升管5、第一提升管8和回流管12顶部和底部的高度均依次降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提升管8顶部管口高度低于第二提升管5顶部管口2-20cm,所述回流管12顶部管口高度低于第一提升管8顶部管口2-20cm。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12底部伸出于第一三相分离器9的底部,并位于布水器14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提升管5、第一提升管8和回流管12的直径依次缩小。所述回流管12的直径小于第一提升管8的直径,第一提升管8的直径小于第二提升管5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的反应器壳体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封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相分离器6底部的反应器壳体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封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壳体3的底部至第一三相分离器9之间为第一厌氧区I,第一三相分离器9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之间为第二厌氧区II。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经过初始处理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反应器壳体内,再由布水器将进水分布在反应器壳体内底部的混合区,与来自回流管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混合,对进水进行稀释和均质,以减少冲击负荷及有害物质对反应器的不利影响;本技术采用多层套管形式,将第一提升管、第二提升管和回流管同轴安装于反应器中心,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第一厌氧区,II-第二厌氧区,1-沼气出气管,2-气液分离器,3-反应器壳体,4-出水堰,5-第二提升管,6-第二三相分离器,7-第二气封,8-第一提升管,9-第一三相分离器,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回流管,13-第一气封,14-布水器,15-污泥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将第一提升管、第二提升管和回流管分开安装,结构复杂、占用了反应器内的空间。本技术采用多层套管形式,将第一提升管、第二提升管和回流管同轴安装于反应器中心,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包括顶部通过气液分离器2连接有沼气出气管1的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0和污泥出口15,所述反应器壳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9、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出水堰4,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通过第二提升管5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接通,所述第二提升管5内设置有与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接通的第一提升管8,第一提升管8内设置有回流管12,位于出水堰4处的反应器壳体3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11;反应器壳体3的底部至第一三相分离器9之间为第一厌氧区I,第一三相分离器9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之间为第二厌氧区II。所述进水管10伸入反应器壳体3,并在反应器壳体3内连接布水器14。所述第二提升管5、第一提升管8和回流管12的直径依次缩小,所述回流管12的直径小于第一提升管8的直径,第一提升管8的直径小于第二提升管5的直径。回流管12直径最小,根据回流量确定直径大小,位于最里边,第一提升管8套在回流管12外,根据提升的气液流量确定直径,第二提升管5直径最大,套在第一提升管8外,根据提升的气液流量确定直径。所述第二提升管5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提升管8的内壁上,回流管12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提升管5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提升管5、第一提升管8和回流管12顶部和底部的高度均依次降低;第二提升管5与气液分离器2相连,顶部管口高度最高,第一提升管8顶部管口高度低于第二提升管5顶部管口2-20cm,所述回流管12顶部管口高度最低,回流管12顶部管口高度低于第一提升管8顶部管口2-20cm,以便回流液进入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底部伸出于第一三相分离器9的底部,并位于布水器14上方。所述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的反应器壳体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气封13;所述第二三相分离器6底部的反应器壳体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封7。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技术核心是利用反应器内所产沼气形成的气提作用,使得污泥颗粒及部分液体实现无附加外动力的内循环,从而达到改善反应器内部水力条件,强化过程传质的目的。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器由混合区、第一厌氧区、第二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等5个部分构成,反应器的主要核心是内循环系统部分,即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泥水下降管和气液分离器等组成。如图2所示,经过初始处理的废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反应器壳体3内,再由布水器15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与来自回流管12的内循环泥水混合液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通过气液分离器(2)连接有沼气出气管(1)的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0)和污泥出口(15),所述反应器壳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9)、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出水堰(4),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通过第二提升管(5)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接通,所述第二提升管(5)内设置有与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接通的第一提升管(8),第一提升管(8)内设置有回流管(12),位于出水堰(4)处的反应器壳体(3)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通过气液分离器(2)连接有沼气出气管(1)的反应器壳体(3),反应器壳体(3)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0)和污泥出口(15),所述反应器壳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9)、第二三相分离器(6)和出水堰(4),所述气液分离器(2)的底部通过第二提升管(5)与第二三相分离器(6)接通,所述第二提升管(5)内设置有与第一三相分离器(9)底部接通的第一提升管(8),第一提升管(8)内设置有回流管(12),位于出水堰(4)处的反应器壳体(3)侧壁上连接有出水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伸入反应器壳体(3),并在反应器壳体(3)内连接布水器(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升管(5)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一提升管(8)的内壁上,回流管(12)通过支架固定于第二提升管(5)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月珍史云祥陈坤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