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建荣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55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家用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架,隔离架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上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下方,上滤芯和下滤芯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具有虹吸式净水器的滤料利用充分、净化效果好、水流动稳定等的优点外,由于采用中空纤维超滤,使净化、除菌更加彻底,出水水质更易得到保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净水器
,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结构的虹吸式净水器。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在本人针对已授权公告的专利(专利号为02215474.4、名称为“一种净水器)的基础上继续研制、改进的一种产品,改进前的产品虽已克服了传统净水器结构的一些缺陷,如传统净水器的滤芯通常都采用水是由上而下流过滤料的滤芯结构,这种结构的滤芯在水由上而下流经滤料时,由于空气密度小,存在于滤料中的空气不会因水的流动而下移,因此当水流过后空气仍滞留在滤料中,无法排出。因此空气的存在则会造成间隙过滤现象、滤料的利用率及水流动稳定性等的问题。而该专利由于采用虹吸过滤式的滤芯结构,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提高了滤料的利用率和净化效果,能称为家用净水器的优选产品。但是,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那是因为该专利的净水器过滤精度不够,有可能存在净化不足、除菌不彻底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虹吸式净水器,它不仅能克服滤料内空气给过滤造成的影响,且同时能确保净化、除菌彻底,出水水质更好的净水器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原水腔和净水腔的隔离架,隔离架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下桶的出水口处装有出水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上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设在隔离架的下方,所述的上滤芯和下滤芯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所述的下滤芯尾部还可连接一中空纤维丝为滤料的滤芯体,该滤芯体可由壳体及装在壳体内的由∩状中空纤维丝集聚构成的滤料构成。所述的隔离架设在上桶与下桶之间,其上方具有可供设置上滤芯的凹座,下方具有可供联接下滤芯的下圆管体,凹座中央有一突起的上圆管体,且上圆管体上制有联接用的螺纹。该隔离架还可与上桶做成一体。所述的上滤芯包括一底部敞开、顶部有出气孔的盖状壳体,壳体中间设有一与凹座上的圆管体联接的芯管,壳体的底部及内上方分别设有下网板及上网板,上、下网板上均有与芯管相配装的中心孔,滤料设在上、下网板间的壳体内;所述的排气装置由芯管及设在壳体顶部一可盖住出气孔的薄膜片和一可对薄膜片定位的透气结构的定位片构成。其中所述上网板可以根据壳体的形状及芯管长度等的不同,可作适应性的型式变化,如做成平板型、锥型或凸弧型。所述的下滤芯可包括一与隔离架联接的壳体,壳体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壳体内壁接触配合的滤芯盖和孔板,中间设有一可供连接在下滤芯下部的滤芯体内气体排出的排气管,滤料设在孔板及滤芯盖间的壳体内,滤芯盖的盖部做成可供水通过的网格状,中间有通孔,网格上设有丝网,通孔处设有一可供滤料内空气排出的圆筒形丝网,圆筒形丝网的底部有一可使排气管穿过的底板,排气管的顶部设有一具排气孔的排气接头,接头上设有一可盖住排气孔的薄膜片和一可对薄膜片定位的透气结构的定位片,排气接头与圆筒形丝网间有排气孔;由排气管、排气接头、薄膜片、定位片、圆筒形丝网及底板构成所述的排气装置。所述的下滤芯也可采用较简单的一种技术方案,其具体是包括一与隔离架联接的壳体,壳体内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与壳体内壁接触配合的滤芯盖和孔板,中间设有一可供连接在下滤芯下部的滤芯体内气体排出的排气管,滤料设在孔板及滤芯盖间的壳体内,滤芯盖的盖部为网格状,中间有通孔,网格上设有丝网,通孔处设有一装在排气管上的排气接头,接头中部有与排气管相通的排气孔,孔上盖有一薄膜片,薄膜片上设有用来对薄膜片定位的透气结构的定位片;由排气管、排气接头、薄膜片及定位片构成所述的排气装置。所述的下滤芯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其包括一与隔离架联接的壳体,下滤芯壳体内上方设有与其内壁接触配合的滤芯盖,下方设有与壳体相螺接的、带出水孔的底盖,并在壳体的底部倒扣有侧壁为丝网网格的网筒,滤料设在滤芯盖与网筒间的壳体内;所述滤芯体位于底盖上并被罩于网筒内,其由呈直筒体的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状中空纤维丝集聚构成的滤料组成,纤维丝的端部均用粘结剂粘聚在一起,并在邻近壳体底部的直筒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上述滤芯盖的盖部为带丝网的网格结构,中部设有带小孔的气嘴,该气嘴与直筒体上端口部、网筒侧壁构成所述的排气装置。所述底盖上可以放有与下滤芯壳体密封连接的控水板,所述的滤芯体位于控水板上。所述的下滤芯还可以包括一与隔离架联接的下滤芯壳体,下滤芯壳体内上方设有与壳体内壁接触配合的滤芯盖,下方设有与壳体相螺接的、带出水孔的底盖,并在底盖上倒扣有侧壁为丝网的网筒,滤料设在滤芯盖与网筒间的壳体内;所述滤芯体位于底盖上并被罩于网筒内,其由呈直筒体的外壳及位于外壳内的∩状中空纤维丝集聚构成的滤料组成,纤维丝的端部均用粘结剂粘聚在一起,并在邻近下滤芯壳体底部的筒体侧壁上设有进水口,上述滤芯盖的盖部为带丝网的网格结构,中间为覆盖有薄膜片的排气口,薄膜片位于接头内并在接头上安装有用来对薄膜片定位、透气结构的定位片;由滤芯体壳体上端口部、丝网、滤芯盖上的排气孔、薄膜片、接头及定位片构成所述的排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除了具有虹吸式净水器的滤料利用充分、净化效果好、水流动稳定等的优点外,由于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能彻底去除水中的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提高出水水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隔离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隔离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上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0为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1为滤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反映中空纤维丝结构的放大剖视图。图13为反映本技术采用下滤芯结构示意图一时的水流和气流示意图。图14为反映本技术采用下滤芯结构示意图三时的水流和气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主要由盖1、上桶2、隔离架4、下桶6、上滤芯3、下滤芯7及出水开关9组装构成,其中隔离架4通过上下桶2、6设在桶体内,将桶体分隔为上部的原水腔和下部的净水腔。该隔离架4的上方具有可供设置上滤芯3的凹座42,下方具有可供联接下滤芯的下圆管体43,凹座42中央有一突起的上圆管体41,下、上两圆管体43、41上分别制有联接下滤芯7和芯管36用的内、外螺纹。装配时隔离架4直接放在下桶6上,上桶2放在隔离架4上,然后用一与隔离架4联接的螺圈10将上桶2、隔离架4装配成一体。而在上桶2与隔离架4之间设有一密封圈11。本隔离架4也可与上桶做成一体,与上桶整体注塑成型(如图3所示)。上滤芯3的结构参照图1、图4,它设在隔离架4上方的凹座42内,为一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它主要包括一壳体33、上、下网板34、37、滤料35、芯管36、定位片31及薄膜片32,其中壳体33为一顶部中央有凸起结构的∩状盖体,凸起中间有一透气孔38。薄膜片32置于凸起上方并盖住透气孔38。该薄膜片32一是可限制原水从透气孔38进入滤芯,二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虹吸式净水器,包括由装配在一起的上、下桶(2、6)构成的净水器桶体,桶体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隔离架(4),隔离架(4)上装有可折式净化装置,下桶的出水口处装有出水开关(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包括构成上下级过滤的上滤芯(3)和下滤芯(7),上滤芯(3)设在隔离架(4)的上方,为一可使上桶(2)内的原水自下而上流过滤料的虹吸过滤式滤芯,下滤芯(7)设在隔离架(4)的下方,所述的上滤芯(2)和下滤芯(7)中均设有可供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樟焱
申请(专利权)人:叶建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