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冲式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269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冲式坐便器。所述包括蓄水箱、坐便器盆腔、弯曲部件、排污管、进水口、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出水加压管道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通过进水口与出水加压管道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设置于坐便器盆腔上;所述坐便器盆腔与排污管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与坐便器盆腔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直冲式马桶耗水过大的弊端,独创性设置的半椭圆形出水口,同时结合半椭圆形出水口与马桶盆腔的角度,充分利用出水口的冲力,达到减少排水量同时达到理想的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冲式坐便器
技术介绍
坐便器,属于建筑给排水材料领域的一种卫生器具。坐便器按照排水的不同,可分为虹吸式坐便器跟直冲式坐便器。虹吸式坐便器主要利用大气压强,使液体从较高的地方通过虹吸管,先向上再向下流到较低地方的现象;直冲就是利用水的重力转化为水的冲力,直接把脏物冲出去。现有的直冲式马桶都需要大量的水,国家规定的排水标准为6L,然而现有的直冲式马桶大多需要6L以上的水量进行冲洗,大量耗水,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直冲式坐便器。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种直冲式坐便器,包括蓄水箱、坐便器盆腔、弯曲部件、排污管、进水口、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出水加压管道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通过进水口与出水加压管道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设置于坐便器盆腔上;所述坐便器盆腔与排污管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与坐便器盆腔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靠近蓄水箱的一端,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远离蓄水箱的一端;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其中,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的长为2.8-3.2cm,高为0.8-lcm,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的长为5.8-6.2cm,高为0.8-lcm0进一步的,还包括孔状出水口;所述孔状出水口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与坐便器盆腔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与坐便器盆腔间的夹角为75-95度;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与坐便器盆腔间的夹角为85-90度。进一步的,所述孔状出水口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进一步的,所述孔状出水口的个数为6个以上。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验证发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的长d为5.8-6.2cm,高e为0.8_lcm,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的长b为2.8-3.2cm,高c为0.8-lcm时,其冲洗效果最好。此外本技术中给出的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与坐便器盆腔的内部夹角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与坐便器盆腔的内部夹角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专利技术人发现,只有结合这一角度,才能使得冲洗效果达到最佳,该角度参数值结合水的重力作用,对冲洗起到关键性作用,此外为了增大水的冲力,本技术中还在出水加压管道中增加了弯曲部件,以增强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的冲水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克服现有直冲式马桶耗水过大的弊端,独创性设置的半椭圆形出水口,同时结合半椭圆形出水口与马桶盆腔的角度,充分利用出水口的冲力,达到减少排水量同时达到理想的冲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直冲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各个部件如下:蓄水箱1、坐便器盆腔2、弯曲部件3、排污管4、进水口5、孔状出水口 6、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出水加压管道8、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具体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如图1-5所示,一种直冲式坐便器,包括蓄水箱1、坐便器盆腔2、弯曲部件3、排污管4、进水口 5、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出水加压管道8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所述蓄水箱1通过进水口 5与出水加压管道8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设置于坐便器盆腔2上;所述坐便器盆腔2与排污管4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3;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8与坐便器盆腔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靠近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远离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其中,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的长b为2.8-3.2cm,高c为0.8-lcm,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的长d为5.8-6.2cm,高e为0.8-lcm。还包括孔状出水口6;所述孔状出水口 6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8与坐便器盆腔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与坐便器盆腔2间的夹角X为75-95度;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与坐便器盆腔2间的夹角y为85-90度。所述孔状出水口 6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所述孔状出水口 6的个数为6个。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坐便器盆腔(2 )、弯曲部件(3 )、排污管(4)、进水口(5)、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出水加压管道(8)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所述蓄水箱(1)通过进水口(5)与出水加压管道(8)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设置于坐便器盆腔(2)上;所述坐便器盆腔(2)与排污管(4)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3);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8)与坐便器盆腔(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靠近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远离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 7 )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 9)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其中,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的长为2.8-3.2cm,高为0.8-lcm,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的长为5.8-6.2cm,高为0.8-1 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孔状出水口(6);所述孔状出水口(6)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8)与坐便器盆腔(2)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与坐便器盆腔(2)间的夹角为75-95度;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与坐便器盆腔(2)间的夹角为85-9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出水口(6)的开口方向为竖直向下。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状出水口(6)的个数为6个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冲式坐便器。所述包括蓄水箱、坐便器盆腔、弯曲部件、排污管、进水口、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出水加压管道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所述蓄水箱通过进水口与出水加压管道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设置于坐便器盆腔上;所述坐便器盆腔与排污管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与坐便器盆腔的连接处。本技术克服现有直冲式马桶耗水过大的弊端,独创性设置的半椭圆形出水口,同时结合半椭圆形出水口与马桶盆腔的角度,充分利用出水口的冲力,达到减少排水量同时达到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冲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坐便器盆腔(2)、弯曲部件(3)、排污管(4)、进水口(5)、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出水加压管道(8)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所述蓄水箱(1)通过进水口(5)与出水加压管道(8)连接,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设置于坐便器盆腔(2)上;所述坐便器盆腔(2)与排污管(4)连通;所述出水加压管道(8)内部设置有弯曲部件(3);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设置于出水加压管道(8)与坐便器盆腔(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靠近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7)设置于所述连接处的最远离蓄水箱(1)的一端;所述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和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的形状为半椭圆形,其中,第一半椭圆形出水口(7)的长为2.8‑3.2cm,高为0.8‑1cm,第二半椭圆形出水口(9)的长为5.8‑6.2cm,高为0.8‑1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桂雄苏桂斌苏美霞苏冰娜蔡明财郭元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兴厦瓷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