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绍文专利>正文

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36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由池体、曝气头、曝气受限器、室底板、斜墙、直墙、旋转挡板等组成,其特点是曝气头均布池底面上,曝气受限器支撑在池体内壁上,污泥下滑区底面为斜面,污泥下滑区下部与曝气区的相接处设有旋转挡板,直墙、斜墙、室底板、池体侧壁斜面构成贮泥室,外壁、池体底面、穿孔花墙、斜墙构成进水布水室。该装置中的污泥可以自动循环使用,节省回流运转费用,增加曝气池生物量,改善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目前应用的污水处理装置,其曝气池与二沉池都是分开的。二沉池的污泥不能自动回流到曝气池,需用水泵把它输送到二沉池,这样就把大量二沉池的水也同时输送到曝气池,其水量有时达到与处理水量相同,大大增加了动力消耗。二沉池的污泥斗中的污泥既要回流到二沉池,又要部分排出,使排出污泥的浓度不能太高,增加了浓缩池负担。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把均匀受限曝气池与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沉淀池结合成一体,污泥可自动的回流到曝气池,使其在曝气池与沉淀池中循环,而部分污泥则进入贮泥室中,这样不但节省了污泥回流泵及其动力消耗,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与生物量,使曝气池的氧得到更充分利用,改善了出水水质,而且污泥在贮泥室中浓缩不受到影响,提高了排出污泥浓度。本技术由池体1、曝气头2、进水管3、外壁4、穿孔花墙5、排泥管6、室底板7、斜墙8、直墙9、旋转挡板10、出水管11、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曝气受限器13、支架14、托架15、网格16组成,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曝气头2均布在池体1的池底面上,管束、折板式的曝气受限器13用支架14、托架15支撑在曝气头2上方池体1内壁上,池体1上部曝气出水侧边及其相邻一侧边设曝气出水集水槽Ⅴ,网格16位于其相邻一侧边中的曝气出水集水槽Ⅴ中,污泥下滑区Ⅵ的底面为斜面,其下部处均布多个进入贮泥室的通泥口a;污泥下滑区Ⅵ的下部与曝气区Ⅰ的相接处设置旋转挡板10;贮泥室区Ⅶ由直墙9、斜墙8、室底板7与池体1侧壁斜面构成,其中室底7是两端向中心倾斜的斜面,斜面最底处与排泥管6联通,进水布水室区Ⅷ由外壁4、池体1底面、穿孔花墙5、斜墙8构成,其中穿孔花墙5位于进水布水室区Ⅷ与曝气池区Ⅰ之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曝气沉淀池可分为八个区域在图1中由池体1的底部、曝气头2、池体1侧壁与托架15构成曝气区Ⅰ;在Ⅰ区铅垂上方由曝气受限器13、池体1侧壁构成曝气受限区Ⅱ;池体1右上部内侧面与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构成污泥沉淀区Ⅲ,Ⅳ是清水区;Ⅴ是曝气出水集水槽区;污泥沉淀区Ⅲ下面是污泥下滑区Ⅵ;由池体1的斜壁面、直墙9、斜墙8、室底板7构成的贮泥室区Ⅶ;由外壁4、池体1底面、穿孔花墙5、斜墙8构成进水布水室区Ⅷ;污水由进水管3进入进水布水室内,经穿孔花墙5的孔b进入曝气区Ⅰ内,这时污水与经旋转档板10滑下的污泥混合,又与曝气头2流出的气泡一起进入曝气受限区Ⅱ内的管束、折板式的曝气受限器13内,由于折板、管束竖向通道短边尺寸小,当气泡在浮力作用上升时,在通道壁面的限制下在水流中产生强拢动与湍流剪切,不但限制了活性污泥菌胶团长大,也限制了气泡长大,使其处于高比表面积状态;同时曝气受限器13表面也是生物膜的附着面。由于受限器内湍动强度非常强,使细部传质速率大大提高,加速了生化反应速度。曝气后的水由池体1边墙顶部侧向流入曝气出水集水槽区Ⅴ内。曝气出水集水槽底面有侧向集水部分是向下倾斜的平面,没有集水部分底面是水平面,如图 3、4所示。在Ⅴ区内曝过气的水、泥混合物经多层网格16进入污泥沉淀区Ⅲ内,经支架14、托架15支撑在池体1内壁上的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进行沉淀。污泥沉淀区Ⅲ分别与清水区Ⅳ、污泥下滑区Ⅵ是联通的,清水由清水区Ⅳ上部的出水管11排出。污泥下滑区Ⅵ的右侧壁面是一个倾斜面,其下部有多个通泥孔a,污泥下滑区Ⅵ与曝气区Ⅰ相接处设置旋转挡板10、如图2所示;当污泥下滑区内的污泥有积累时,污泥自身重力推动旋转挡板10向左转动,使大部分污泥沿旋转挡板10与污泥下滑区Ⅵ的池体1的倾斜面间的缝隙下滑到曝气区Ⅰ内,与污水混合,完成污泥回流的目的。这样大部污泥在曝气池与沉淀池中循环,增加了生物量,使曝气池中的氧得到充分利用,并使一部份活性污泥自身氧化。旋转挡板10在曝气区Ⅰ与污泥下滑区Ⅵ的水头差的作用下转动,把上述缝隙又堵住,从而可防止污水沿污泥下滑区Ⅵ短路。其中有一小部分污泥,则沿孔a流入贮泥室区Ⅶ中,贮泥室的室底板7是由两端向中心倾斜的斜面,如图5所示;斜面最底面是平面,并与排泥管6联通,可定时排泥。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下述优点由于污泥可以自动循环使用,可以节省污泥回流泵,节省污泥回流运转费用。污泥的大部分在曝气池与沉淀池间循环,大大增加了曝气池生物量,改善处理效果与出水水质。在该装置中由于曝气受限器中氧的转移速非常高,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与沉淀池中反复循环过程中,一部分污泥自身氧化,该装置的污泥产量远低于传统工艺,减少了污泥处理数量。贮泥室中污泥沉降,浓缩不受干扰,因此该装置的排出的污泥浓度远高于传统工艺,减轻污泥浓缩工艺的负担。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的B-B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向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曝气受限器的折板异向排列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曝气受限器的折板同向排列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由池体1、曝气头2、进水管3、外壁4、穿孔花墙5、排泥管6、室底板7、斜墙8、直墙9、旋转挡板10、出水管11、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曝气受限器13、支架14、托架15、网格16、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曝气头2选择条形半圆住面曝气头;进水管3、排泥管6、出水管11、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网格16均为选用件;曝气受限器13可选管束式、折板式,折板排列可为异向、同向排列在框架内组合成,如图6、7所示。池体1、外壁4、穿孔花墙5、室底板7、斜墙8、直墙9、均可用钢筋混凝土、钢板制成,其中池体1在污泥下滑区处的侧壁为斜面,下部有进入贮泥室的通泥孔a,如图2所示;室底板7是由两端向中心倾斜,其底为平面,可与排泥管6联通。穿孔花墙5中开有多个进水孔b,如图1所示。旋转挡板10用钢板、塑料板制成。将外墙4、斜墙8、穿孔花墙5与池体1的底面侧面结合构成进水布水区Ⅷ,并与进水管3联通。直墙9、斜墙8、室底板7与池体1的一侧面外壁构成贮泥室区Ⅶ;曝气头2均布在池体1底面上,其上方铅垂处用支架14、托架15把曝气受限器13支撑在池体1内壁上;网格16位于池体1上部出水集水区Ⅴ的一邻边内;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12用支架14、托架15支撑在池体1污水沉淀区Ⅲ中,旋转挡板10活联在污泥下滑区Ⅵ与曝气池区Ⅰ相交处的池体1侧壁上,组成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权利要求1.一种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由池体、曝气头、曝气受限器、进出水管、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组成,其中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用支架、托架支撑在池体内右上部的侧面上,进、出水管与池体上下部联通,其特征在于曝气头(2)均布在池体(1)的池底面上,管束、折板式的曝气受限器(13)用支架(14)、托架(15)支撑在曝气头(2)上方池体(1)内壁上,池体(1)上部曝气出水侧边及其相邻一侧边设曝气出水集水槽Ⅴ,网格(16)位于其相邻一侧边中的曝气出水集水槽Ⅴ中,污泥下滑区Ⅵ的底面为斜面,其下部处均布多个通入贮泥室的通泥口a;污泥下滑区Ⅵ的下部与曝气区Ⅰ的相接处设置旋转挡板(10);贮泥室区Ⅶ由直墙(9)、斜墙(8)、室底板(7)与池体(1)侧壁斜面构成,其中室底板(7)是两端向中心倾斜的斜面,斜面最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回流竖向受限曝气沉淀池,由池体、曝气头、曝气受限器、进出水管、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组成,其中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用支架、托架支撑在池体内右上部的侧面上,进、出水管与池体上下部联通,其特征在于:曝气头(2)均布在池体(1)的池底面上,管束、折板式的曝气受限器(13)用支架(14)、托架(15)支撑在曝气头(2)上方池体(1)内壁上,池体(1)上部曝气出水侧边及其相邻一侧边设曝气出水集水槽Ⅴ,网格(16)位于其相邻一侧边中的曝气出水集水槽Ⅴ中,污泥下滑区Ⅵ的底面为斜面,其下部处均布多个通入贮泥室的通泥口a;污泥下滑区Ⅵ的下部与曝气区Ⅰ的相接处设置旋转挡板(10);贮泥室区Ⅶ由直墙(9)、斜墙(8)、室底板(7)与池体(1)侧壁斜面构成,其中室底板(7)是两端向中心倾斜的斜面,斜面最底处与排泥管(6)联通,进水布水室区Ⅷ由外壁(4)、池体(1)底面、穿孔花墙(5)、斜墙(8)构成,其中穿孔花墙(5)位于进水布水室区Ⅷ与曝气池区Ⅰ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文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文王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