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23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滤罐18、水位控制设备15、水泵3、水泵吸水管2、滤罐进水管4、滤罐出水管19、排污管23。所述滤罐18上端与排污管23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25;所述滤罐进水管4连接有臭氧注加射流器16,该臭氧注加射流器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3;在水池20上方设有反冲洗水池8,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24通向水池20;滤罐出水管19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8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将水池中的水抽吸到滤罐进行过滤,滤去杂质,同时加入臭氧进行杀菌消毒,大大提高饮用水质量,本装置还能定期自动进行反冲洗,使其运行保持最佳状态。本装置特别适合于城镇二次供水的水质自动净化。(*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城镇自来水供应中,普遍采用二次供水的形式向用水户供水,即自来水厂将自来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生活小区或住宅楼的蓄水池,再由水池向住户供水。二次供水由于缺乏相应配套的二次水质净化措施,因而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市政输水管网带来的水垢、沙石、铁锈等沉淀物及杂质;二是蓄水池存在“死水区”,水池水量一般需蓄水作调节及消防使用,一部分水在池内停留较长时间;三是受南方潮热气候影响,一些蚊虫、细菌从水池的入孔、溢流管进入水池内产卵、繁殖,产生大量的红虫进而恶化水质;四是水池容易滋生微生物,微生物的藻类产生致肝癌等毒素,市民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质有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该装置能自动反冲洗、杀菌消毒,提高二次供水水质。本技术的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罐、水位控制设备、水泵、水泵吸水管、滤罐进水管、滤罐出水管、排污管;所述滤罐上端与排污管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滤罐进水管连接有臭氧注加射流器,该臭氧注加射流器连接有臭氧发生器;在水池上方设有反冲洗水池,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通向水池;滤罐出水管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的下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装置能将水池中的水抽吸到滤罐进行过滤,滤去杂质,同时加入臭氧进行杀菌消毒,大大提高饮用水质量,本装置还能定期自动进行反冲洗,使其运行保持最佳状态。本技术装置特别适合于城镇二次供水的水质自动净化。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装置主要包括滤罐18、滤罐进水管4、滤罐出水管19、排污管23、水位控制设备15、反冲洗水池8、水泵3、水泵吸水管2、臭氧发生器13、臭氧注加射流器16。滤罐18为压力式有阀滤罐,在滤罐18上端与排污管23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25;滤罐进水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滤罐18上端和水泵3;水泵吸水管2一端与水泵3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水池20的底部与多条穿孔吸水管17连接;臭氧发生器13连接于臭氧注加射流器16上,再连接于滤罐进水管4上;反冲洗水池8设于水池20上方,使其水位高于滤罐18和水池20,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24通向水池20;滤罐出水管19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8的下部。本技术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一、水池水质净化过程水池20装满水后,也即水位达到溢水口21的高度时,水位控制设备15给一个信号于水泵3,水泵3自动开启,通过水池20底部的穿孔吸水管17和水泵吸水管2,将水抽经滤罐进水管4进入滤罐18,自上而下地经过滤罐滤料层5和支持层6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即从滤罐18底部经滤罐出水管19,进入反冲洗水池8。反冲洗水池8水满后,再经其出水管24不断进入到水池20。当水池20水位下降到消防水位22时,水位控制设备15再次向水泵3发出信号,水泵3关闭,完成水质净化过程。二、水池水质消毒过程与水质净化过程同步,当水池20装满水后,水位控制设备15给一个信号于水泵3,水泵3自动开启;然后,水位控制设备15给一个信号于臭氧发生器13,臭氧发生器13自动开启,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过臭氧注加射流器16注入滤罐进水管4与水混合后进入滤罐18进一步扩散,与水充分接触,在去除水中的臭味、色度、铁、锰以及重金属和藻类的同时,杀死细菌和病毒,氧化有机物。当水池20水位下降到消防水位22时,水位控制设备15再次向水泵3发出信号,水泵3关闭;同时,水位控制设备15再次给一个信号于臭氧发生器13,臭氧发生器13关闭,杀菌消毒过程结束。三、自动反冲洗过程滤罐18不断进行过滤,也不断截留水中的沉淀物及杂质,造成滤料层的阻力逐渐增加,滤料逐步堵塞。这时,必须对滤料层进行反冲洗,过滤的净化作用才能不断维持下去。自动反冲洗过程如下滤罐18在过滤状态,电动阀门25关闭,水泵3通过水池20底部的穿孔吸水管17和吸水管2从水池20抽水至滤罐进水管4,水自上而下经过滤罐18,由其底部经滤罐出水管19进入反冲洗水池8,再经出水管24进入水池20。滤罐18在运转过滤5-7天以后,电动阀门25由关闭状态自动开启,滤罐进水管4的来水,立即经过开启的电动阀门25进入反冲洗管道23;与此同时,反冲洗水池8的净水,因其水位高于滤罐18,也会立即通过滤罐出水管19,反方向地从滤罐18底部进入滤罐中,对滤罐中的滤料层5进行反冲洗,反冲洗的浑水亦经开启的电动阀门25进入反冲洗管道23,再经排水槽26和排水管27排走。反冲洗历时数分钟后,电动阀门25自动关闭,反冲洗过程即告结束。下一个水质净化、消毒过程随之开始。权利要求1.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罐(18)、水位控制设备(15)、水泵(3)、水泵吸水管(2)、滤罐进水管(4)、滤罐出水管(19)、排污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18)上端与排污管(23)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25);所述滤罐进水管(4)连接有臭氧注加射流器(16),该臭氧注加射流器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3);在水池(20)上方设有反冲洗水池(8),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24)通向水池(20);滤罐出水管(19)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8)的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滤罐18、水位控制设备15、水泵3、水泵吸水管2、滤罐进水管4、滤罐出水管19、排污管23。所述滤罐18上端与排污管23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25;所述滤罐进水管4连接有臭氧注加射流器16,该臭氧注加射流器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3;在水池20上方设有反冲洗水池8,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24通向水池20;滤罐出水管19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8的下部。本技术装置能将水池中的水抽吸到滤罐进行过滤,滤去杂质,同时加入臭氧进行杀菌消毒,大大提高饮用水质量,本装置还能定期自动进行反冲洗,使其运行保持最佳状态。本装置特别适合于城镇二次供水的水质自动净化。文档编号C02F9/00GK2692138SQ20042004341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许家瑞, 杨衡兴, 顾钧扬, 欧广雄, 黄凤来, 张艺 申请人:中山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控制的水池水质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罐(18)、水位控制设备(15)、水泵(3)、水泵吸水管(2)、滤罐进水管(4)、滤罐出水管(19)、排污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罐(18)上端与排污管(23)相连处设置有电动阀门(25);所述滤罐进水管(4)连接有臭氧注加射流器(16),该臭氧注加射流器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3);在水池(20)上方设有反冲洗水池(8),其上部连接有一出水管(24)通向水池(20);滤罐出水管(19)的出水口连接于反冲洗水池(8)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瑞杨衡兴顾钧扬欧广雄黄凤来张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