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炉膛热风室平走式烤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1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立式炉膛热风室平走式烤烟装置,由框架、供热和进风三部分组成,框架部分由外壁、门、观察窗、档烟梁、排气窗、保温层排湿窗组成,供热部分由火门、炉膛、下灰洞、火管、烟囱组成,进风部分由进风口、热风室、热风管、出风口组成,该装置采用立式炉膛解决旧式烤房燃烧不完全的问题,采用热风室结构解决烤房内进冷风带来的问题,,能有效地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农业产生中使用的农产品加工装置,属烤烟生产中使用的烟叶烘烤装置。烤烟装置通常叫做烤房,是烤烟生产中的必需设备,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烟叶的烘烤质量和能源消耗。在现有的烤烟生产中,烤房的供热结构是卧式炉膛与火管配套,这类烤房燃料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耗煤量大;炉膛外壁裸露于烤房内的地面上,由于辐射热量较高,正上方烟叶前期易过早失水而青干,后期烤过头,导致烟叶质量下降。空气是烟叶烘烤的工作介质,其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对烟叶的变黄和干燥起决定性作用,现行烤房采用墙脚进风和地下风槽进风,空气穿过火管时被加热并带着热量上升,由于换热不充分和冷热空气混合不均匀,常在烤房的中上层烟叶间形成“冷气团”,导致烟叶变黄和干燥不整齐,不仅延长烘烤时间,增加耗煤量,而且受冷气团控制的烟叶易出现挂灰烟,麻子烟和糟尖糟片烟,质量下降。如中国专利CN2077200U,就是这种情况,它在传统烤房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技术上有很大进步,但还是存在上述缺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同时提高热效率,节约燃料节省烘烤时间的新型立式炉膛热风室平走式烤烟装置。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炉膛热风室平走式烤烟装置,由框架、供热和进风三部分组成,框架部分由外壁(18)、门(1)、观察窗(6)、档烟梁(5)、排气窗(2)组成,供热部分由火门(8)、炉膛(15)、下灰洞(9)、火管(14)、烟囱(11)组成,进风部分由进风口(7)、热风管(16)、出风口(17)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供热部分中炉膛(15)的火门(8)通到外壁(18)外面、下灰洞(9)也设置在外壁(18)外,外壁内,炉膛(15)与主火管(14)相连,主火管(14)的另一端程“T”字形分火,“T”字形前端接二火管(13),二火管(13)回绕在主火管(14)两侧,烟囱(11)位于炉膛(15)对面,一端伸出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炉膛热风室平走式烤烟装置,由框架、供热和进风三部分组成,框架部分由外壁(18)、门(1)、观察窗(6)、档烟梁(5)、排气窗(2)组成,供热部分由火门(8)、炉膛(15)、下灰洞(9)、火管(14)、烟囱(11)组成,进风部分由进风口(7)、热风管(16)、出风口(17)组成,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供热部分中炉膛(15)的火门(8)通到外壁(18)外面、下灰洞(9)也设置在外壁(18)外,外壁内,炉膛(15)与主火管(14)相连,主火管(14)的另一端程“T”字形分火,“T”字形前端接二火管(13),二火管(13)回绕在主火管(14)两侧,烟囱(11)位于炉膛(15)对面,一端伸出外壁(18)外,另一端接边火管(12),边火管(12)与二火管(13)连接,并包围在二火管(13)周围,供热部分在外壁(18)内的部分呈密封状态,各火管内水平高度一致;进风部分的热风管(16)位于整个二火管(13)下方,热风管(16)与二火管(13)互不连通,热风管上开有多个出风口(17),其进风口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永超胡云见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山烟叶公司烟科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