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38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触控基板包括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和多个驱动信号线,触控电极由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多个子电极组成,各子电极对应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线,并通过对应的驱动信号线加载触控驱动信号,每一驱动信号线与触控电极交叠部分的面积均相同,且每一驱动信号线包括将触控驱动信号加载到对应子电极的有效传输部分和除有效传输部分之外的冗余部分,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位于预设阻值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触控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在触控识别阶段,减小子电极之间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指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触控显示设备中,其触控基板上的触控电极是由阵列排布的子电极构成,每个子电极都会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信号线连接触控基板外侧的驱动IC,从而能够加载驱动IC输出的触控驱动信号。显然,阵列式排布的子电极与驱动IC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使得子电极对应的信号线长度也不同。而信号线也具有一定的电阻,若考虑信号线上的电阻影响,实际每个子电极在加载触控驱动信号时是存在差异性的。该差异性可以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每个子电极接收触控驱动信号的延时不一样,从而对触控驱动信号具有不同的反应速度。该现象会大大降低产品的良率,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触控基板中的子电极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差异性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和多个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由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多个子电极组成,每个子电极对应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线,并通过该对应的驱动信号线加载触控驱动信号,其中,每一驱动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交叠部分的面积均相同,且每一驱动信号线包括将触控驱动信号加载到对应子电极的有效传输部分和除所述有效传输部分之外的冗余部分,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位于预设阻值范围内。进一步地,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相等。进一步地,每一驱动信号线均包括:不少于两个的信号分支线,其中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IC连接,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进一步地,每一驱动信号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所述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贯穿其对应的子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第一信号分支线用于与驱动IC连接,第三信号分支线用于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分支线,用于连接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0°不大于90°。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角度为90°进一步地,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分别贯穿所述触控基板的有效触控区域。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子电极与所述驱动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与每一子电极对应的过孔,每个过孔均位于其对应的子电极在所述绝缘层的正向投影区域内;每个子电极通过其对应的过孔与第三信号分支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分支线、第二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不同驱动信号线中,从所述第一信号分支线与所述驱动IC的连接点经由所述第一信号分支线、第二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到达所述过孔的距离相等。进一步地,每一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与驱动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向投影具有相同面积或趋近于相同面积的重合区域。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有上述的触控基板。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有上述的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触控电极中每个子电极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从而在触控识别阶段,减小子电极之间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差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基板在一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基板在另一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现有触控基板中的子电极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如图1所示,包括:衬底基板1,形成在衬底基板1上的触控电极2和多个驱动信号线3(图1以左上角子电极和右下角子电极的驱动信号线进行示例性介绍)。其中,触控电极2由多个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子电极21组成,每个子电极21对应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线3,并通过该对应的驱动信号线3加载触控驱动信号;每一驱动信号线3与触控电极2交叠部分的面积均相同,且每一驱动信号线3包括将触控驱动信号加载到对应子电极21的有效传输部分(触控驱动信号传输路径即图1箭头所示方向)和除该有效传输部分之外的冗余部分,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位于预设阻值范围内(作为优选方案,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相等)。本实施例将触控电极中的每个子电极用于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控制在预设范围内,从而可以降低驱动信号线3的有效传输部分之间的阻值差异,使子电极之间对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响应时间达到一致。在具体实现时,本实施例每一驱动信号线由不少于两个的信号分支线组成,其中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IC连接以加载触控驱动信号,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从而将触控驱动信号传递至子电极。可见,基于驱动信号线多分支化的结构设计,在同一个驱动信号线中,只有一部分分支线作为子电极加载的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路径,本实施例并不必须保证每个驱动信号线的整体电阻相等或趋近相等,只需将每个子电极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路径的电阻控制在一定预设阻值范围内即可。下面结合具体实现方式对本实施例如何控制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包括:触控电极,由多个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子电极(图1中阴影矩形)组成。以其中的左上角TX1和右下角TX2两个子电极为例进行示例介绍。每个子电极的驱动信号线均包括:第一信号分支线001、第二信号分支线002以及第三信号分支线003。其中,第一信号分支线001、第二信号分支线002沿第一方向(图1以竖直方向为例)延伸,且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贯穿其对应的子电极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此外,第一信号分支线001用于与驱动IC连接,第三信号分支线003用于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第二信号分支线002沿第二方向延伸,用于连接第一信号分支线001和第三信号分支线003,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成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大于0°不大于90°(图1中以预设角度为90°进行示例介绍)。进一步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触控基板还包括:设置在子电极TX与驱动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层4;该绝缘层4具有与每一子电极TX对应的过孔(图3中虚线处),每个过孔均位于其对应的子电极TX在绝缘层4的正向投影区域内;每个子电极TX通过其对应的过孔与第三信号分支线003连接。从图1中可以看出,子电极TX1和TX2加载触控驱动信号的有效传输路径如箭头方向所示,分别是驱动IC→第一信号分支线001和第二信号分支线002的连接点→第二信号分支线002与第二信号分支线003的连接点→过孔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分支线001、第二信号分支线002和第三信号分支线003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不同驱动信号线中,从第一信号分支线001与驱动IC的连接点经由第一信号分支线001、第二信号分支线002和第三信号分支线003到达过孔的距离相等,即可实现不同子电极可以等电阻或者趋近于等电阻加载触控驱动信号。此外,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和多个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由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多个子电极组成,每个子电极对应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线,并通过该对应的驱动信号线加载触控驱动信号,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交叠部分的面积均相同,且每一驱动信号线包括将触控驱动信号加载到对应子电极的有效传输部分和除所述有效传输部分之外的冗余部分,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位于预设阻值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触控电极和多个驱动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由以阵列方式分布的多个子电极组成,每个子电极对应有不同的驱动信号线,并通过该对应的驱动信号线加载触控驱动信号,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信号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交叠部分的面积均相同,且每一驱动信号线包括将触控驱动信号加载到对应子电极的有效传输部分和除所述有效传输部分之外的冗余部分,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位于预设阻值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有驱动信号线的有效传输部分的电阻值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信号线均包括:不少于两个的信号分支线,其中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输出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IC连接,至少一个信号分支线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驱动信号线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所述第一信号分支线和第三信号分支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贯穿其对应的子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第一信号分支线用于与驱动IC连接,第三信号分支线用于与其所属驱动信号线对应的子电极连接;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分支线,用于连接第一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磊李彦辰肖文俊郭兰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