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志文专利>正文

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37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一段好氧区(1)、二段缺氧区(2)、三段沉淀区(3)、回流区(4)组成,好氧区(1)、缺氧区(2)池底设有曝氧管(5),池内设有填料(12、13),好氧区(1)、缺氧区(2)内设置孔眼隔墙(14、15、16、17、18)和整流板(11)。(*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指,一种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装置由一段好氧区、二段缺氧区、三段沉淀区、回流区组成,好氧区、缺氧区池底设有曝氧管,池内设有填料,好氧区、缺氧区内设置孔眼隔墙和整流板。本技术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装置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好氧区、缺氧区、沉淀回流区,三区的体积按好氧区∶缺氧区∶沉淀区=1∶4∶1。好氧区、缺氧区池底布置曝气管,池内布置弹性立体填料或组合填料,好氧区、缺氧区内设置孔眼隔墙及整流板,池内水流按上、下翻腾流态推流流动,从而使污水与填料充分接触,沉淀区采用排泥斗集泥,好氧区、缺氧区局部排泥管可定期通过回流泵回流到好氧区前端或后端,污水依次经过好氧区、缺氧区,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流入后续工艺,老化膜及沉泥回流至缺氧区。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是针对现行的水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有机地将好氧、缺氧、沉淀三种水处理技术有机地揉合于缺氧水解技术中,利用好氧菌吸附性、耐冲击性及COD去除活性较强的特点,缺氧水解挂膜采用先进行好氧运行在弹性立体填料或组合填料表面形成好氧生物膜,然后逐步降低溶解氧将好氧膜转化成缺氧水解酸化膜,并且形成一段好氧、二段缺氧、三段沉淀回流的工艺模式,好氧区利用好氧菌生物氧化功能消耗原污水中的溶解氧,为缺氧环境创造稳定的溶解氧条件,缺氧区利用水解酸化菌对有机物进行生物裂解,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工艺的进一步生物氧化创造条件,沉淀回流区将缺氧区脱落的老化膜及流失的水解酸化菌沉淀回流到缺氧区水解和重新利用,从而强化水解效果,减少剩余老化膜的排放。另外定期分别利用穿孔排泥管对好氧区、缺氧区局部沉泥进行回流利用,强化整体工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与传统的生物膜缺氧水解装置相比,水解酸化膜挂膜时间能缩短1-2个月,COD去除率提高10%-20%,水解效率能提高10%~20%,剩余污泥产泥率低20%-30%,该装置耐冲击负荷及水解区稳定性能均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制成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明显优于现行的同类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回流区(4)与沉淀区(3)通过排泥渠(9)及管道连接,回流管(6)分别接进好氧区进水渠(10)及好氧区后端,好氧区前段设堰流进水渠(10)和整流板(11),沉淀区(3)上部设孔眼配水渠(19)、整流板(20)及锯齿堰双向出水渠(21),池底设泥斗(23),好氧区(1)和缺氧区(2)池底局部设穿孔排泥管(7、8)与回流区(4)相连。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经过预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渠(10)从底部进入好氧区,从下到上与好氧填料(12)接触后,通过隔墙(14)进入缺氧区,分别通过缺氧区隔墙(15、16、17)孔眼形成上、下翻腾水力流态充分与缺氧区填料(13)接触,由隔墙(18)孔眼进入沉淀区孔眼配水渠(19),从上至下形成固液分离,上清液通过出水渠流入后续工艺,老化膜及沉泥由泥斗(23)通过排泥斜管(22)、排泥渠(9)进入回流区(4),通过回流泵回流至好氧区后端,好氧区、缺氧区定期通过穿孔排泥管(7、8)与回流区相连,通过回流管(6)回流至好氧区前端或后端,防止好氧区、缺氧区局部沉泥,缺氧区曝气管挂膜时供风曝气,挂膜后停运,好氧区曝气管一直供风呈好氧运行,系统脱落的老化膜大部分回流到缺氧区水解酸化成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小部分排出装置进入污泥处理工艺中。其COD去除率可达20%-40%,装置出水可生化性在去除较多BOD5的前提下能保证等于或大于进水可生化性。为后续好氧工艺创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一段好氧区(1)、二段缺氧区(2)、三段沉淀区(3)、回流区(4)组成,好氧区(1)、缺氧区(2)池底设有曝氧管(5),池内设有填料(12、13),好氧区(1)、缺氧区(2)内设置孔眼隔墙(14、15、16、17、18)和整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流区(4)与沉淀区(3)通过排泥渠(9)及管道连接,回流管(6)分别接进好氧区进水渠(10)及好氧区后端,好氧区前段设堰流进水渠(10)和整流板(11),沉淀区(3)上部设孔眼配水渠(19)、整流板(20)及锯齿堰双向出水渠(21),池底设泥斗(23),好氧区(1)和缺氧区(2)池底局部设穿孔排泥管(7、8)与回流区(4)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指,一种改良型生物膜缺氧水解技术的装置。本技术由一段好氧区、二段缺氧区、三段沉淀区、回流区组成,好氧区、缺氧区池底设有曝氧管,池内设有填料,好氧区、缺氧区内设置孔眼隔墙和整流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明显的,与传统的生物膜缺氧水解装置相比,水解酸化膜挂膜时间能缩短1-2个月,COD去除率提高10%-20%,水解效率能提高10%~20%,剩余污泥产泥率低20%-30%,该装置耐冲击负荷及水解区稳定性能均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制成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明显优于现行的同类装置。文档编号C02F3/00GK2600436SQ0323920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魏志文, 陈家玉, 翁勤学, 邹同庆 申请人:魏志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文陈家玉翁勤学邹同庆
申请(专利权)人:魏志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