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终沉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456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管道、浮渣圈、溢流堰和空气提升器,在溢流堰下方装有生物滤料层。废水处理终沉槽可以对污染物含量变化比较大的废水进行净化,使其排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属于环保设备
在目前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中,所用终沉槽只能对废水进行沉淀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污泥、澄清水和浮渣分别排出终沉槽。在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变化比较大时,终沉槽不能对其进行净化,因而排出终沉槽的澄清水的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因而使整套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下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能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澄清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提高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本技术所设计的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管道、浮渣圈、溢流堰和空气提升器,在溢流堰下方装有生物滤料层。所述生物滤料层由滤网包裹。本技术所设计的废水处理终沉槽中带有生物滤料层,在澄清水通过生物滤料层,到达溢流堰的过程中,生物滤料层中的微生物对澄清水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澄清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因此这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可以对污染物含量变化比较大的废水进行处理,对废水的污染冲击负荷有较大的适应能力,可以提高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废水处理终沉槽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到图3所示。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1、浮渣圈2、溢流堰3、废水进水管道4、澄清水排出管道5、污泥排放管道6和浮渣排放管道7,外壳1的上部为圆柱形圆筒,其下部为圆锥形沉淀槽,浮渣圈2安装在外壳1的上部中间,浮渣圈2与外壳1内壁之间装有档板8,档板8上装有溢流堰3,溢流堰3内侧的档板8的板面上有通孔9,溢流堰3外侧的档板8的板面上无通孔,作为集水槽。废水进水管道4安装在废水处理终沉槽中央,澄清液排出管5与集水槽相通,在废水进水管道4的中心管10中装有污泥空气提升器11,污泥排放管道6与污泥空气提升器11的出口连接,在浮渣圈2中装有浮渣空气提升器12,浮渣排放管道7与浮渣空气提升器12的出口连接。在安装溢流堰3的档板8的下方,浮渣圈2和外壳1之间装有生物滤料层13,生物滤料层13下部由滤网包裹,以保持生物滤料层的位置。在生物滤料层中装有反冲洗管14,以定期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在使用中,含有污泥的废水由废水进水管道4进入外壳1的下部沉淀槽中,废水中的污泥下沉,澄清水留在上部,废水中的浮渣进入浮渣圈2内。随着废水不断流入,澄清水上升,通过生物滤料层13,在生物滤料层13中,微生物对澄清水进行净化,使澄清水达到排放标准,达到排放标准的澄清水流过溢流堰3,由澄清水排出管道5排出废水处理终沉槽。沉淀槽中的污泥由污泥空气提升器11将其排出废水处理终沉槽,浮渣圈2中的浮渣由浮渣空气提升器12将其排出废水处理终沉槽。权利要求1.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管道、浮渣圈、溢流堰和空气提升器,其特征是在溢流堰下方装有生物滤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废水处理终沉槽,其特征是所述生物滤料层由滤网包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属于环保设备
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管道、浮渣圈、溢流堰和空气提升器,在溢流堰下方装有生物滤料层。废水处理终沉槽可以对污染物含量变化比较大的废水进行净化,使其排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文档编号C02F3/00GK2458300SQ0026532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周国强, 宿波, 胡思齐, 罗雄 申请人:北京环球绿洲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水处理终沉槽,包括外壳、管道、浮渣圈、溢流堰和空气提升器,其特征是:在溢流堰下方装有生物滤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强宿波胡思齐罗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球绿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