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11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处理单元为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套筒组合结构,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池(6)在外;沉淀池(7)居中;过滤池(8)在内;各套筒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原水先经过最外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通过溢流的方式逐步进入沉淀池(7)和过滤池(8)。(*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式一体化结构的污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处理单元为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套筒组合结构,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池6在外;沉淀池7居中;过滤池8在内;各套筒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原水先经过最外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通过溢流的方式逐步进入沉淀池7和过滤池8。其中,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从外到内高度依次降低。本技术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其在结构上采用紧凑的三层圆形套筒状设计,从而使得整套装置的占地面积降到最小,与常规处理装置相比较,其占地面积节省了50%;由于各单元间采用溢流方式进行衔接,无需管道连接,节省投资,可避免管道阻塞;一体化的结构减少了控制阀门的数量,操作管理简便;简化了操作过程;此外,由于该装置采用套筒式设计,外层生物接触氧化池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曝气使水温升高,对内层处理单元有一定的保温作用,提高了保温效果,使其在冬季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图2是附图说明图1的A-A侧剖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到,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沉淀单元及过滤单元,所述的三个处理单元为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套筒,其中,生物接触氧化单元为最外层的套筒,直径最大、高度最高;沉淀池单元为中间层套筒,直径略小、高度略低;过滤单元为最内层套筒,直径最小、高度最低;各套筒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原水先经过最外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单元,通过溢流的方式逐步进入沉淀池单元和过滤池单元。上述各个水处理单元本身系现有技术,这里对生物接触氧化单元、沉淀单元及过滤单元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但是将原本分散的独立存在的这些处理单元有机地组合成为一体式结构的技术方案正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如图2、3所示,原污水通过环状进水管1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6的底部,向上流,直至污水经溢流堰9进入沉淀池7,由于沉淀池7中挡板的作用,水呈上向流,经溢流堰进入过滤池8的出水槽(出水槽上连接有水管2,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反冲洗出水管2上的阀门(未示出)是常闭的),再溢流至过滤池8中,水经石英砂滤料过滤后,经设在过滤池8底部的滤池出水管5排出该污水处理装置。在滤池中,水位不得低于滤料层。为保证滤池中水位的恒定,应该使滤池出水管伸出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后挑高到适当的高度,使滤池出水管5与过滤池8形成连通器。在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内还设置有曝气管3,环型进水管1。在所述的沉淀池7上设置有溢流堰9,池底有环型排泥管。所述的过滤池8连接出水管5。反冲洗出水管2由过滤池8引出。以下结合图4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1、调节池(位于本技术所述结构之前)调节池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原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使进入处理系统的原污水水质均匀,水量稳定,减小原污水对处理系统的冲击,使整个处理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正常运行。2、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供微生物固着生长的填料,全部浸没在污水之中,相当于一种浸没在污水之中的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提供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并起搅拌混合作用,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填料,供微生物栖息。净化污水除主要依靠填料上的生物膜外,滤池中尚存在一定浓度类似于活性污泥的悬浮生物量,它对污水也有净化作用。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它综合了曝气池和生物滤池两者的优点。3、沉淀沉淀池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水质净化效果。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泥水分离。排出清澈的处理水,对沉淀污泥进行浓缩。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值。4、过滤过滤的作用是去除生物过程未能沉降的颗粒和胶状物质;提高悬浮固体、浊度、磷、BOD、COD、重金属、细菌、病毒及其他物质等指标的去除率。由于去除了悬浮固体及其他干扰物质,因而可增进消毒效率,并降低消毒剂用量。5、消毒消毒的作用是保证出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余氯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本项目采用的消毒剂是二氧化氯粉剂,二氧化氯消毒有以下优点A.不会生成有机氯化物;B.比自由氯的杀菌效果好;C.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除嗅,去色,氧化锰、铁等物质。该装置将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综合为一体,可有效去除有机物及固体污染物,同时可降低混浊度、色度、臭味等,装置内部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水力条件,各单元间全部采用自流,动力消耗低,并且可有效避免阻塞,提高了设备的稳定运行率,保证出水的质量。本技术与常规设备比较,由于在结构上采用套筒式设计,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并且各处理单元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节省了管道费用。由此一体化设备较常规处理方式节省投资20~30%,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处理单元为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套筒组合结构,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池(6)在外;沉淀池(7)居中;过滤池(8)在内;各套筒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原水先经过最外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通过溢流的方式逐步进入沉淀池(7)和过滤池(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从外到内高度依次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内还设置有曝气管(3),环型进水管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沉淀池(7)上设置有溢流堰(9),池底有环型排泥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池(8)连接出水管(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组合式一体化结构的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处理单元为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套筒组合结构,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池6在外;沉淀池7居中;过滤池8在内;各套筒之间采用溢流方式衔接,原水先经过最外层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通过溢流的方式逐步进入沉淀池7和过滤池8。其中,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及过滤池8从外到内高度依次降低。本技术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将生物接触氧化、沉淀和过滤三个处理单元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保温性能好、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和运行管理简便易行。文档编号C02F9/02GK2568641SQ0224643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王守伟, 何建平, 万波, 赵燕, 孟光辉, 李连生, 高原, 周希贵 申请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伟何建平万波赵燕孟光辉李连生高原周希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