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
技术介绍
建筑遮阳可以调节传入室内太阳辐射的和采光效果,《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建筑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调节室内光热环境,目前市面上电动遮阳板产品越来越多,但基本是以手动控制为主,对遮阳板的角度也比较随意,随着智能家居、楼宇控制系统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手动控制的产品无法集成到这些智能化的系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设有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用于为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供电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继电器模块能够按接收到的正反转控制信号驱动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所接遮阳板的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所述通信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入网络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来自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模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模块接入有用于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设有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用于为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供电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继电器模块能够按接收到的正反转控制信号驱动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所接遮阳板的驱动电机(Motor)正转和反转;所述通信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入网络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来自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设有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继电器模块和用于为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供电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继电器模块能够按接收到的正反转控制信号驱动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所接遮阳板的驱动电机(Motor)正转和反转;所述通信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入网络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将所述来自网络的正反转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接入有用于为所述驱动电机(Motor)供电的电机电源;所述的继电器模块由第一继电器(J1)、第一二极管(D1)、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继电器(J2)、第二二极管(D2)、第二三极管(Q2)、第二电阻(R2)和保险丝(F1)组成;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机电源、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静触点接地、常开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机电源、动触点通过所述保险丝(F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Motor)的供电端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与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电机电源、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常闭静触点接地、常开静触点连接所述电机电源、动触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Motor)的供电端负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P1)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P2)分别接收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的高低电平信号作为所述正反转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和以太网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型电动遮阳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和以太网模块均通过串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全军,杨仕超,陶晓朝,麦粤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