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橡胶基体40‑60份,氮化铝20‑30份,多巴胺15‑25份,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20‑35份,羟基硅油1‑3份,双‑2,5硫化剂2‑5份,去离子水适量,Tris‑HCl缓冲溶液适量,石墨烯0.5‑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甲苯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多巴胺在氮化铝表面氧化聚合形成紧密附着的聚多巴胺层,同时在包覆氮化铝的聚多巴胺层表面负载银纳米粒子,可以有效防止氮化铝发生水解,保障氮化铝优异的热导率,与纳米银粒子复配填充硅橡胶,提高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的高导热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界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LED制造和封装工艺的不断进步,LED的功率越来越大。目前,商品化的大功率LED输入功率一般在1W以上,芯片面积1mm×1mm,热流密度在100W/cm2以上,散热要求非常高。热量从芯片传到外部环境,要经过若干界面,界面之间的间隙、基板的翘曲都会影响键合和局部的散热,形成界面热阻。随着LED向大功率、高亮度发展,界面热阻已成为LED行业难题之一,必须从热界面材料(TIM)、散热结构等多方面加以解决,而热界面材料是降低大功率LED灯具中界面热阻的有效手段之一。导热硅橡胶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同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散除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高导热率硅橡胶主要是填充型导热橡胶,由高分子基体和高导热填料组成,其中导热填料是主要的导热载体。常用的导热填料有金属类、氧化物类、氮化物类、碳化物类等。其中氮化铝高纯单晶体理论热导率可达320W/(m·K),具有可靠的电绝缘性能、较低的介电损耗和介电常数,是理想的导热填料,但由于氮化铝吸潮后会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的Al(OH)3会使导热通路产生中断,进而影响声子的传递,因此做成品后热导率偏低,即使使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也不能保证100%填料表面被包覆。徐又一、蒋金泓等人在发表的《多巴胺的自聚-附着行为与膜表面功能化》一文中,综述了多巴胺在表面改性中的研究进展,对多巴胺自聚-复合改性原理及其在表面功能化方面的应用作了详述。水溶液条件下,多巴胺能在溶解氧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交联反应,形成强力附着于聚合物、金属、陶瓷、玻璃、木材等一系列固体材料表面的聚多巴胺复合薄层,并以具有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复合层为平台,对膜进行进一步的表面修饰可以实现膜的功能化。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多巴胺包覆氮化铝,提高其热导率,制备一种导热系数高、绝缘性能好、稳定性好的聚多巴胺功能修饰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橡胶基体40-60份,氮化铝20-30份,多巴胺15-25份,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20-35份,羟基硅油1-3份,双-2,5硫化剂2-5份,去离子水适量,Tris-HCl缓冲溶液适量,石墨烯0.5-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甲苯适量。具体步骤如下:(1)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的制备:将氮化铝加入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容器中超声分散30-50分钟,然后加入多巴胺水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用Tris-HCl缓冲溶液调节其pH值为8.5,在室温条件下搅样反应20-24小时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变为无色,干燥箱中50-70℃干燥20-24小时,所得产品为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的氮化铝;(2)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浸入到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在搅拌状态下,反应6-10小时后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氮气吹干,得到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3)混合导热填料的制备:①、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甲苯中,配制成20-50mg/ml的溶液,然后将石墨烯加入到该溶液中,经过功率300-1000W的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30-60分钟,使石墨烯表面被活性剂浸润,并最终将石墨烯剥离成更薄的片层结构并均匀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②、将步骤(2)所得到的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加入到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混合,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导热填料干燥处理,待用;(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导热填料加入到硅橡胶基体中,并加入羟基硅油,在真空捏合机中捏合混炼30-40分钟,取出后常温放置20-24小时,得到导热硅橡胶混炼胶;(5)将步骤(4)所得到的混炼胶在双轴混炼机上薄通4-6次,薄通过程中加入双-2,5硫化剂,薄通出片后在160-190℃下高温模压硫化10-30分钟,得到成型好的片状硅胶材料;(6)将步骤(5)所得到的成型好的片状硅胶材料在190-220℃下二次硫化3-5小时,得到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其中,所述的步骤(1)中多巴胺水溶液的浓度为1.5-2.5g/L。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在水溶液中,多巴胺的邻苯二酚基团首先被氧化生成具有邻苯二醌结构的多巴胺醌化合物,继而发生反歧化反应产生半醌自由基,然后偶合形成交联键,同时在氮化铝表面形成紧密附着的聚多巴胺层,有效防止氮化铝发生水解,保障氮化铝优异的热导率,提高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的高导热散热性能。(2)聚多巴胺表面的邻苯二酚基团和醌式基团对银离子具有络合作用,使银离子吸附在其表面,同时聚多巴胺利用表面酚羟基的氧化还原性将吸附的银离子原位化学还原成银纳米粒子固定在包覆氮化铝的聚多巴胺层表面,导热体系具有较高的致密性,用以填充硅橡胶使产品具有较高热导率,并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撕裂强度和电绝缘性能。(3)将石墨烯经表面处理后,将其超声分散成更薄的片层结构,更有利于形成导热网络,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与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填料复配加入到硅橡胶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组成:硅橡胶基体55,氮化铝24,多巴胺20,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28,羟基硅油2,双-2,5硫化剂4,去离子水适量,Tris-HCl缓冲溶液适量,石墨烯1,十二烷基硫酸钠0.6,甲苯适量。具体步骤如下:(1)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的制备:将氮化铝加入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容器中超声分散40分钟,然后加入多巴胺水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用Tris-HCl缓冲溶液调节其pH值为8.5,在室温条件下搅样反应24小时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变为无色,干燥箱中60℃干燥24小时,得到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的氮化铝;(2)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浸入到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在搅拌状态下,反应9小时后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氮气吹干,得到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3)混合导热填料的制备:①、将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到甲苯中,配制成20mg/ml的溶液,然后将石墨烯加入到该溶液中,经过功率1000W的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40分钟,使石墨烯表面被活性剂浸润,并最终将石墨烯剥离成更薄的片层结构并均匀分散得到石墨烯分散液;②、将步骤(2)所得到的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加入到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混合,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导热填料干燥处理,待用;(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导热填料加入到硅橡胶基体中,并加入羟基硅油,在真空捏合机中捏合混炼35分钟,取出后常温放置24小时,得到导热硅橡胶混炼胶;(5)将步骤(4)所得到的混炼胶在双轴混炼机上薄通5次,薄通过程中加入双-2,5硫化剂,薄通出片后在170℃下高温模压硫化20分钟,得到成型好的片状硅胶材料;(6)将步骤(5)所得到的成型好的片状硅胶材料在200℃下二次硫化4小时,得到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其中,步骤(1)中多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橡胶基体40‑60份,氮化铝20‑30份,多巴胺15‑25份,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20‑35份,羟基硅油1‑3份,双‑2,5硫化剂2‑5份,去离子水适量,Tris‑HCl缓冲溶液适量,石墨烯0.5‑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甲苯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硅橡胶基体40-60份,氮化铝20-30份,多巴胺15-25份,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20-35份,羟基硅油1-3份,双-2,5硫化剂2-5份,去离子水适量,Tris-HCl缓冲溶液适量,石墨烯0.5-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2-0.8份,甲苯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LED用含有石墨烯的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的制备:将氮化铝加入去离子水中,在超声容器中超声分散30-50分钟,然后加入多巴胺水溶液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用Tris-HCl缓冲溶液调节其pH值为8.5,在室温条件下搅样反应20-24小时过滤,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变为无色,干燥箱中50-70℃干燥20-24小时,所得产品为表面包覆聚多巴胺层的氮化铝;(2)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聚多巴胺功能修饰氮化铝浸入到20m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在搅拌状态下,反应6-10小时后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氮气吹干,得到纳米银修饰的氮化铝;(3)混合导热填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和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