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主要由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并设有臭氧进气口和待处理水柱入口;一级反应罐安装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扩压尾管并与气水混合器的液液混合管连接,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二级反应分离罐内设有湍流输水管并与一级反应罐上部一侧的出水口连通,罐的底部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并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的喷嘴相连,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罐顶则设有气渣排放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液混合功能强,调节注水量可控制臭氧投放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废气废渣可与净化水分离。(*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臭氧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两级反应罐循环混合的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按,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利用其氧化和消毒作用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臭氧还具有去味、除臭和脱色等作用。因此,可利用臭氧对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进行消毒净化处理,或对水产养殖、育苗税及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利用臭氧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时,需将含有臭氧的气体送入待处理水中,使臭氧与水充分接触并被水吸收,以完成对水的净化处理。因此,臭氧能否与水充分混合和接触是决定水处理装置净化处理效果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的臭氧水处理装置有多种型式,如鼓泡式、机械搅拌式、喷雾式和射流式等,其中大多数型式的水处理装置的体积都很大,占地面积也相当大,而且设施固定不能灵活搬运;尤其是处理工作状态不能灵活调整,其处理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射流式臭氧水处理器的体积虽然不大,但单独使用时的处理效率较低,气液作用的范围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以增强臭氧与水的混合功能,并在保证混合效果的前提下使臭氧投加量和待处理水流量连续可调;此外,还使其具备水渣分离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利用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一种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用于使臭氧与待处理水混合的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设有气室的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用于使臭氧与水进行前期反应的一级反应罐设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与气水混合器的液液混合管连通的扩压尾管,罐的上部一侧发有出水口;二级反应分离罐中设有湍流输水管并与一级反应罐上部一侧的出水口连通,罐底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并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顶部的喷嘴连通,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罐的顶部则设有气渣排放口。基于以上的结构,由二级反应分离罐泵入气水混合器喷嘴的压力循环水,首先与进入气室的臭氧在气液混合管内进行气液混合并形成乳状液,然后在液液混合管内与进入住水腔的待处理水进行液液混合,这种双重混合在一级反应罐内的扩压尾管中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的湍流输水管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本技术将具有很强的气液混合功能。而且,在臭氧供应量一定的条件下,调节注水量即可达到控制臭氧投放量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的目的。此外,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废气废渣还可有效分离。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主要由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气水混合器主要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注水腔1为圆筒形,其上部设有用于注入待处理水的注水口2。气液混合管3为一长喉管,安装在注水腔1的顶部并伸入注水腔1内,其上部设有气室4和臭氧进气口5。喷嘴6安装于气液混合管3的顶部并伸入气液混合管3上部的气室4中。液液混合管7安装在注水腔1的底部并伸入气液混合管3正下方的注水腔1内,其底端设有可增加混合液压力的扩压管8。一级反应罐9安装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扩压尾管10并与液液混合管7底端的扩压管8相连,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11。二级反应分离罐12内设有湍流输水管13并通过进水管14与一级反应罐9上部一侧的出水口11相连。罐的底部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15并通过循环水管16和循环泵17与气水混合器顶部的喷嘴6连通;为防止气体进入循环泵17内,在二级反应分离罐12的底部设有气体隔离罩18,循环泵17对侧的气体隔离罩18底部设有一排水小孔19。二级反应分离罐12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20;为保证水渣分离,在净化水出口20的内侧设有液渣分离挡板21,其底部靠近罐壁处设有排水小孔22。二级反应分离罐12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排放废气废渣的气渣排放口23。本技术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循环泵17将二级反应分离罐12内的水抽出,增压后送入气水混合器的喷嘴6并以此作为气水混合器中气液混合和液液混合的动力。在气水混合器中,由臭氧进气口5进入气室4的臭氧与注水口2注入注水腔1内的待处理水进行混合;经一级反应罐9进行前期反应后,处理水和由水中逸出的臭氧一同进入二级反应分离罐12的湍流输水管13进行二次湍流混合,以使臭氧得到充分利用。气水混合液进入二级反应分离罐12中继续进行接触反应并减压分相,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其它水生生物经臭氧分解反应后形成的废渣连同残余气体一起上浮到二级反应分离罐12的顶部并借助系统的压力由气渣排放口23吹出,处理后的净化水则由净化水出口20排出。待处理水由注水口2注入,其注水量可按要求进行调节;排出的净化水量与注入量相等,注水量的大小基本上不影响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因此,在臭氧供应量一定的条件下,调节注水量即可达到控制臭氧投加量以获得最佳处理效果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所述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并设有臭氧进气口和待处理水注入口;所述一级反应罐安装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扩压尾管并与气水混合器的液液混合管相连,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二级反应分离罐内设有湍流输水管并与一级反应罐上部一侧的出水口相连,罐的底部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并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顶部的喷嘴连通,罐顶部则设有气渣排放口,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注水腔为圆筒形,其上部一侧设有注水口;气液混合管为长喉管,安装在注水腔的顶部并伸入注水腔内,其上部设有气室和臭氧进气口;喷嘴安装于气液混合管的顶部并伸入气液混合管上部的气室中;液液混合管安装在注水腔的底部并伸入气液混合管正下方的注水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液混合管的底端设有扩压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应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气体隔离罩,循环泵对侧的气体隔离罩底部设有排水小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反应分离罐上部一侧净化水出口的内侧设有液渣分离挡板,其底端靠近罐壁处设有排水小孔。专利摘要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主要由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并设有臭氧进气口和待处理水柱入口;一级反应罐安装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扩压尾管并与气水混合器的液液混合管连接,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二级反应分离罐内设有湍流输水管并与一级反应罐上部一侧的出水口连通,罐的底部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并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的喷嘴相连,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罐顶则设有气渣排放口。本技术气液混合功能强,调节注水量可控制臭氧投放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废气废渣可与净化水分离。文档编号C02F1/78GK2541450SQ0220535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罐循环混合式臭氧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气水混合器、一级反应罐和二级反应分离罐组成;所述气水混合器由注水腔、气液混合管、液液混合管和喷嘴构成并设有臭氧进气口和待处理水注入口;所述一级反应罐安装在气水混合器的下方,罐内设有扩压尾管并与气水混合器的液液混合管相连,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二级反应分离罐内设有湍流输水管并与一级反应罐上部一侧的出水口相连,罐的底部一侧设有循环水出口并通过循环水管和循环泵与气水混合器顶部的喷嘴连通,罐顶部则设有气渣排放口,罐的上部一侧设有净化水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明,李宝华,孙晓旺,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