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43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内表面曝气设备的制造。它是一种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包括螺旋转刺、转筒及转轴组成;螺旋转刺长短相间地并且按螺旋轨迹固定在转筒的表面,形成凸凹排列的螺旋刺状体,转筒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支撑转筒并且传递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充氧能力和动力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内表面曝气设备的制造。无论任何机械曝气机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空气与水体的充分混合作用,实现氧的转移。目前污水处理领域内表面曝气设备通常采用转刷或转盘等机械曝气机进行充氧曝气。此类方法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充氧能力较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它是由若干个凹型刺状体,按一定的螺旋轨迹排列在回转体表面。本技术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高设备的充氧能力,增加动力效率。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成本低。本技术包括螺旋转刺、转筒及转轴组成。本技术参照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是螺旋转刺曝气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是螺旋转刺,长短相间地固定在转筒2的表面,形成凸凹排列刺状体,长短相间可以减轻重量,增加回转半径,加强混合作用,凸凹型刺状体可增加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凹槽内水质的含氧浓度。在旋转过程中,使含氧水体沿凹槽内产生离心作用,增大扩散范围,提高充氧能力;2是转筒,固定在转轴3上,转筒2使凸凹型刺状体按确定的螺旋轨迹安装在其表面,当转筒2旋转时,螺旋转刺依次工作,产生均匀动力,改善转筒2的受力条件,提高动力效率;3是转轴,支撑转筒2并传递动力。本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的特点是明显的,螺旋转刺曝气机旋转工作时,由若干个独特的凹型刺状体,带着空气按一定的螺旋轨迹,依次进入水中产生均匀动力,改善了转体的受力条件。通过这种混合作用,实现了氧的转移。同时,由于旋转作用使含氧水体沿凹槽内产生离心力,并沿着离心力方向扩散,从而提高了充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旋转刺(1)、转筒(2)及转轴(3)组成,螺旋转刺(1)长短相间地并且按螺旋轨迹固定在转筒(2)的表面,形成凸凹排列的螺旋刺状体,转筒(2)固定在转轴(3)上,转轴(3)支撑转筒(2)并且传递动力。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内表面曝气设备的制造。它是一种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包括螺旋转刺、转筒及转轴组成;螺旋转刺长短相间地并且按螺旋轨迹固定在转筒的表面,形成凸凹排列的螺旋刺状体,转筒固定在转轴上,转轴支撑转筒并且传递动力。本技术提高了充氧能力和动力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文档编号C02F3/14GK2400437SQ99255009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胜军, 李新, 王显 申请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富德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转刺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旋转刺(1)、转筒(2)及转轴(3)组成,螺旋转刺(1)长短相间地并且按螺旋轨迹固定在转筒(2)的表面,形成凸凹排列的螺旋刺状体,转筒(2)固定在转轴(3)上,转轴(3)支撑转筒(2)并且传递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军李新王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富德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