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卫鸿飞专利>正文

烟叶密集烤房用卧式双炉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40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下排湿的烟叶密集烤房轨道式蜂窝煤加热装置,包括由上部、底部和两侧壳体构成的轨道式火龙、安装在火龙前门口上的火龙前门、安装在火龙后门口上的火龙后门,在轨道式火龙内底部上安装有轨道,在轨道上放置有带滑轮的进煤球筐,轨道式火龙的前部为火龙进煤端,轨道式火龙的后部为火龙燃烧端,火龙进煤端的高度高于火龙燃烧端的高度,轨道式火龙的上部开有出火口,火龙后门上设有进风口,具有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一次装煤、省工省时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烟叶密集烤房中使用的一次装煤的劳动强度低和操 作方便的烟叶密集烤房用卧式双炉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新鲜烟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必须经过烘烤调制阶段才能成为商品初烤烟 叶。目前,国外多数烟叶种植农场采用金属骨架的全自动密集烤房,以电、燃 油、燃煤锅炉等为主要烤烟能量来源,该类加热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但造价、 使用成本高,不适宜我国以个体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广大烟区推广。以蜂窝煤作 为燃料用于烟叶烘烤,目前较多釆用圆形蜂窝煤、卧式燃烧室, 一次填装满燃 烧室后,烘烤时根据需要分层燃烧。多年实践表明,该加热装置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装煤较困难;二是圆形蜂窝煤装后煤与煤间隙较大,造成燃烧室内冷热空 气不均,热气回流,热效率低,费煤;三是控火困难,需要大火时火上不来, 不需要时,火势大而难控;四是煤量难以控制,中间加煤时易造成加热室掉火, 烤房温度下降;五是大多数装置均采用钢材制作,容易生锈,使用寿命短,成 本高;六是炉膛空间较小,不能完全实现一次装煤烘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加热装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煤量大、热 效率高、 一次装煤、省工省时、操作方便、建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叶密集烤房用卧式双炉加热装置,包括由耐火材料构成的火龙体(1),其特征在于:火龙体(1)分为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中间以耐火材料(4)隔开,左火龙体(2)的出火口和右火龙体(3)的出火口汇集在一起成为火龙体总出火口(5),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上均开有二次进风口(6),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的进煤口(7)上均安装有带有进风口的火龙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叶密集烤房用卧式双炉加热装置,包括由耐火材料构成的火龙体(1),其特征在于火龙体(1)分为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中间以耐火材料(4)隔开,左火龙体(2)的出火口和右火龙体(3)的出火口汇集在一起成为火龙体总出火口(5),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上均开有二次进风口(6),左火龙体(2)和右火龙体(3)的进煤口(7)上均安装有带有进风口的火龙门(8)。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烟叶密集烤房用卧式双炉加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火龙门(8)上开有的进风口分别为手动进风口 (9)和风机进风口 (10), 风机进风口 (10)与自动进风系统接通,在火龙门(8)的内部风机进风口 (10) 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鸿飞韦凤杰刘国顺王海涛朱光明石秋环李永涛尚九昌
申请(专利权)人:卫鸿飞韦凤杰刘国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