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渣脱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44034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沼渣脱水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挤压脱水装置,挤压脱水装置前端设置有螺旋加料机,后端设置有皮带输送机,下方设置集液池,挤压脱水装置包括机壳、转动轴、叶片、进料口和出渣口,机壳上分布有若干个滤水孔,机壳外壁上设置有箍圈;转动轴由同轴心连接的前端直轴段、第一锥轴段、第二锥轴段和末端直轴段,叶片呈螺旋状焊接在转动轴上,进料口设置在靠近螺旋加料机一侧的机壳上方,出渣口设置在靠近皮带输送机一侧的机壳端部,集液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渣液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沼渣脱水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沼渣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沼渣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固体物质,含水率在90%左右,如果不对其处理任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厌氧发酵后的沼渣含有大量有机质、腐殖酸、氮、磷、钾等养分,不加于回收利用对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传统的沼渣处理方法是用沼渣进行堆肥,但需要大量的添加物来调节其含水率和C/N比,且周期较长,同时堆肥过程中会产生臭气等污染环境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且产生的堆肥销路不畅等问题,限制了沼渣堆肥的推广应用。由此可见,传统的沼渣处理方法,由于沼渣的含水量较多,使得沼渣的运输费和后续处理费增加,限制了沼渣的深加工再利用。目前沼渣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机械固液分离过滤预处理,并采用压榨脱水机对沼渣进行高压压榨,将沼渣含水率降低至70%左右,可大幅度降低沼渣的含水率,减少沼渣的体积,降低其运输费用和后续处理处置的费用。但是一般制造有机肥的沼渣要求含水率一般在40~50%,因此,经过压榨脱水后的沼渣还需要进行晒干或配兑糠粉来调节沼渣水分,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因此,研制一种渣液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寿命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沼渣脱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沼渣脱水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挤压脱水装置(5),挤压脱水装置(5)前端设置有螺旋加料机(6),后端设置有皮带输送机(4),下方设置集液池(2),挤压脱水装置(5)包括机壳(57)、转动轴、叶片(54)、进料口(59)和出渣口(51),机壳(57)上分布有若干个滤水孔,机壳(57)外壁上设置有箍圈(56);转动轴包括由同轴心连接的前端直轴段(53)、第一锥轴段(55)、第二锥轴段(58)和末端直轴段(510),前端直轴段(53)与末端直轴段(510)通过轴承(52)与轴承座安装在机壳(57)上,叶片(54)呈螺旋状焊接在转动轴上,第一锥轴段(55)、第二锥轴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沼渣脱水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挤压脱水装置(5),挤压脱水装置(5)前端设置有螺旋加料机(6),后端设置有皮带输送机(4),下方设置集液池(2),挤压脱水装置(5)包括机壳(57)、转动轴、叶片(54)、进料口(59)和出渣口(51),机壳(57)上分布有若干个滤水孔,机壳(57)外壁上设置有箍圈(56);转动轴包括由同轴心连接的前端直轴段(53)、第一锥轴段(55)、第二锥轴段(58)和末端直轴段(510),前端直轴段(53)与末端直轴段(510)通过轴承(52)与轴承座安装在机壳(57)上,叶片(54)呈螺旋状焊接在转动轴上,第一锥轴段(55)、第二锥轴段(58)上的叶片(54)随锥轴半径的增加,导程递减,叶片(54)高度渐缩;进料口(59)设置在靠近螺旋加料机(6)一侧的机壳(57)上方,出渣口(51)设置在靠近皮带输送机(4)一侧的机壳(57)端部,集液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立人李星勇林顺富邵云龙洪俊杰陈天富
申请(专利权)人:嵩明润土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