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水净水器。现有的饮用净水器具有混凝、澄清和过滤三道净水工艺技术,但絮凝时间在6-20分钟之间,因而存在有絮凝时间长,以及对1500mg/L以上高浊水净化效果不佳,和漂浮滤料易结块,出水质量不易保持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效能高,水质好的产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壳体(1)、机座(7)、絮凝系统(8)、沉淀系统(2)、滤料反冲系统(1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絮凝系统(8)设置整流网板(10)和固体接触絮凝室(3)、滤料反冲系统(13)设置有表冲管(16)和顶冲管(18)。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在于固体接触絮凝室(3)内设置有顶面排泥斗(21)和排泥管(20),回水管(4)。本技术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饮用水净水器正面示意图;图2、固体接触絮凝室俯视图;图3、饮用水净水器俯视图;图4、絮凝系统俯视图。在图1、图2、图3、图4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1、壳体,2、沉淀系统,3、固体接触絮凝室,4、回水管,5、污泥浓缩室,6、原水进水管,7、机座,8、絮凝系统,9、排砂阀,10、整流网板,11、排污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用水净水器、由壳体、机座、絮凝系统、沉淀系统、滤料反冲系统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絮凝系统(8)设置有整流网板(10)和固体接触絮凝室(3),滤料反冲系统(13)设置有表冲管(16)和顶冲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振南,吕奎生,严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