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7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适合在城市污水厂推广应用,此工艺由沉砂池、水力筛、水解反应器、曝气池、沉淀池及污泥浓缩池等组成。在处理污水的同时污泥也得到处理并使污泥量大为减少。实现污水污泥同时处理。本工艺可节约基建投资、电耗和日常运行费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的新工艺。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普遍采用二级处理的工艺流程,即先经沉淀处理去除悬浮物,然后依靠好氧菌分解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达到净化的目的。处理过程所排出的污泥,用消化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这种流程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是处理设备的基建投资大;其次是处理过程能耗高,导致了运行管理费用高,影响了城市污水处理的广泛开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基建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少、操作管理简单的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施的,以多功能水解反应器取代了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应用水解和产酸菌的反应,将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由于水解和部分酸化作用的发生,使得污水污泥同时得到处理,可以取消污泥消化池。图1是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原城市污水通过泵排入沉砂池〔1〕,停留时间3-5分钟,将大颗粒的砂粒去除,然后经过水力筛〔2〕,水力筛的缝间距3毫米,去除浮游的大颗粒物质,污水进入水解反应器〔3〕,水解反应器采用特别设计的,反应器内不安装任何填料物质,不设搅拌器和三相分离器,在反应器〔3〕内经短时间停留后,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达30~40%;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达40~60%;SS(悬浮物)去除率可达80~90%,污泥在反应器中的水解率为36~65%,经水解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曝气池〔4〕,的首端需加设占池容20%体积左右的填料,以获得良好沉淀性能的活性污泥。污水在曝气池停留时间较之传统工艺大大缩短,气水比大幅度降低,经曝气池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5〕,沉淀池出水BOD5<20毫克/升,COD<100毫克/升,SS<20毫克/升。沉淀池〔5〕的出水即可排放。在沉淀池〔5〕沉淀出的污泥由污泥泵通过管道回流入曝气池〔4〕,将剩余污泥送入水解反应器〔3〕,整个流程的剩余污泥从水解反应器排出,污泥量大为减少,而且性质稳定,不需消化处理。污泥进入浓缩池〔6〕,经12~24小时浓缩后直接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沉砂池〔1〕、水力筛〔2〕、水解反应器〔3〕、曝气池〔4〕和沉淀池〔5〕组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在整个流种中串联入水解反应器,并在水解反应器中对污水污泥同时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沉砂池[1]、水力筛[2]、水解反应器[3]、曝气池[4]和沉淀池[5]组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在整个流种中串联入水解反应器,并在水解反应器中对污水污泥同时进行处理。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水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景王凯军刘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