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446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红火蚁毒饵盒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可穿过盒体和盒盖,将毒饵盒固定于地面。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盖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插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盒盖可随时打开补充饵料,自带插杆可固定盒体,使用时不会被人或其它动物碰翻损坏,毒饵不会洒漏,安全环保,不但能减少对鸟类、家禽等的危害性,而且能够减少刮风降雨等对毒饵的损失,增加毒饵在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存在。此毒饵盒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害虫捕杀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火蚁毒饵盒
技术介绍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是膜翅目(Hymenopetera)蚁科(Formicidae)的杂食性害虫,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100种入侵生物之一,是一种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2004年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等地相继发现入侵红火蚁,并迅速扩散,严重影响本地物种生存了,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危害,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曾玲等调查发现,广东省红火蚁严重发生的地区已出现菜田稀疏、稻田弃耕、果园丢荒、人与家禽被叮咬伤害等现象。对已经发生红火蚁危害的地区,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红火蚁危害的主要方法。当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毒饵诱杀、药剂浇灌、挖巢喷杀、颗粒剂灭杀、粉剂灭杀、药剂熏杀,以及将毒饵诱杀法和其他几种方法结合使用的“二阶段处理法”等,其中,毒饵法是使用是为普遍和效果较好的方法。毒饵法是利用红火蚁喜好取食的食料作为载体,附着的引诱剂吸引红火蚁取食。毒饵处理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工省力,适合于大面积的防治,是目前大力推广应用的防治手段。现有的灭蚁毒饵一般直接投放在地表面,这样投放毒饵的缺点是:毒饵经过风吹雨淋容易散落和失效,导致灭蚁效果差且持效期短,需要多次投放,增加用工用药成本,并污染环境;此外,还容易被鸟类或其他动物取食,引致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火蚁毒饵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毒饵经过风吹雨淋容易散落和失效,持效期短,灭蚁效果不好、环境污染严重及不安全的问题。本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红火蚁毒饵盒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可穿过盒体和盒盖,将毒饵盒固定于地面。通过设置插杆,可将毒饵盒固定在蚁巢周边,防止毒饵经过风吹雨淋容易散落和失效,适应性广,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优选地,所述盒体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盖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插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固定。优选地,盒体底部设有储饵区,所述储饵区呈碗状,碗口与盒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cm以上。优选地,所述储饵区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当所述储饵区为一个时,所述储饵区中心与第一通孔吻合。优选地,所述碗口上任一点与盒体底部中心的连线同盒体底部的夹角小于30度。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次实验后发现,采用储饵区边缘高于盒底1cm以上,且储饵区碗口上任一点与盒体底部中心的连线同盒体底部的夹角小于30度,能够最大程度便于红火蚁攀爬和觅食,同时可以减少雨水灌入浸湿或冲刷带走毒饵以致流失和污染。优选地,盒体侧壁设有多个缝隙,缝隙大小为容许红火蚁自由爬行通过。所述缝隙为提供红火蚁爬行的蚁道,且爬行蚁道紧贴地面,大小便于红火蚁自由爬行,可减少鸟及家禽等动物取食,安全少污染。优选地,盒盖上设有凸起,盒体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插槽,盒盖通过凸起插入插槽内实现密封。本技术采用盒体和盒盖插接的方式,盒盖可以随时固定或打开,固定时可减少风雨对饵料的损耗,打开可方便补充毒饵,增加饵料的田间引诱时间,整个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优选地,所述盒盖透光或部分透光。本技术采用透光盖体,满足红火蚁喜光的特点。优选地,插杆的材质为金属、木制或竹制。优选地,所述盒盖边设置提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盒盖可随时打开补充饵料,自带插杆可固定盒体,使用时不会被人或其它动物碰翻损坏,毒饵不会洒漏,安全环保,不但能减少对鸟类、家禽等的危害性,而且能够减少刮风降雨等对毒饵的损失,增加毒饵在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存在。储饵区特定的高度和角度,便于红火蚁攀爬和觅食,同时可以减少雨水灌入浸湿或冲刷带走毒饵以致流失和污染。此毒饵盒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主体的盒体内部结构图;图3是图1中插杆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储饵区可设置为多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盒体,2-盒盖,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储饵区,6-缝隙,7-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红火蚁毒饵盒还包括插杆,插杆可穿过盒体和盒盖,将毒饵盒固定于地面。通过设置插杆,可将毒饵盒固定在蚁巢周边,防止毒饵经过风吹雨淋容易散落和失效,适应性广,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盒体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通孔,盒盖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插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固定。盒体底部设有1个储饵区,储饵区呈碗状,碗口与盒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cm以上。储饵区中心与第一通孔吻合。碗口上任一点与盒体底部中心的连线同盒体底部的夹角小于30度。采用储饵区边缘高于盒底1cm以上,且储饵区碗口上任一点与盒体底部中心的连线同盒体底部的夹角小于30度,便于红火蚁攀爬和觅食,同时可以减少雨水灌入浸湿或冲刷带走毒饵以致流失和污染。盒体侧壁设有多个缝隙,缝隙大小为容许红火蚁自由爬行通过。缝隙为提供红火蚁爬行的蚁道,且爬行蚁道紧贴地面,大小便于红火蚁自由爬行,可减少鸟及家禽等动物取食,安全少污染。盒盖上设有凸起,盒体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插槽,盒盖通过凸起插入插槽内实现密封。本技术采用盒体和盒盖插接的方式,盒盖可以随时固定或打开,固定时可减少风雨对饵料的损耗,打开可方便补充毒饵,增加饵料的田间引诱时间,整个装置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盒盖透光或部分透光。本技术采用透光盖体,满足红火蚁喜光的特点。插杆的材质为金属、木制或竹制。盒盖边设置提手。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中其他部件相同的情况,可将储饵区设置为多个,提高红火蚁取食效果。本实例红火蚁毒饵盒使用前,打开盒盖,向储饵区内放入适量红火蚁毒饵,然后盖上盒盖,插入插杆固定于蚁巢周边。所述红火蚁毒饵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各类红火蚁生境。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例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带可以做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要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火蚁毒饵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火蚁毒饵盒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可穿过盒体和盒盖,将毒饵盒固定于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毒饵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火蚁毒饵盒还包括插杆,所述插杆可穿过盒体和盒盖,将毒饵盒固定于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毒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盒盖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插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毒饵盒,其特征在于,盒体底部设有储饵区,所述储饵区呈碗状,碗口与盒体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c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火蚁毒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饵区为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火蚁毒饵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饵区为一个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东美方小稳张志祥程禹
申请(专利权)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