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5250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5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瓶体和设置在第一瓶体底部的第二瓶体,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通过隔网连接;在第一瓶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在第二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在第二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顶盖和第一瓶体的外壁之间通过绳体连接。在顶盖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的顶部设置有盖体。顶盖与第一瓶体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盖体与顶盖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在顶盖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顶盖的第一凸起部,在盖体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盖体的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伸向第一瓶体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高效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瓶体,特别是关于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
技术介绍
毒瓶是昆虫标本采集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毒瓶性能的优劣,主要看毒瓶的结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毒剂的放置方法及其安全性。瓶口太小时,不易取放较大的昆虫。瓶口太大时,毒剂易于散失,像蛾类这样形体较小的昆虫,投放时还容易飞逃。传统的毒瓶,属于单一的广口式玻璃瓶,开启瓶盖时,毒剂很容易散失;投递昆虫时,需要两手配合开启整个瓶盖投递,操作十分不便。另外,传统的毒瓶瓶盖虽然是磨口式,可以封闭严实,但是十分容易脱落,在采集昆虫时,导致遗失瓶盖泄露毒剂的情况时有发生。毒瓶法广泛适用于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野外采集。其中,毒杀试剂的选择尤为重要,不但要求麻醉迅速,虫体保持柔软,而且需要对采集人无强烈的毒副作用。由于早期野外昆虫标本的采集,一般使用氰化钾制作毒瓶,用于处死鞘翅目、鳞翅目等大型昆虫,但是氰化钾有剧毒,属于公安部门控制物品,既危险也不容易获得,因此,能够获得一种安全高效且使用方便的便携式昆虫毒瓶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且使用方便的便携式昆虫毒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瓶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瓶体底部的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与所述第二瓶体之间通过隔网连接;在所述第一瓶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所述顶盖和所述第一瓶体的外壁之间通过绳体连接。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直径小于所述顶盖的直径。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瓶体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所述盖体与所述顶盖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在所述顶盖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所述顶盖的第一凸起部,在所述盖体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所述盖体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伸向所述第一瓶体的同一侧。在所述隔网的顶部铺设有海绵层,在所述海绵层的顶部铺设至少一层吸水纸。所述第一瓶体和所述第二瓶体均采用聚苯乙烯制成。所述药剂附着材料采用脱脂棉制成。所述脱脂棉上涂设有乙酸乙酯。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设置了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第一瓶体用于放置昆虫,第二瓶体的内部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能够使昆虫与药剂附着材料隔离,从而防止了昆虫被药剂药剂附着材料中的药剂污染,进一步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后取出昆虫时受到药剂附着材料中药剂伤害,本技术安全性好。2、本技术在第一瓶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在顶盖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的顶部设置有盖体,盖体的直径小于顶盖的直径,通过打开顶盖,能够将大型昆虫放入第一瓶体内,通过打开位于顶盖上的盖体,能够将小型昆虫放入第一瓶体内,能够减少因只开启顶盖而产生的毒气挥发,从而降低了药剂附着材料的用量,相对提高了第一瓶体和第二瓶体内毒气的浓度,本技术杀灭昆虫的效果好。3、本技术在顶盖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顶盖的第一凸起部,通过手指接触第一凸起部,能够实现单手打开顶盖,在盖体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盖体的第二凸起部,通过手指接触第二凸起部,能够实现单手打开盖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4、本技术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伸向瓶体的同一侧,可以从同一个方向打开顶盖和盖体,节省了昆虫投放时间,从而提高了昆虫的采集效率。5、本技术设置了隔网,在隔网的顶部铺设有一海绵层,在海绵层的顶部铺设至少一层吸水纸,海绵层能够阻止第二瓶体内的药剂附着材料外泄,在吸水纸受到昆虫呕吐物、唾液、粪便等污染时,能够进行及时更换吸水纸,以免昆虫受到污染。6、本技术顶盖与瓶体的接触处设置有一胶垫,盖体与顶盖的接触处设置有一胶垫,本技术的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便携式昆虫毒瓶,它包括一瓶体1和一设置在瓶体1底部的瓶体2。其中,瓶体1与瓶体2之间通过一隔网3连接。在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顶盖4,在瓶体2的底部设置有一底盖5。在瓶体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 药剂附着材料6,在隔网3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放置在瓶体1内部的昆虫污染药剂附着材料6。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顶盖4和瓶体1的外壁之间通过一绳体7连接,能够防止顶盖4遗失。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顶盖4上设置有一通孔,在通孔的顶部设置有一盖体8,盖体8的直径小于顶盖4的直径,通过打开盖体8,能够将小型昆虫放入瓶体1中。上述实施例中,盖体8设置在顶盖4的中部。上述实施例中,顶盖4与瓶体1的接触处设置有一胶垫(图中未示出),能够提高顶盖4与瓶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盖体8与顶盖4的接触处设置有一胶垫(图中未示出),能够提高盖体8与顶盖4之间的密封效果。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顶盖1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顶盖1的凸起部9,通过手指接触凸起部9,能够实现单手打开顶盖1。在盖体7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一向外伸出且用于开启盖体8的凸起部10,通过手指接触凸起部10,能够实现单手打开盖体7。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起部9和凸起部10可以伸向瓶体1的同一侧,可以从同一个方向打开顶盖和盖体,以便于节省昆虫投放时间,从而提高了昆虫的采集效率。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隔网3的顶部铺设有一海绵层11,在海绵层11的顶部铺设至少一层吸水纸12,海绵层11能够阻止药剂外泄,当吸水纸12受到昆虫呕吐物、唾液、粪便等污染时,能够进行及时更换吸水纸12,以免昆虫受到污染。上述实施例中,瓶体1和瓶体2均采用聚苯乙烯制成。上述实施例中,药剂附着材料6采用涂设有药剂的脱脂棉制成。上述实施例中,药剂为乙酸乙酯。上述实施例中,隔网3为100目的不锈钢网。如图1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将收集到的大型昆虫通过顶盖4投入瓶体1内,小型昆虫通过盖体8投入瓶体1内,这样能够减少因只开启顶盖4而产生的毒气挥发,从而降低了药剂附着材料的用量,相对提高了瓶体1和瓶体2内毒气的浓度。接着盖紧盖体8或顶盖4,完成昆虫的收集,在药剂附着材料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地杀死昆虫,可以极大地缩短昆虫的致死时间。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 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瓶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瓶体底部的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与所述第二瓶体之间通过隔网连接;在所述第一瓶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瓶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瓶体底部的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与所述第二瓶体之间通过隔网连接;在所述第一瓶体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在所述第二瓶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杀灭昆虫的药剂附着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和所述第一瓶体的外壁之间通过绳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直径小于所述顶盖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一瓶体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所述盖体与所述顶盖的接触处设置有胶垫。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昆虫毒瓶,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绪斌刘玮琦袁淑珍邵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