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包括阀体、进气管和压力表,阀体的,左气道连接有进气管且与上气道以及后气道相通,后气道连接有压力表,阀体的下端面居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该温度感应器的一侧安装有插入到阀体内的加热管;阀体的上端安装有与上气道相通的六角堵头,六角堵头的上端插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直径小于六角堵头上通孔的直径,密封活塞片的上端通过减压弹簧与阀盖的内侧顶部相连;前气道连接有保险阀,右气道连接有出气管组件,阀体的上端面分别开有与右气道以及前气道相连通的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取消了流量计并设置了气压表保护结构,具有抗摔性好,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能有效防止炸管情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压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
技术介绍
气体减压器,是一种在氩气保护焊或者二氧化碳保护焊时对高压瓶装气体进行减压的装置。现有的气体减压器大多都是安装有气压表和采用筒状玻璃管内置气珠结构的流量计,而且现在气压表多是直接外置安装在阀体上,并没有保护结构来保护气压表和流量计,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气体减压器摔在地上则气压表和流量计都极易损坏,气压表和流量计一旦损坏则气体减压器就无法正常工作,这样就导致气体减压器的使用寿命低,而且容易出现炸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结构牢固,取消了流量计并设置了气压表保护结构,具有抗摔性好,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能有效防止炸管情况的出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包括阀体、进气管和压力表,所述的阀体的上、左、右、前、后分别开有上气道、左气道、右气道、前气道和后气道,所述的左气道连接有进气管且与上气道以及后气道相通,所述的后气道连接有压力表,所述的阀体的下端面居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该温度感应器的一侧安装有插入到阀体内的加热管,该温度感应器和加热管的外侧套接有保护盖;所述的阀体的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的阀体的上端安装有与上气道相通的六角堵头,所述的六角堵头的中部布置有竖直的通孔,该通孔的上端插入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直径小于六角堵头上通孔的直径,其上端与阀盖内的密封活塞片的下端顶住,所述的密封活塞片的上端通过减压弹簧与阀盖的内侧顶部相连;所述的前气道连接有保险阀,所述的右气道连接有出气管组件,所述的阀体的上端面分别开有与右气道以及前气道相连通的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活塞片的中部从下向上穿有受力螺钉,所述的受力螺钉穿过密封活塞片上端的金属垫片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的受力螺钉的下端与限位柱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的金属垫片与减压弹簧的下端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盖的内侧顶部布置有上垫片,所述的减压弹簧的上端与上垫片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活塞片的尺寸与阀盖的截面尺寸相配,该密封活塞片的上端边缘位置布置有挡环,挡环与阀盖的顶面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管的一端进气口处安装有过滤片。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盖的侧壁上与减压弹簧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排气孔。高压气瓶中的气体经过进气管进入到减压器的左气道中,从左气道进入的气体分成两路从小孔分别进入到上气道和后气道中,进入到上气道中的气体经过限位柱的阻拦后进入到密封活塞片与阀体之间的内腔中,高压的气体将密封活塞片往上推移,通过顶起密封活塞片能大大减少气体的气压,达到减压的效果;此时在内腔中的气体分别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进入到右气道以及前气道中,进入到右气道中的气体经过出气管组件排出,且可以经过出气管组件来调节出气量。与前气道相连的保险阀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当减压器内部由于配件损坏或者杂质进入,导致无法正常减压,而出现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保险阀设定压力的情况,保险阀将自动打开,排出气体,保证减压器和使用者的安全。密封活塞片出现破损的时候,气体会从阀盖侧面的排气孔自动排出,保证减压器的安全使用。加热管可以对阀体进行加热,方便对二氧化碳的减压,而温度感应器可以感应到阀体的实际温度,加热管和温度感应器均与外接的控制器相连,方便实时控制阀体的加热温度。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结构牢固,取消了流量计并设置了气压表保护结构,具有抗摔性好,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能有效防止炸管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分解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部半剖主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局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半剖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包括阀体1、进气管7和压力表4,所述的阀体1的上、左、右、前、后分别开有上气道10、左气道12、右气道23、前气道25和后气道26,所述的左气道12连接有进气管7且与上气道12以及后气道26相通,所述的后气道26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的阀体1的下端面居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6,该温度感应器6的一侧安装有插入到阀体1内的加热管5,该温度感应器6和加热管5的外侧套接有保护盖3;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阀盖2,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与上气道10相通的六角堵头11,所述的六角堵头11的中部布置有竖直的通孔,该通孔的上端插入有限位柱21,所述的限位柱21的直径小于六角堵头11上通孔的直径,其上端与阀盖2内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下端顶住,所述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上端通过减压弹簧16与阀盖2的内侧顶部相连;所述的前气道25连接有保险阀8,所述的右气道23连接有出气管组件9,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面分别开有与右气道23以及前气道25相连通的第一竖孔22和第二竖孔24。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中部从下向上穿有受力螺钉15,所述的受力螺钉15穿过密封活塞片13上端的金属垫片20后通过螺母19固定,所述的受力螺钉15的下端与限位柱21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的金属垫片20与减压弹簧16的下端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盖2的内侧顶部布置有上垫片18,所述的减压弹簧16的上端与上垫片18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活塞片13的尺寸与阀盖2的截面尺寸相配,该密封活塞片13的上端边缘位置布置有挡环14,挡环14与阀盖2的顶面顶住。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气管7的一端进气口处安装有过滤片。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盖4的侧壁上与减压弹簧16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排气孔17。高压气瓶中的气体经过进气管7进入到减压器的左气道12中,从左气道12进入的气体分成两路从小孔分别进入到上气道10和后气道26中,进入到上气道10中的气体经过限位柱21的阻拦后进入到密封活塞片13与阀体1之间的内腔中,高压的气体将密封活塞片13往上推移,通过顶起密封活塞片13能大大减少气体的气压,达到减压的效果;此时在内腔中的气体分别第一竖孔22和第二竖孔24进入到右气道23以及前气道25中,进入到右气道23中的气体经过出气管组件9排出,且可以经过出气管组件9来调节出气量。与前气道25相连的保险阀8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当减压器内部由于配件损坏或者杂质进入,导致无法正常减压,而出现压力不断升高超过保险阀设定压力的情况,保险阀将自动打开,排出气体,保证减压器和使用者的安全。密封活塞片13出现破损的时候,气体会从阀盖2侧面的排气孔17自动排出,保证减压器的安全使用。加热管5可以对阀体1进行加热,方便对二氧化碳的减压,而温度感应器6可以感应到阀体1的实际温度,加热管5和温度感应器6均与外接的控制器相连,方便实时控制阀体1的加热温度。本技术结构牢固,取消了流量计并设置了气压表保护结构,具有抗摔性好,体积小巧,携带方便,能有效防止炸管情况的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包括阀体(1)、进气管(7)和压力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上、左、右、前、后分别开有上气道(10)、左气道(12)、右气道(23)、前气道(25)和后气道(26),所述的左气道(12)连接有进气管(7)且与上气道(12)以及后气道(26)相通,所述的后气道(26)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的阀体(1)的下端面居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6),该温度感应器(6)的一侧安装有插入到阀体(1)内的加热管(5),该温度感应器(6)和加热管(5)的外侧套接有保护盖(3);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阀盖(2),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与上气道(10)相通的六角堵头(11),所述的六角堵头(11)的中部布置有竖直的通孔,该通孔的上端插入有限位柱(21),所述的限位柱(21)的直径小于六角堵头(11)上通孔的直径,其上端与阀盖(2)内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下端顶住,所述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上端通过减压弹簧(16)与阀盖(2)的内侧顶部相连;所述的前气道(25)连接有保险阀(8),所述的右气道(23)连接有出气管组件(9),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面分别开有与右气道(23)以及前气道(25)相连通的第一竖孔(22)和第二竖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管二氧化碳减压器,包括阀体(1)、进气管(7)和压力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的上、左、右、前、后分别开有上气道(10)、左气道(12)、右气道(23)、前气道(25)和后气道(26),所述的左气道(12)连接有进气管(7)且与上气道(12)以及后气道(26)相通,所述的后气道(26)连接有压力表(4),所述的阀体(1)的下端面居中安装有温度感应器(6),该温度感应器(6)的一侧安装有插入到阀体(1)内的加热管(5),该温度感应器(6)和加热管(5)的外侧套接有保护盖(3);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阀盖(2),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与上气道(10)相通的六角堵头(11),所述的六角堵头(11)的中部布置有竖直的通孔,该通孔的上端插入有限位柱(21),所述的限位柱(21)的直径小于六角堵头(11)上通孔的直径,其上端与阀盖(2)内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下端顶住,所述的密封活塞片(13)的上端通过减压弹簧(16)与阀盖(2)的内侧顶部相连;所述的前气道(25)连接有保险阀(8),所述的右气道(23)连接有出气管组件(9),所述的阀体(1)的上端面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乐,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