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1918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19: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阀板,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板的截留面与所述阀口所在的壁面平行,用于和所述阀口封堵配合;阀板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可沿所述阀体的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阀板沿垂直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口封堵或脱离封堵。该阀门不同于现有的阀门的阀芯下压封堵流道的结构,在关闭和开启的过程中阀板不会接触阀体,因此,大大减少了阀板的磨损,提高了密封性能,满足了设备对高密封性能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现有的阀门的工作原理通常是通过手柄驱动阀芯沿某一方向移动,使阀芯直接堵塞在阀体的通道内,实现阀门的截止、节流等功能。但是,阀芯在关闭和开启的过程中,阀芯始终与阀体的内壁摩擦接触,长时间使用会严重磨损阀芯,最终导致阀门的密封性能下降。当设备需要尺寸较大的阀门时,由于截止、隔绝通路端面越大,对材料要求、密封特性越高,现有的阀门的密封性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此外,在高温腐蚀条件下,材料、密封件的各类物理性能、机械性能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现有阀门的结构无法达到使用要求。而目前尚没有相应大尺寸阀门,能够满足设备在高温腐蚀工况下长期稳定可靠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以满足设备对高密封性能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阀板,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板的截留面与所述阀口所在的壁面平行,用于和所述阀口封堵配合;阀板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可沿所述阀体的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阀板沿垂直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口封堵或脱离封堵。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阀板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阀板驱动组件包括:丝杠,沿所述阀体的轴线设置于所述阀体内;螺套,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杠上,可沿所述丝杠的轴线移动;斜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螺套和所述阀板上,在沿所述丝杠的轴线并向所述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斜撑杆由连接所述螺套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阀板的一端倾斜;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于在所述丝杠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阀板抵接,将所述阀板定位在与所述阀口对应封堵的位置上。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部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丝杠传动连接。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阀口和所述阀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阀口相对所述阀体的轴线对称设置。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阀板驱动组件包括:推杆,可沿所述阀体的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斜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推杆和所述阀板上,在沿所述推杆的轴线并向所述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斜撑杆由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阀板的一端倾斜;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于在所述推杆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阀板抵接,将所述阀板定位在与所述阀口对应封堵的位置上。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动力组件为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杆连接。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板和/或所述阀口的周围壁面上的密封圈槽口,用于嵌装密封圈。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靠近所述密封圈槽口设置的循环冷却水管。优选地,在上述的阀门中,所述阀体、阀板和阀板驱动组件均为金属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门中,阀体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阀板位于阀体内,阀板的截留面与阀口所在的壁面平行,阀板可与阀口配合封堵,阀板驱动组件设置在阀体内,可沿阀体的轴线移动,并驱动阀板沿垂直于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使阀板与阀口封堵或脱离封堵。将阀板驱动组件沿轴线方向的移动转化为阀板垂直于轴线的移动,实现阀口的开启或关闭。该阀门不同于现有的阀门的阀芯下压封堵流道的结构,在关闭和开启的过程中阀板不会接触阀体,因此,大大减少了阀板的磨损,提高了密封性能,符合设备对高密封性能的使用要求。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阀体内设置循环冷却水管,对阀口周围的密封圈进行冷却,提高了阀门的耐高温性能,保护了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阀门的构件均为金属件,因此,具有耐高温腐蚀性能,具有较高的材料机械性能,密封截面不易变形,保证了阀门的密封性和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的原理示意图。其中,1为阀体、2为阀口、3为阀板、4为阀板驱动组件、5为密封圈槽口、6为循环冷却水管。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阀门,满足了设备对高密封性能的使用要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中的水平方向的中心线为阀体的轴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门,包括阀体1、阀板3和阀板驱动组件4,其中,阀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2,阀口2用于和设备的管道连接;阀板3设置在阀体1内,阀板3的截留面与阀口2所在的壁面平行,通过阀板3将阀口2封堵;阀板驱动组件4设置在阀体1内,可沿阀体1的轴线移动,并能够驱动阀板3沿垂直于阀口2所在壁面的方向(即垂直于阀体轴线的方向)移动,当阀板3沿垂直于阀体1的轴线向阀口2一侧移动时,阀板3将阀口2封堵,阀门关闭,当阀板3沿垂直与阀体1的轴线远离阀口2一侧移动时,阀板3脱离阀口2,阀门开启。上述阀门的工作过程是:阀板驱动组件4沿阀体1的轴线向靠近阀口2的一端移动,阀板驱动组件4将沿阀体1轴线方向的移动转化为阀板3沿垂直于阀体1轴线方向的移动,阀板3靠近阀口2,最终封堵在阀口2上,实现阀门的关闭;阀板驱动组件4沿阀体1的轴线反方向(远离阀口2的一端)移动,阀板驱动组件4将沿阀体1轴线方向的移动转化为阀板3沿垂直于阀体轴线方向的移动,阀板3远离阀口2,阀板3从阀口2上脱离,实现阀门的关闭。可见,本专利技术中的阀门与现有技术中的阀门的关闭和开启操作方式不同,现有技术中的阀门是通过手柄将阀芯直接推动到阀体的流道处,通过阀芯完成封堵,但是,该阀芯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阀体的壁面发生摩擦,长时间使用,会磨损阀芯的截留面,最终导致阀门的密封性能变差。对于大尺寸的阀门,由于截留面增大,对阀芯的密封性能要求更高,现有的阀门更是无法满足大尺寸阀门的密封性能的要求。而本专利技术中的阀门由于在关闭和开启的过程中,阀板3不与阀体2的壁面接触,只是在关闭的瞬间抵接封堵,因此大大降低了阀板3的磨损程度,提高了阀板3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阀门还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阀板驱动组件4传动连接,通过动力组件驱动阀板驱动组件4运动,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工劳动强度。当然,也可以人工对阀板驱动组件4进行驱动,只要能够完成阀门的开启和闭合即可。作为优化,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阀板驱动组件4,其包括丝杠、螺套、斜撑杆和限位块;其中,丝杠沿阀体1的轴线设置在阀体1内,丝杠与阀体1之间为密封可转动连接;螺套为管状结构,内部设置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阀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2);阀板(3),位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板(3)的截留面与所述阀口(2)所在的壁面平行,用于和所述阀口(2)封堵配合;阀板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可沿所述阀体(1)的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阀板(3)沿垂直于所述阀口(2)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阀板(3)与所述阀口(2)封堵或脱离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壁面上开设有阀口(2);阀板(3),位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板(3)的截留面与所述阀口(2)所在的壁面平行,用于和所述阀口(2)封堵配合;阀板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可沿所述阀体(1)的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阀板(3)沿垂直于所述阀口(2)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使所述阀板(3)与所述阀口(2)封堵或脱离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阀板驱动组件(4)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驱动组件(4)包括:丝杠,沿所述阀体(1)的轴线设置于所述阀体(1)内;螺套,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杠上,可沿所述丝杠的轴线移动;斜撑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螺套和所述阀板(3)上,在沿所述丝杠的轴线并向所述阀口(2)移动的方向上,所述斜撑杆由连接所述螺套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阀板(3)的一端倾斜;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用于在所述丝杠的轴线方向上与所述阀板(3)限位接触,将所述阀板(3)定位在与所述阀口(2)对应封堵的位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部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景晖姚力军邓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