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安装于机床上用于加工内孔的磨具,尤其涉及一种弹性珩磨杆。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工件内孔的精密加工一般采用珩磨加工,需要在专门的珩磨机床上采用专门的珩磨具和夹具来进行。珩磨加工时,现采用的珩磨具(一般称珩杆或珩磨头)为刚性结构,为了使磨具很好地与孔壁贴合,需要珩磨具浮动或工件浮动或二者同时浮动进行珩磨加工,这使得孔的精密加工成为一道独立的高成本费时费力的困难工作。现代切削机床特别是精密数控机床多半都具备珩磨机的运动功能,其工作精度也能满足珩磨工艺要求,如果在切削机床上进行钻、镗、铰等切削加工工艺后,能安装珩磨具进行珩磨加工,则孔精密加工的难题迎刃而解。根据珩磨工艺浮动工作原理,在珩磨具与机床进行标准的刚性连接及工件刚性安装的工作条件下,珩磨具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以解决珩磨具与工件孔壁的贴合性的问题。专利申请号200510023198.6“弹性珩磨头”也提供了一种弹性珩磨头的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此设计存在弹性珩磨难于精确控制尺寸及形状问题,因此制约了其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形状保持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珩磨杆包括锁止螺母(1)、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杆体(8)、顶套(10)、刻度盘(11)及进给螺母(12);所述杆体(8)的底端设置有与锁止螺母(1)相匹配的锁止螺纹(6),该杆体(8)的顶端设置有进给螺母(12)相匹配的进给螺纹(13);锁止螺母(1)匹配螺纹连接于锁止螺纹(6)上,进给螺母(12)匹配螺纹连接于进给螺纹(13)上;所述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顶套(10)及刻度盘(11)三者由下至上依次匹配套接于杆体(8)上并被锁固于锁止螺母(1)及进给螺母(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珩磨杆包括锁止螺母(1)、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杆体(8)、顶套(10)、刻度盘(11)及进给螺母(12);所述杆体(8)的底端设置有与锁止螺母(1)相匹配的锁止螺纹(6),该杆体(8)的顶端设置有进给螺母(12)相匹配的进给螺纹(13);锁止螺母(1)匹配螺纹连接于锁止螺纹(6)上,进给螺母(12)匹配螺纹连接于进给螺纹(13)上;所述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顶套(10)及刻度盘(11)三者由下至上依次匹配套接于杆体(8)上并被锁固于锁止螺母(1)及进给螺母(1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8)上设置有矩形键槽(14),所述矩形键槽(14)内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矩形单键(9);所述刻度盘(11)的套接孔处设有与矩形单键(9)相匹配的限位槽(15),该刻度盘(11)的限位槽(15)与杆体(8)上的矩形单键(9)相匹配滑动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盘(11)的周边设置有与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的变形外径相匹配的刻度,所述进给螺母(12)的侧边设有与刻度盘(11)上的刻度相匹配的指示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珩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弹性珩磨套(2)包括中间的薄壁部分(16)及两端的毂部(5);所述薄壁部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猷,傅林海,谢桂平,曹星星,方国锋,宋鹏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曼达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