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1232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两端的缝隙,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及拉块,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螺栓通过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阻止所述螺栓沿所述螺栓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并位于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拉块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方向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汽车的发动机大都位于车辆的前部,一般情况下,在汽车发生正向碰撞时,车身结构会发生溃缩变形,以吸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良好的前视视野和通过性,车辆前悬的长度有缩短的趋势,前悬缩短,人体的布置却相对于前轮中心保持不变,势必导致车辆的前端吸能空间缩短,从而使碰撞能量不能被前端结构有效地吸收,人体受到的冲击就会增大,车内乘员的伤害会增加。为了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效率,现有技术中,在汽车上一般会加装副车架脱落结构,当车辆发生正向碰撞时,副车架和车身之间会发生撕裂,副车架与车身分裂后会由于自重而发生下沉移动,向下移动的副车架会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总成系统同时下沉,能够极大地减小动力总成系统对汽车车身及前围板位置的冲击,并且增大在碰撞过程中前纵梁的压溃空间。在现有技术中,副车架脱落结构一般包括螺栓、套筒及固定螺孔、固定螺孔开设于车身上,套筒设置于副车架上,螺栓穿过套筒并伸入固定螺孔中,使副车架与车身相连。套筒的筒壁上沿套筒的轴向设置有贯穿套筒的缝隙,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后,螺栓可以沿其径向方向从缝隙处脱出,继而使副车架与车身分离。为了保证在汽车受到正面碰撞时,螺栓能够从套筒中脱出,螺栓沿其径向方向从套筒缝隙中脱出需要的力,即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需要设置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需要通过拉脱力检测装置来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是否符合汽车的需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很好地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的受力状况,也不能较为准确地对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该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两端的缝隙,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及拉块,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螺栓通过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及所述第二固定板阻止所述螺栓沿所述螺栓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栓上并位于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拉块固定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方向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的缝隙不位于所述拉块与所述套筒的连接处,所述套筒上的缝隙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栓的轴线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进一步地,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及螺杆,所述螺栓上螺栓头所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螺栓上的螺杆穿过套筒后,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固定筒相连,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螺栓头与所述固定筒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固定于所述固定筒朝向所述螺栓头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接触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避让孔并伸入所述固定筒中,所述套筒上远离所述螺栓头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板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螺栓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螺栓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固定于所述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于基板上相对应的两个侧边上,所述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半圆形的凹陷,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半圆形凹陷组合而成,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半圆形凹陷组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块包括一个横板及两个竖板,所述两个竖板分别位于所述横板的两端,所述横板及所述竖板均包括靠近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边缘及远离支撑板的外侧边缘,所述凹陷形成于所述横板内侧边缘的中部,所述横板及所述两个竖板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边缘的轮廓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卡和于所述第一挡板内,继而将所述第一挡块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挡块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横板及所述两个竖板的内侧边缘所组成的形状为U型。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竖板远离所述横板的一端均设有一个卡板,每一所述卡板形成于一个所述竖板上,并向另一个所述竖板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横板、所述竖板及所述卡板围成一个收容空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均卡和于相应的收容空间中。进一步地,所述拉块朝向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的外壁形状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拉块远离所述套筒的一侧还设有与牵引装置连接的拉绳固定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5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该拉脱力检测装置能够模拟副车架脱落结构中螺栓与套筒之间的受力状况,且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螺栓与套筒之间的拉脱力。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III-III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正视图,图5为图1中拉脱力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套筒20上设有沿套筒20的轴向贯通套筒20两端的缝隙21(见图6),该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30及拉块40,基座30上设有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螺栓10通过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固定于基座30上,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阻止螺栓10沿其径向方向运动,套筒20套设于螺栓10上,并位于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之间,拉块40固定于套筒20的侧壁上,并位于套筒20远离基座30方向的一侧。在测试时,螺栓10的两端固定于基座30上,套筒20设置于螺栓10的中部,沿套筒20的径向方向拉动拉块40,继而带动套筒20,使螺栓10从套筒20中脱出,即可测量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拉脱力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20)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20)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20)两端的缝隙(2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30)及拉块(40),所述基座(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2)阻止所述螺栓(10)沿所述螺栓(10)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20)套设于所述螺栓(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之间,所述拉块(40)固定于所述套筒(20)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30)方向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脱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螺栓(10)与套筒(20)之间的拉脱力,所述套筒(20)上设置有沿所述套筒(20)的轴线方向贯通于所述套筒(20)两端的缝隙(2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包括基座(30)及拉块(40),所述基座(30)包括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2)阻止所述螺栓(10)沿所述螺栓(10)的径向方向运动,所述套筒(20)套设于所述螺栓(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及第二固定板(32)之间,所述拉块(40)固定于所述套筒(20)的侧壁上远离所述基座(30)方向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上的缝隙(21)不位于所述拉块(40)与所述套筒(20)的连接处,所述套筒(20)上的缝隙(2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栓(10)的轴线所在的铅垂面之间的夹角根据测试的需要而改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筒(50),所述固定筒(50)内设有螺纹,所述螺栓(10)包括螺栓头(11)及螺杆(13),所述螺栓(10)上螺栓头(11)所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所述固定筒(5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上,所述螺栓(10)上的螺杆(13)穿过套筒(20)后,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固定筒(50)相连,所述套筒(20)设置于所述螺栓头(11)与所述固定筒(50)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检测装置还包括接触板(60),所述接触板(60)固定于所述固定筒(50)朝向所述螺栓头(11)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之间,所述接触板(60)上设置有避让孔(61),所述螺栓(10)穿过所述避让孔(61)并伸入所述固定筒(50)中,所述套筒(20)上远离所述螺栓头(11)的一端与所述接触板(60)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一通孔(311)与所述第二通孔(321)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螺栓头(11)设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内,所述固定筒(50)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321)内,所述螺栓(1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1)及所述第二通孔(321)固定于所述基座(30)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脱力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惠君管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