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0279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下硬模、左、右缘条型面盖板、半刚性加压垫定位组合可保证模具相对位置及型面精度,从而保证零件的外形尺寸精度;同时零件成型后的脱模过程可以先将半刚性加压垫从闭角腹板区拆除,再进行左、右缘条型面盖板的拆除,最后将零件从下硬模上取下,完成零件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与传统闭角结构刚性分体模具相比,解决了分体模具的分离面阶差以及长期使用后模具的变形造成的零件偏差,消除了零件表面由于模具拼缝造成的痕迹,提高了零件的表面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零件成型后复杂的脱模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造
,涉及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由于其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断裂性能好、耐腐蚀、尺寸稳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形等优点,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航空结构材料之一。其中“工”型、“J”型复合材料梁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结构件,在飞机机翼、垂尾等部件中被广泛采用。由于飞机的复杂外形,在机翼、垂尾等部件的设计过程中,“工”型、“J”型复合材料梁结构往往带有一定的闭角。如何保证闭角区域尺寸精度及成型质量是复合材料梁结构成型工艺中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工”型、“J”型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梁结构制造时,通常在闭角部分采用金属分体模具,先将闭角模具在支撑结构上组装,铺叠闭角部分,再与开角部分组合,组装上缘条区铺层后进行热压成型。由于闭角部分采用组合模具,模具准备工作中,设计组合、定位比较复杂,而且金属模具较重,铺叠后与开角部分组合定位,翻转困难,零件成型后难脱模,需要精密的细节设计及制造,最终成型的零件也可能因为分体模具配合间隙、模具变形等问题出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制造简单的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包括下硬模、上硬模,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装还包括左、右缘条型面盖板、半刚性加压垫;下硬模的外型面与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的腹板型面一致,下硬模作为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叠模,半刚性加压垫采用玻璃布预浸料铺叠固化成型,半刚性加压垫的外型面与复合材料零件闭角部分的腹板型面一致,半刚性加压垫放置在上硬模上,半刚性加压垫与上硬模结合后作为复合材料零件闭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叠模,分别在下硬模和半刚性加压垫上铺叠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腹板区和闭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层组后,上、下硬模进行合模,再将已铺叠完成的复合材料零件左、右缘条区铺层组和三角区填料分别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闭角结构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包括下硬模、上硬模,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装还包括左、右缘条型面盖板、半刚性加压垫;下硬模的外型面与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的腹板型面一致,下硬模作为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叠模,半刚性加压垫采用玻璃布预浸料铺叠固化成型,半刚性加压垫的外型面与复合材料零件闭角部分的腹板型面一致,半刚性加压垫放置在上硬模上,半刚性加压垫与上硬模结合后作为复合材料零件闭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叠模,分别在下硬模和半刚性加压垫上铺叠复合材料零件开角部分腹板区和闭角部分腹板区的铺层组后,上、下硬模进行合模,再将已铺叠完成的复合材料零件左、右缘条区铺层组和三角区填料分别置于上、下硬模的左、右两侧,拆除上硬模,然后再将左、右缘条型面盖板分别放置在复合材料零件缘条区铺层组外侧并与下硬模定位后作为零件缘条区压力传递介质和型面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启艳袁超程文礼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