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照相装置(cameradevice),尤其有关于可动态调整多个图像捕捉装置的视野(FieldOfView,FOV)重叠区域的立体照相装置(stereoscopiccameradevice)和相关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具有立体照相装置的电子装置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市场上的电子装置中,传统立体照相装置只能用来以固定相机配置(cameraarrangement)捕捉图像,这会使不同应用产生图像不方便并更复杂。因此,需要一种立体照相装置和相关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照相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用来沿着第一光轴以第一视野捕捉第一图像;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用来与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捕捉该第一图像同时,沿着第二光轴以第二视野捕捉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重叠;以及处理器,用来根据该立体照相装置的操作模式,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立体照相装置,其中该立体照相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捕捉装置和第二图像捕捉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利用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沿着第一光轴以第一视野捕捉第一图像;利用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与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捕捉该第一图像同时,沿着第二光轴以第二视野捕捉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重叠;以及根据该立体照相装置的操作模式,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通过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使用户更方便使用立体照相装置。如下详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阅读完以下描述和附图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精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照相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用来沿着第一光轴以第一视野捕捉第一图像;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用来与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捕捉该第一图像同时,沿着第二光轴以第二视野捕捉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重叠;以及处理器,用来根据该立体照相装置的操作模式,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9 US 62/186,137;2015.12.03 US 14/957,9731.一种立体照相装置,包括: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用来沿着第一光轴以第一视野捕捉第一图像;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用来与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捕捉该第一图像同时,沿着第二光轴以第二视野捕捉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重叠;以及处理器,用来根据该立体照相装置的操作模式,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立体照相装置的不同操作模式中,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和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二光轴在不同位置交叉或在任何位置均不交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进一步将该第一图像和该第二图像合并以产生第三图像,其中该第三图像覆盖沿着第三光轴的第三视野。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根据自动对焦控制信号、同步控制信号、该第一图像的图像内容、该第二图像的图像内容以及预校准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器通过至少旋转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和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之一,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旋转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和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之一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操作:在该第一光轴所在的平面上旋转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绕着该第一光轴的延伸方向旋转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在该第二光轴所在的平面上旋转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二光轴、以及绕着该第二光轴的延伸方向旋转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二光轴。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态调整该第一视野和该第二视野之间的该重叠时,该第三图像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长宽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立体照相装置操作在平行模式中时,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
\t该第二光轴平行。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平行模式中,该处理器进一步根据该第一图像和该第二图像计算深度信息。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立体照相装置操作在发散模式中时,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二光轴在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和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后面交叉。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发散模式中,该处理器进一步进行一个或多个以下应用:获取超广角图像、获取全景图像和球幕图像。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立体照相装置操作在收敛模式中时,该第一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图像捕捉装置的该第二光轴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易叡,詹政哲,黄柏豪,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