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油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9916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2:31
微生物油脂,甘油三酯的含量不高于95%,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3%,且磷含量低于5pp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油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油脂中的磷含量低,油脂的品质更好。另一方面,油脂中含有适量的甘油二酯,因此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可以提高微生物油脂的包埋率,降低微胶囊的表面油含量,提高微胶囊的抗氧化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油脂
技术介绍
目前微生物油脂的获得方式是将微生物菌种通过发酵得到获得大量微生物,然后进行预处理,通过有机溶剂提取、脱溶得到微生物毛油。该微生物毛油中已经含有特定的微生物油脂成分,因此已经可以在市面上作为产品进行销售。但是,该微生物毛油的杂质较多,感官也不好,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将其精炼,制得品质更好的微生物油脂。油脂精炼通常分为脱胶、碱炼、脱色、脱臭等工序,其中脱胶是整个油脂精炼工艺的基础,主要作用是去除油脂中的磷脂(水化磷脂和非水化磷脂)类物质。传统脱胶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主要是通过消耗大量的水、酸、碱等化学物质,来去除油脂中的磷脂等胶质。其工艺相对简单,但易造成磷脂脱除效果差、油脂损耗过多、产生废水多、油脂品质不稳定等不良影响。酶法脱胶是一种高效、经济、无污染的脱胶方法,它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的磷脂酶,催化磷脂水解。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酶法脱胶工艺具有脱磷效果好、炼耗小、能耗低、产生污水少、收率高等优点。早在20世纪中叶Rohm等人就开发了利用磷脂酶A的酶法脱胶工艺,当时采用一种从猪胰脏提取的磷脂酶A2,此方法称为“Enzymax”工艺。但由于磷脂酶A2的来源有限、价格昂贵以及性能上的缺陷,酶法脱胶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酶制剂技术的创新,磷脂酶A活性提升的同时成本也得到大幅降低,使用磷脂酶A脱胶的工艺逐渐受到重视,涌现出大量专利和研究论文。专利CN102936533A公开了一种酶法脱胶精制水飞蓟籽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飞蓟籽经压榨或浸出方法制得水飞蓟毛油,利用悬浮杂质与油脂的密度不同,在自然静置状态下,或将水飞蓟毛油于50℃干燥箱内保持1h,使杂质与油脂分离,过滤,制得毛油。采用磷脂酶对水飞蓟毛油进行脱胶处理,然后进行脱酸、脱色、脱臭,得到精制水飞蓟籽油。该专利技术还使用硅胶作为吸附剂进行脱色脱臭处理,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的高温真空脱色和高温真空脱臭处理,减少了水飞蓟籽油中有效成分的损失,缩短了工艺流程。专利CN101323815在进行酶法脱胶反应时添加0.01%~0.02%的混合酶制剂制备得到含磷量小于5ppm的菜籽油,其中混合酶制剂是由磷脂酶A2和LecitaseUltra按照1:1的体积比配制而成。该方法比使用单一酶进行酶法脱胶的工艺简单,并降低了多次分离带来的油脂损失,减少的设备的投资费用和后期能源消耗。但是,现有的酶法脱胶工艺都是在制得毛油后进行的。结合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酶解破壁与酶法脱胶工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考虑将脱胶工序与微生物破壁工序相结合,一方面减少油脂的制备工序,另一方面提高了油脂的得率和品质。更进一步的,使用磷脂酶C可有效提高油脂中甘油二酯的含量,提升油脂的乳化性能,有利于包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品质和乳化性能优良的微生物油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油脂,甘油三酯的含量不高于95%,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3%,且磷含量低于5ppm。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油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油脂中的磷含量低,油脂的品质更好。另一方面,油脂中含有适量的甘油二酯,因此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可以提高微生物油脂的包埋率,降低微胶囊的表面油含量,提高微胶囊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油脂由以下方式制得:发酵获得产油微生发酵液;将发酵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含量高于10%的浓缩发酵液;将浓缩发酵液的PH值调节在5~8.1之间,然后向发酵液中加入磷脂酶C,将温度控制在38℃~51℃之间进行搅拌、剪切2~6h;分离油相和水相,获得磷含量低于5ppm的微生物油脂。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产油微生物包括酵母、裂殖壶菌、、双鞭甲藻、微球藻、破囊壶菌,这体现了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进一步的,步骤(3)中,进一步加入碱性蛋白酶、几丁质酶、蜗牛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一类酶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壁的破碎,从而提高油脂的产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以双鞭甲藻作为发酵菌种,依次按下列步骤操作:(1)发酵获得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微生物发酵液;(2)将上述发酵液经离心机处理后,得到固形物含量为25.1%浓缩发酵液;(3)取500g该浓缩发酵液投入到1L的玻璃反应瓶中,调节pH值至8.01,加入1.01g碱性蛋白酶,控温45℃,剪切2h,再加入2.5g磷脂酶C,进一步搅拌反应2h,得到酶解液。(4)将上述酶解液升温至97℃,然后用10000rpm的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出上层油相进行真空脱水,得到41.3g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微生物油脂。(5)经检测,该微生物油脂中磷含量为1.9ppm,甘油三酯的含量为90.9%,甘油二酯的含量为6.3%。实施例2以微球藻作为发酵菌种,依次按下列步骤操作:(1)发酵获得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微生物发酵液;(2)将上述发酵液经膜分离后,得到固形物含量为17.1%浓缩发酵液;(3)取5kg该浓缩发酵液投入到25L的玻璃反应釜中,调节pH值至7.01,加入5.1g碱性蛋白酶、5.1g蜗牛酶,控温51℃,10g磷脂酶C,搅拌、剪切反应4h,得到酶解液。(4)向酶解液中加入10L正己烷和5L乙醇提取1h,沉降得分离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进行真空脱溶,得到377.3g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微生物油脂。(5)经检测,该微生物油脂中磷含量为1.7ppm,甘油三酯的含量为92.7%,甘油二酯的含量为5.1%。实施例3以酵母作为发酵菌种,依次按下列步骤操作:(1)发酵获得富含亚麻酸的微生物发酵液;(2)将上述发酵液经离心后,得到固形物含量为29.7%浓缩发酵液;(3)取51kg该浓缩发酵液投入到300L反应釜中,调节pH值至5,控温48℃,加入100.5g蜗牛酶,127.5g磷脂酶C,搅拌、剪切2h,得到酶解液。(4)向上述酶解液中加入100L正己烷和50L乙醇提取1.5h,沉降分离得到萃取液,将萃取液进行真空脱溶,得到4179.1g富含亚麻酸的微生物油脂。(5)经检测,该微生物油脂中磷含量为2.9ppm,甘油三酯的含量为94.1%,甘油二酯的含量为3.9%。实施例4以金黄色破囊壶菌为发酵菌种,依次按下列步骤操作:(1)发酵获得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微生物发酵液;(2)将上述发酵液经离心分离处理后,得到固形物含量为10%浓缩发酵液;(3)取150kg该浓缩发酵液投入到500L的反应釜中,调节pH值至7.1,加入300g碱性蛋白酶、225.1g几丁质酶,控温45℃,150g磷脂酶C,搅拌反应5h,得到酶解液。(4)向上述酶解液中加入150L己烷和100L乙醇,搅拌反应1.5h,经蝶式离心机离心,将得到的油相进行真空脱溶,得到6973.9g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微生物油脂。(5)经检测,该微生物油脂中磷含量为4.9ppm,甘油三酯的含量为94.7%,甘油二酯的含量为3.1%。实施例5以裂殖壶菌为发酵菌种,依次按下列步骤操作:(1)发酵获得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二碳五烯酸的微生物发酵液;(2)将上述发酵液经离心处理后,得到固形物含量为25.9%浓缩发酵液;(3)取500kg该浓缩发酵液投入到1000L反应釜中,调节pH值至8.1,加入1000.5g碱性蛋白酶,,750.3g磷脂酶C,控温45℃,搅拌反应6h,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生物油脂,其特征在于:甘油三酯的含量不高于95%,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3%,且磷含量低于5ppm。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生物油脂,其特征在于:甘油三酯的含量不高于95%,甘油二酯含量不低于3%,且磷含量低于5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油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油脂通过以下方式制得:发酵获得产油微生物发酵液;将发酵液进行浓缩,获得固含量高于10%的浓缩发酵液;将步骤(2)获得的浓缩发酵液PH值调节至5~8.1之间,然后向发酵液中加入适量磷脂酶C,将温度控制在38℃~51℃之间对发酵液进行搅拌及剪切;分离油相和水相,获得磷含量低于5ppm的微生物油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油脂包括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油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产油微生物为单细胞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明陆姝欢李翔宇田勇周强易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