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9891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2:20
本公开内容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包含如下的复合物:基于硅的核;无规地设置于所述基于硅的核上的金属氮化物的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基于硅的核和所述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个上的纳米结构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可改善负极的电导率。因此,包括所述负极的锂电池可具有改善的寿命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095357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一种或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锂电池和制备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或用于信息和通讯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个人数字助手(PDA)、蜂窝式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中使用的锂二次电池具有为现有电池(例如,不是锂二次电池的现有电池)的放电电压的两倍或更多倍的放电电压。结果,所述锂二次电池可呈现高的能量密度。所述锂二次电池通过当在以下状态中在正极和负极中进行锂离子的嵌入/脱嵌时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产生能量:(其中)有机电解质溶液或聚合物电解质溶液装填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所述正极和负极各自包括能够进行锂离子的嵌入/脱嵌的活性物质。在该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对于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构思之前是已知的或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过程中获得的技术信息。因此,该
技术介绍
部分可包含不形成公众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旨在具有改善的电导率和寿命特性的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610515582.html" title="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包括如下的复合物:基于硅的核;无规地设置于所述基于硅的核的表面上的金属氮化物的颗粒,所述基于硅的核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不含所述金属氮化物的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基于硅的核和所述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个上的纳米结构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03 KR 10-2015-00953571.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包括如下的复合物:基于硅的核;无规地设置于所述基于硅的核的表面上的金属氮化物的颗粒,所述基于硅的核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不含所述金属氮化物的颗粒;和设置在所述基于硅的核和所述金属氮化物的至少一个上的纳米结构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基于硅的核包括Si、SiOx、Si-Z合金、或其组合,其中0<x≤2,Z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第13族元素、不包括Si的第14族元素、第15族元素、第16族元素、过渡金属、稀土元素、或其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金属氮化物包括至少一种选自钛(Ti)、硅(Si)、锆(Zr)、钼(Mo)、铬(Cr)、铪(Hf)、钒(V)、铌(Nb)和钽(Ta)的金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金属氮化物选自TiN、SiN、Si3N4、ZrN、Mo2N、CrN、Cr2N、HfN、VN、NbN、TaN、及其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纳米结构体为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棒、纳米毛、纳米丝和/或纳米柱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纳米结构体包括基于硅的纳米结构体或基于碳的纳米结构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基于硅的纳米结构体直接生长于所述基于硅的核上。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复合物上的基于碳的包覆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基于硅的核和所述金属氮化物是通过将一种化合物经由相转化分离成两相而形成的。10.锂电池,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11.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含氮的气体气氛下热处理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然甲金英旭崔希瑄郭枝砚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