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对虾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硝化菌团调控水质的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对虾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支柱性产业,2014年全国养殖对虾产量达到了174万多吨,其中南美白对虾为主要的养殖品种,产量为157万多吨。然而,近几年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张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发、药物残留与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在集约化养殖方式下,对虾养殖高产是以提高放养密度、增加饲料投入为前提的,养殖过程中由残饵、粪便、排泄物、肥料和药物等带来的自身污染非常严重,由此产生的环境负面效应也极其突出。养殖环境的恶化又成为对虾病害频频暴发的诱导因素,导致各类虾病逐年增加。基于生物安全的零换水养殖模式符合对虾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高效的水质调控技术是实现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模式推广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发展的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零换水养殖水质调控中发挥出显著优势,不仅可以对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进行原位生物转化处理,还可以促进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为实现对虾的封闭式集约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硝化菌团调控水质的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准备:选取养殖池,清洗消毒后注入海水;(2)养殖池消毒与益生菌培养:养殖池注满海水后,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全池泼洒对虾饲料和红糖的芽孢杆菌发酵物,并在养殖池塘中加入硝化菌;其中硝化菌的初始浓度为103~104cfu/mL,持续添加硝化菌至水体中出现悬浮絮团颗粒,水色黄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40~60cm;(3)虾苗放养:选取南美白对虾虾苗试水后放养;(4)饲料投喂:放养虾苗当天投喂幼虾饲料,养殖1~21d期间,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养殖22d之后,投喂量以摄食完全无残余饲料为宜;(5)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硝化菌团调控水质的南美白对虾高密度零换水养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准备:选取养殖池,清洗消毒后注入海水;(2)养殖池消毒与益生菌培养:养殖池注满海水后,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全池泼洒对虾饲料和红糖的芽孢杆菌发酵物,并在养殖池塘中加入硝化菌;其中硝化菌的初始浓度为103~104cfu/mL,持续添加硝化菌至水体中出现悬浮絮团颗粒,水色黄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40~60cm;(3)虾苗放养:选取南美白对虾虾苗试水后放养;(4)饲料投喂:放养虾苗当天投喂幼虾饲料,养殖1~21d期间,逐步增加饲料投喂量,养殖22d之后,投喂量以摄食完全无残余饲料为宜;(5)养殖池的水质监测与管理:养殖全程不换水,蒸发损失的水量以新鲜的淡水或海水补充;每1~2d测定水体盐度、水温、溶解氧浓度、pH值指标,每5~7d测定水体总碱度、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微生物菌团沉降量指标;放苗养殖10~15d时,每次投喂饲料后,在养殖水体中施用红糖或糖蜜促进水体细菌增殖,并且每2~4天以硝化菌为基础定期配合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有益菌,反复施用3~4次,使水体中的氨氮浓度低于1mg/L和亚硝酸盐浓度低于2mg/L;养殖16~100d时,水体形成以硝化菌为优势的微生物菌团即硝化菌团,氨氮浓度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低于1mg/L时,逐步减少或停止添加红糖或糖蜜,但每3~5d维持添加硝化菌以保持其在水体中的生态优势;养殖40~50d后,当水体中微生物菌团过多时,每7~15d去除富余的微生物菌团,使水体的微生物菌团的沉降量在10~15mL/L;养殖过程中调节养殖水体的总碱度与pH,使水体总碱度不低于120mg/L,pH值保持在6.5~8.5,以维持良好的硝化菌增殖环境,同时水体溶解氧浓度保持在4~8mg/L,水体始终保持流动状态;同时养殖期间保持水体的盐度15~35‰、水温22~34℃;(6)收获经过80~100d的养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武杰,文国樑,曹煜成,李卓佳,武心华,孔延涛,胡晓娟,徐煜,苏浩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阳江市虾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