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和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1439731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和电路。该方法包括: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用无源电器件建立模拟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所需要的输出量在电路中选取测量点;将输入源的驱动信号输入至电路的输入端,采集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得到被模拟的线性谐振致动器的输出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模拟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模型或系统模型,在项目的开发和调试过程中,利用所建立的电路模型或系统模型替换直接使用物理致动器的方案,从而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对物理致动器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觉反馈
,特别涉及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和电路
技术介绍
针对人们听觉、视觉的音视频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近几年,工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它感官通道,针对触觉的力反馈、振动技术开始被开发,触觉反馈技术逐渐在消费电子、家电、工业中得到应用。从早期的寻呼机振动提示,到近期的手机、穿戴设备触控技术,基于触觉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人机交互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触觉反馈系统中产生振动的部件是致动器(俗称马达),致动器的振动传递给所在设备,然后传导到用户肢体、躯体的皮肤,产生振动触觉。现有方案,大多直接使用物理的致动器,进行驱动和控制算法的开发和调试。现有技术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致动器的性能会有损耗甚至有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和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直接利用物理的致动器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调试时,效率低、易损耗或损坏致动器性能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和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用无源电器件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所述无源电器件至少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所需要的输出量在电路中选取测量点;将输入源的驱动信号输入至电路的输入端,采集所述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得到被模拟的线性谐振致动器的输出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取线性谐振致动器输出量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用无源电器件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所述无源电器件至少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所需要的输出量在电路中选取测量点;将输入源的驱动信号输入至电路的输入端,采集所述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得到被模拟的线性谐振致动器的输出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用无源电器件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包括: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导电线圈的电学参数,选取第一电阻和第一电感;以及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导电线圈的电学参数和振子的运动学参数,选取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电感;将第一电阻和第一电感串联以及将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电阻并联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第一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输入源的正极端,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输入源的负极端,所述电容、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第二电阻相互并联形成并联谐振电路,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两端分别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之间;或者,将第一电阻和第一电感串联以及将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电阻串联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第二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输入源的正极端,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输入源的负极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容、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第二电阻相互串联形成串联谐振电路,所述串联谐振电路的两端分别串联连接在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利用无源电器件建立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还包括:将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导电线圈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分别设置为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导电线圈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及其工作电流、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的谐振频率和频率带宽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所述电容的电容值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为第一电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所需要的输出量在电路中选取测量点包括:选取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或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合力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速度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第二电感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位移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电容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加速度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电容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反电动势电压的测量点;在模拟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电路为第二电路时,所述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所需要的输出量在电路中选取测量点包括:选取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或所述电容的一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合力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第二电阻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速度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第二电感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加速度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电容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振子位移的测量点;和/或,选取所述耦合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反电动势电压的测量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集所述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得到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的输出量包括:在所述电路的每个测量点上连接电流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采集所述电流传感器或电压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根据每个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计算得到所述线性谐振驱动器相应的输出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每个测量点输出的电信号计算得到所述线性谐振驱动器相应的输出量包括:根据所述线性谐振致动器导电线圈的长度和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勇强吴立德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第九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