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879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处理方法,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耗电量,可用比较小型的装置进行处理。在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时,在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14、15),实行电化学法处理被处理水中的氮化合物的电化学法处理工序和在该电化学法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中的氮化合物的生物处理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从畜牧业者等排放的有机性废水中的有机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氨态氮等氮化合物等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以往,江河或湖泊的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是存在氮化合物。此外,该氮化合物,多存在一般家庭的生活污水中或工厂废水中,或畜牧业者等的废水中,但是难于净化处理,目前尚未采取有效对策。特别是从养猪业者等畜牧业者排放的有机性废水(以下称为被处理水)中,大量含有氨态氮或有机态氮COD(化学需氧量)或BOD(生物化学需氧量)高的有机物,净化处理非常困难。一般,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但由于通过将氨态氮变换成亚硝酸态氮,然后将亚硝酸态氮变换成硝酸态氮的工序,和将硝酸态氮变换成氮气的脱氮工序等2个工序进行,所以,需要2个反应槽,同时由于处理时间慢,存在处理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由于通过氧化氨形成硝酸态氮的硝化工序的反应效率低,所以存在需要大型反应槽的问题。为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以往,进行电解处理,例如在阳极,采用铂、铱、钯等贵金属材料,在被处理水中通入电流,将被处理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处理成氮气(例如,参照特开昭54-16844号公报)。但是,如果通过以往的电解处理,处理从畜牧业者等排放的有机性废水,存在电力成本太高的问题。特别是,将硝酸态氮还原成亚硝酸态氮的反应或将亚硝酸态氮还原成氨态氮的反应,需要大量的电力。此外,同时,有机性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的电解也消耗大量的电力。因此,只通过电解处理,将含有大量硝酸态氮的有机性废水还原成氮气,存在成本负担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在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时,包括在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利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的第1处理工序;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二的,在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时,包括在被处理水中,添加利用电化学法生成有次卤酸或臭氧或活性氧的电解水或者添加药剂的次卤酸的第1处理工序;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三的,在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时,包括在被处理水中,添加利用电化学法生成有次卤酸或臭氧或活性氧的电解水或者添加药剂的次卤酸,同时,在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利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的第1处理工序;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四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第2处理工序采用至少在厌氧条件下能将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或亚硝酸态氮还原成氮气的微生物。本专利技术之五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第2处理工序采用颗粒污泥。本专利技术之六的,如上述本专利技术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所述,第2处理工序采用附着在载体上的微生物。本专利技术之七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将在第2处理工序中处理的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的BOD浓度,设定为该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的浓度的2.8倍以上。本专利技术之八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在第2处理工序处理结束后,进行降低残留在上述被处理水中的有机物的COD及BOD的COD·BOD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九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在第1处理工序使用的各电极,是可产生次卤酸或者臭氧或活性氧的不溶性导电体。本专利技术之十的,如上述专利技术所述,在各电极中,至少作为构成阳极的电极,采用贵金属或被覆该贵金属的导电体。本专利技术之十一的,如上述专利技术所述,被覆贵金属的导电体,通过电镀贵金属进行被覆。本专利技术之十二的,如本专利技术之一至十一所述,在各电极中,作为构成阴极的电极,采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III族或含有第VIII族的导电体,或者采用在导电体上被覆有同族或含有同族的导电体的电极。本专利技术之十三的,如本专利技术之一至十二所述,在第1处理工序,切换各电极的极性,用电化学法处理被处理水中的氮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之十四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在进行了第1处理工序后,在进行第2处理工序之前,进行去除上述被处理水中的有效氯成分的有效氯去除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十五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在第1处理工序的前段,或在第1处理工序和第2处理工序之间,进行过滤被处理水的第3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之十六的,如上述各专利技术所述,上述被处理水是有机性废水。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是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方法,包括在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的第1处理工序,及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所以,一旦在第1处理工序中降低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后,能够在第2处理工序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特别是在第1处理工序,能够有效地脱氮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氨态氮,然后,在第2处理工序,能够将在上述第1处理工序中生成的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还原成氮气。因此,在第1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氨态氮到氮的反应,同时,在第2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硝酸态氮到氮气的反应。由此,通过在第1处理工序的后段的第2处理工序中,进行以往存在电力消耗大的问题的从硝酸态氮到氮气的还原反应,能够谋求降低耗电量,从而能够削减运行成本。此外,在生物处理中,通过在第2处理工序的前段的第1处理工序中,进行反应效率差的从有机态氮及氨态氮到硝酸态氮的氧化反应,不需要设置特别大的反应槽。由此,能够用比较小的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如果本专利技术之二的专利技术,由于是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方法,包括在被处理水中添加通过电化学法生成有次卤酸或臭氧或活性氧的电解水或者添加药剂的次卤酸的第1处理工序,及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所以,一旦在第1处理工序中降低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后,能够在第2处理工序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特别是在第1处理工序,能够有效地脱氮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氨态氮,然后,在第2处理工序,能够将在上述第1处理工序中生成的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还原成氮气。因此,在第1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氨态氮到氮的反应,同时,在第2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硝酸态氮到氮气的反应。由此,通过在第1处理工序的后段的第2处理工序中,进行以往存在电力消耗大的问题的从硝酸态氮到氮气的还原反应,能够谋求降低耗电量,从而能够削减运行成本。此外,在生物处理中,通过在第2处理工序的前段的第1处理工序中,进行反应效率差的从有机态氮及氨态氮到硝酸态氮的氧化反应,不需要设置特别大的反应槽。由此,能够用比较小的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之三的专利技术,由于是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方法,包括在被处理水中添加通过电化学法生成有次卤酸或臭氧或活性氧的电解水或者添加药剂的次卤酸,同时,在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的第1处理工序,及在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前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所以,一旦在第1处理工序中降低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后,能够在第2处理工序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氮化合物。特别是在第1处理工序,能够有效地脱氮处理被处理水中所含的氨态氮,然后,在第2处理工序,能够将在上述第1处理工序中生成的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还原成氮气。因此,在第1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氨态氮到氮的反应,同时,在第2处理工序中,能够进行反应效率高的从硝酸态氮到氮气的反应。由此,通过在第1处理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处理方法,是含有有机物和氮化合物的被处理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上述被处理水中,至少部分浸渍至少一对电极,利用电化学法进行处理的第1处理工序;在该第1处理工序结束后,生物处理上述被处理水的第2处理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淳池松峰男井关正博高冈大造小川唯黑川喜宽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